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史上的不少詩人,都有精神病史。我曾介紹過美國女詩人塞克斯頓,遇到一位細心的精神病大夫,建議她去寫詩,結果她成了位優(yōu)秀詩人,那大夫的建議被后人稱為最貼心的處方。此外自白派的其他詩人如洛威爾、普拉斯等,都長期忍受著精神病的折磨。
美國作家金斯堡自己沒病,但他有個患精神病的母親娜阿米,她因參加左翼活動引起聯(lián)邦調查局注意,從此老懷疑有人要謀害她,最終進了精神病院,接受前腦葉切除術,后來死在醫(yī)院里。母親超乎尋常的想象力傳給了金斯堡,他的長詩《祈禱》便是寫給母親的悼亡詩。
這里要說的是一位新西蘭女作家珍妮特·弗雷姆。珍妮特一家生活在新西蘭南島的一個海濱小鎮(zhèn),她的兩個小姐姐先后在海邊玩水時淹死,這給珍妮特的心靈蒙上了陰影。后來她出外求學,因懼怕父兄的暴力傾向而拒絕回家,并嘗試服藥自殺,結果被診斷患有精神分裂癥。
珍妮特寧可住精神病院,也不愿回家。她輾轉于南島的多家精神病院,在忍受電擊與注射胰島素等治療手段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回憶自己的種種可怕經(jīng)歷,當然多半是想象出來的。文學不就是需要想象嗎?1951年,珍妮特出版了處女作小說集《環(huán)礁湖與其他故事》。
小說出版并沒有給她帶來快樂,雖然報紙上有不少贊譽,但有一天她看見了一篇負面書評,說她那本書毫無新意,是模仿他人作品的垃圾之作。這段文字如刀尖一般扎在她心上,她默默地品味著每一個字,病情迅速惡化。
醫(yī)院不能見死不救,主治醫(yī)生決定給珍妮特做前腦葉切除術,也就是金斯堡母親做過的那種手術,那是當時比較先進的治療方法——將前腦葉切掉一部分,患者因此失去記憶,不再陷入癲狂中。發(fā)明者是葡萄牙里斯本大學醫(yī)學院教授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茲,他因此獲得1949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yī)學獎。珍妮特聽說自己的余生將在失憶中度過,而且這種手術一般有極大可能導致智力低下,她感到非??謶帧?/p>
手術時間已經(jīng)安排好,只等將病人推進手術室,這是1952年的秋天??删驮谑中g前幾天,忽然傳來消息,《環(huán)礁湖與其他故事》榮獲當年的休伯特教堂紀念獎,這是當時新西蘭文學最高獎。醫(yī)院方面聞訊取消了手術,院長對珍妮特說:“你是什么樣,就還是什么樣吧。”應該說珍妮特遇到了一個好院長。
病院里的另一個女患者,當年接受了前腦葉切除手術,病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痛苦,依舊到處求醫(yī)。珍妮特說:“她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誰也不認識了,而我還是我自己?!彼眯≌f拯救了她自己,逃過了那把手術刀。
珍妮特獲獎后,其命運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與同情。弗蘭克·薩克森是新西蘭名作家,與凱瑟琳·曼斯菲爾德齊名,他把珍妮特安排在自己的一處莊園里,讓她安心寫作,她隨后寫了長篇小說《貓頭鷹在哭泣》。珍妮特后來又寫了《父親與國王之間》《桌子上的天使》等作品,活到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