朋友圈也有位媽媽抱怨大寶女兒天性敏感,對于妹妹“又愛又恨”。經(jīng)常在媽媽抱小寶時,冷不丁來一句:“媽媽你是不是更喜歡妹妹?”
“不是?那你說說你更喜歡誰?”
對于大多數(shù)二胎之家,這個經(jīng)典之司是逃不掉的。而回答這個問題的難度,可以類比另外一個世紀之問:新婚不久的妻子,經(jīng)常會拷問丈夫“你是更愛我,還是更愛你媽?”
如果丈夫回答:“都一樣愛。”那麻煩就大了。伴侶和母親都很重要,但愛卻不能等同。
聰明的丈夫會說:“媽媽給了我生命,我會感激一生。而你是那個美麗的,迷人的,我愿意與之共度余生的女人?!?/p>
當然還有很多腦洞大開的答題方法。
關(guān)于倆寶之家的經(jīng)典之問,可以抓住兩個答題要點。
孩子問父母最愛誰,并不是想得到一個簡單的、口頭的“我愛你”,還包含對“自我價值”的探索和認同,他需要的是你的鼓勵和信任。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每個孩子降臨到世間,都是獨特的,不可復(fù)制的,是世間獨一無二的個體。從宇宙起源,到人類未來,不曾也將不會有另外一個你出現(xiàn)。你的優(yōu)點和品格,你自帶的天賦,是別人無法獲取的。你所處的位置,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
知名繪本漫畫家山姆·麥克布雷尼在他的經(jīng)典繪本《你們都是我的最愛》是這樣描述的:熊爹地和熊媽咪每天都告訴三個熊寶貝“你們是世界上最棒的熊寶寶”。但是有一天,小熊寶寶開始好奇,到底爹地和媽咪最喜歡誰呢?他們不可能都是爸爸和媽媽的最愛呀……
所以,那天晚上,三只熊寶寶問他們的爹地熊:“到底你最喜歡我們哪一個呢?誰才是你的最愛?我們不可能都是最好的??!”
“可能啊”,爹地熊說。
“我知道這是可能的。因為我聽到你們的媽咪這樣說的。當她看到你,”他把老大熊寶寶抱起來摟在懷里,“她說‘那可是誰也不曾看過的最最完美的第一只小熊?”
“就算沒有斑紋?”
“斑紋根本不算什么?!钡匦芤贿吇卮?,一邊就把他放到床上去了。
“而當你媽咪看到你,”他抱起了老二熊寶寶,“她說:‘那是誰也不曾看過的最最完美的第二只小熊?!?/p>
“就算我不是個男生?”
“女生還是男生,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钡匦芤贿呎f著,一邊緊緊地抱住她。
“而當你媽咪看到你,”爹地熊舉起了最后一只熊寶寶,把他抱進懷里,“她說:‘那可是誰也不曾看過的最最完美的第三只小熊?!?/p>
“就算我是最小的?”
“不管大還是小,我們愛你都是一樣的。所以嘍,三個最愛,你們?nèi)际俏业淖類??!?/p>
這本書給了每個孩子一個肯定和鼓勵:你就是你,你有你的特色,爸爸媽媽愛你只因為你是他們的孩子。
這種“愛的保證”在孩子成長中是最重要和最可貴的,它讓孩子安心自信地在愛中成長。
無須愛得籠統(tǒng),可以愛得“具體”
父母應(yīng)該回避拿兩個孩子同等比較,而應(yīng)該努力發(fā)掘孩子獨一無二的閃光點。
比如,對于活潑開朗,樂于表現(xiàn)的大寶,媽媽可以說:“最愛你開開心心唱歌跳舞的樣子。”
對于敏感細膩,喜歡閱讀的孩子,媽媽可以說:“最愛你安靜看書的樣子?!?/p>
當兩個孩子一起合作玩耍時,媽媽可以說:“我最愛你倆一起開心玩耍的樣子。”
當孩子把他們的繪畫、城堡,興致勃勃拿給你看時,你可以蹲下身體仔細品鑒,然后告訴孩子:“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幅畫,因為是你親自創(chuàng)作的,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跟這一樣的作品了?!?/p>
孩子聽了這樣的回答,內(nèi)心是充盈而滿足的,他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真實而具體的,他更能懂得自我存在的價值,覺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你說什么孩子都不信,那你需要好好檢討一下自己的行為了。如果你一日三吼,三日一打,嘴里說愛,卻面目猙獰,孩子當然不信。養(yǎng)孩子是一場修行,大家再接再厲吧。
(華川美國正面管教協(xié)會認證家長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