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向來有關注現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仡櫘斈?,曲藝曾在炮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用現實生活內容鼓舞了無數指戰(zhàn)員的戰(zhàn)斗熱情;新中國成立初期,涌現出了一大批說新唱新的作品,如山東快書《一車高粱米》《長空激戰(zhàn)》,河南墜子《送梳子》,相聲《買猴》《英雄小八路》《女隊長》,快板《抗洪凱歌》,京東大鼓《送女上大學》等,謳歌了社會主義新生活,歌頌了各行各業(yè)涌現出的英雄模范人物,鞭策了生活中的一些后進現象,充分彰顯了曲藝的時代特征,而且推動了曲藝表現手法的創(chuàng)新,豐富提升了曲藝的創(chuàng)作內容與藝術表現力?!拔母铩焙螅嗦暋睹弊庸S》《舞臺風雷》《如此照相》等作品對極左思想如利刃般揭露諷刺,令觀眾警醒和深思,所產生的廣泛社會影響為相聲在上世紀80年代的繁榮作好了鋪墊。馬三立、侯寶林、高元鈞、李潤杰、馬季、何遲、夏雨田、姜昆等一大批曲藝家也隨著作品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成就了曲藝出人出書的繁榮發(fā)展之路。
當今社會,曲藝應繼續(xù)堅守關注現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向生活學習,向人民學習,努力從鮮活的生活中提煉藝術形象,創(chuàng)作出無愧時代的偉大作品。習總書記指出,在我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國家的蓬勃發(fā)展、家庭的酸甜苦辣、百姓的歡樂憂傷構成了氣象萬千的生活景象,充滿著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著跳動的樂章,展現著色彩斑斕的圖畫。面對這偉大的時代,曲藝不僅要用浪漫主義的情懷反映生活,更要用現實主義的筆觸,用“真善美”的美學精神,表現人民的喜怒哀樂,為英雄模范樹碑立傳,為發(fā)展建設的每一個光輝業(yè)績點贊。還要用曲藝演繹人民生活的多姿多彩,詮釋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真諦,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曲藝關注現實,也是滿足當代觀眾審美需求的必要舉措。因為,人民熱愛曲藝的根本在于曲藝用大愛擁抱了人民與時代,在每個時期都能演人民之所言、唱人民之所想,始終與人民大眾走在一處。受到人民歡迎的曲藝,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在當代瞬息萬變的社會背景下,人們在生活習慣改變的同時,藝術欣賞習慣也發(fā)生了多元的變化。曲藝要實現與時代同步,要贏得更多觀眾的熱愛,自然要通過不斷的改良來適應觀眾的審美需要。當然,這種適應是對大眾審美的引導,對正能量的激發(fā),而不是片面的迎合。就曲藝“大道至簡”的藝術本質而言,應該以“內容為王”,用人民關心、關注的現實生活內容取得與觀眾的共鳴。進而,利用富有時代感的內容也可以推動表現手法的升級換代,甚至衍生出新的藝術形式。
“任何一個時代的經典文藝作品,都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和精神的寫照,都具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個時代的文藝,只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系、休戚與共,才能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聲音?!鼻囮P注現實不僅是時代的召喚,更是曲藝與其生存環(huán)境實現良性互動、共同發(fā)展的必然。關注了現實的曲藝,必定會綻放生命的激情與活力,涌現出大量富有時代特點的作品去回報熱愛她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