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霄羽
最近常聽有人說,如果你讀了古詩,你看見窗外有兩只鴨子飛過,就不會想“煮熟的鴨子飛了”,而是會涌現(xiàn)出“鴨鵝不知春去盡”這樣美好的詩句。
那么,當(dāng)我們攬鏡自照,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丑的時候,心中又該涌現(xiàn)出怎樣美好的詩句呢?
發(fā)際線,是每個中年男人的煩惱。白居易也不例外。于是就有了《因沐感發(fā),寄朗上人二首》這首詩,詩里寫道:
乃至頭上發(fā),經(jīng)年方一沐。
沐稀發(fā)苦落,一沐仍半禿。
同樣為發(fā)際線焦慮的還有袁枚。袁枚是大才子,生來就有大把才氣隨便揮霍。
他的妹妹去世的時候,他寫了篇《祭妹文》,是散文史上的名篇。文中他吐槽說:
予雖親在未敢言老,而齒危發(fā)禿,暗里自知。(我因為父母還在,不敢說自己老了,但我牙齒松動了,頭禿了,自己還是知道的。)
杜甫的詩中則充滿了失身的憂慮(開玩笑)。他的詩中說:“豈惟長兒童,自覺成老丑。常恐性坦率,失身為杯酒……昔如縱壑魚,今如喪家狗?!保ㄎ也恢皇遣辉倌贻p了,簡直又老又丑啊。常常害怕自己生性坦蕩,喝多之后做了什么不得體的事……年輕的時候我活得像水里的游魚,現(xiàn)在我過得簡直像條狗。)
《新五代史·列傳·晉臣傳第十七》中記載了一個人:桑維翰,字國僑,河南人也。為人丑怪,身短而面長,常臨鑒以自奇曰:“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p>
桑維翰長得又丑又矮,但他喜歡照鏡子。一邊照鏡子,還要一邊表揚自己的相貌?!拔艺婧每窗?,那些個子高的人,怎么能比得上我這臉長的人呢?”
他寫了一首詩《寶山晝睡》:“七尺頑軀走世塵,十圍便腹貯天真。”(高高的身軀?。⌒凶咴谶@塵世間。大大的肚子??!里面都是我的率真。)
蘇軾男神大大啊,請不要這么說了,給后世的男人們做一個好的表率吧!元代大詩人耶律楚材也有類似的詩:“天真貯便腹,浩氣塞征襟?!?/p>
還好,我覺得如果你是“浩氣塞便腹”的話,恐怕就得去看看肛腸科醫(yī)生了。
古代男人都不怎么把大肚子當(dāng)回事,甚至有的古代藝術(shù)家會故意把帝王將相畫得豐滿些,顯得豐衣足食。辛棄疾除外。他看到自己的大肚子,感到很悲傷。他有一首《歸朝歡》這樣寫:憶君清夢熟。覺來笑我便便腹。
一個武將,夢見朋友笑話自己肚子大,其實是有點悲哀的事情。
最無奈的丑是氣質(zhì)差。有人說三十歲之前的臉是父母給的,三十歲之后的臉是自己給的。但有的人是冤枉的,比如說唐代的裴佶。
《唐國史補》中記載了他的故事:朱泚之亂,裴佶與衣冠數(shù)人佯為奴,求出城。佶貌寢陋,自稱“甘草”。門兵曰:“此數(shù)子定非人奴,如甘草者不疑。”
大意是說,朱泚作亂的時候,裴佶和幾個身份顯赫的小伙伴裝作一般的奴仆,想逃出長安城。結(jié)果其他幾個人因為長得過于高富帥,一下子就被攔住了。他們還問裴佶叫什么,裴佶臨時起了個假名,說自己叫甘草。那幾個衛(wèi)兵說:“你們幾個長得都不像奴仆。不過那個甘草嘛,說他是家奴我信了?!鼻笈豳ゴ藭r的心理陰影面積。
李白《贈宣城趙太守悅》中也抱怨自己變丑了——主要是抱怨窮。
自笑東郭履,側(cè)慚狐白溫。憔悴成丑士,風(fēng)云何足論?
(我沒有鞋子穿,也沒有皮衣。已經(jīng)憔悴了,丑了,還談什么國家大事?)
沒有鞋子穿的時候還敢奢望自己有皮衣,也只有李白大大才有這種境界。 顏值高的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氣了,現(xiàn)在長得丑才是時尚時尚最時尚。跟著古代的各位大大自嘲的節(jié)奏,丑得high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