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鳳 房元輝
[摘要]高級英語是為英語專業(yè)高年級學生開設的一門主干必修課,教材內(nèi)容豐富、涉及面廣。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學生大多基礎不太好,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因此,在高級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中,教師應不斷探索和更新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nèi)容和教材內(nèi)容、采用多元的教學評價方式、促進高級英語課程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和文化意識。
[關鍵詞]高級英語;改革;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549(2017)05-0086-03
國際化的辦學理念指的是在繼承并正視本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尊重、理解包容其他文化的國際化。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我們注重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意識的人才;能熟練運用外語,具備基本的和外國人交流溝通的能力的人才;了解國際交往禮儀和慣例,具備某種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有良好的合作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能尊重別國的意識形態(tài)、文化、價值觀、風俗和宗教信仰,無狹隘的民族觀的人才。
高級英語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在加強學生聽、說、讀、寫、譯各項基本技能的同時,擴大學生知識面,加深學生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對名篇的分析和欣賞能力、邏輯思維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鞏固和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技能,提升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但不同類型院校的學生基礎大相徑庭,因此此門課程的講授也應有所不同。本文以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為例,分析高級英語課程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并介紹以國際化辦學理念為特色之一的我院高級英語課程改革的方法。
一、應用型本科高校高級英語教學現(xiàn)狀
應用型本科高校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對于語言專業(yè)的學生來說,研究能力不是首要任務,而語言的使用則是重中之重。由于學生學習方面存在不同類型的困難和問題,教材等學習資料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高級英語教學困難重重,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薄弱的英語基礎
應用型本科高校(本文以黑龍江外國語學院為例)學生大多英語程度不高,就算是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在經(jīng)過了大一、大二階段基礎英語等基礎課程的學習后,也只有部分學生可以達到大三高級英語等技能課程的水平要求,因此一些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含義和內(nèi)容方面有很大難度,從而影響了教學進度和學習效果。教材的難度和學生水平之間的差距使得許多學生對高級英語的學習產(chǎn)生了一種畏難情緒,極大影響了其學習積極性。
2.偏難的現(xiàn)行教材
目前大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的高級英語教學使用的教材是由張漢熙主編的高級英語上、下冊,學生在學習這套教材普遍感覺到難度很大。然而,目前還沒有真正適合獨立學院學生特點的高級英語教材,從而影響和制約了獨立學院外語教學水平的提高。
3.單一的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高級英語教學模式通常都是以教師為中心,一般采用翻譯型和釋義型教學模式對課文進行逐字逐句的講解,學生主要依賴老師的講解,沒有充分發(fā)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4.較差的自主學習能力
與教學方法的單一相對應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由于基礎較差,學習動機不強,目標不明確,學生的學習習慣仍是依賴老師的課上講授,因此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都需要提高。
二、國際化辦學理念下高級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
國際化雖然不是新興的理念和趨勢,但是高校在國際化的探索卻一直在繼續(xù),本文以高級英語課程為例,分析了探討了我院在國際化辦學理念下,高級英語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1.教材內(nèi)容國際化
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選用的教材還都是張漢熙教授主編的高級英語第一冊和第二冊,這套教材課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文體多樣,語言地道精深,文化底蘊深厚,為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提供了契機,是一部非常經(jīng)典的教材。然而由于課文中詞匯專業(yè)性強,文章句子結(jié)構(gòu)復雜,篇幅較長,因此教師大多采用逐句分析的方式講解課文,課堂教學重形式、輕實踐、重講授、輕引導、重語言分析、輕語言運用,教師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向?qū)W生灌輸各種文化、語法及修辭知識,一課結(jié)束,一般需要4-6次課,文章已被分解得支離破碎,學生對整篇課文也僅僅停留在單純的句子理解層面上,對課文很難有整體把握,更談不上對人物形象、語言、藝術技巧等方面的特色進行分析與欣賞,因此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學生來說,難度很大。我系也曾使用過巫漪云、黃關福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級英語》,使用后教師和學生均反映選材內(nèi)容及難易程度仍不適用我系學生。
從2015年開始,我系開始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搏流英語》5、6冊作為我系學生的高級英語教材,1-4冊作為基礎英語教材。此教材為英國原版引進教材,內(nèi)容難易程度適合應用型本科高校,語言地道、原汁原味、文化元素豐富、內(nèi)容新穎、貼近生活、題材廣泛,深受學生喜歡。我們還對首次使用該教材的2013級學生做了調(diào)查問卷,對教材的滿意度高達95%,是三本高級英語教材中滿意度最高的一本。
2.教學方法國際化
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中,我們堅持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上尋求創(chuàng)新,將啟發(fā)式、討論式、參與式、任務式、浸入式、體驗式的教學方法應用到高級英語教學中,有效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的熱情,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1)中、外教合作完成教學
我院的辦學特色之一就是國際化、開放式,這一理念在教學中體現(xiàn)地尤其明顯。自2014年開始,我系進行了教學方法的大改革,很多專業(yè)課程,如:基礎英語、高級英語、熱點與見解、商務英語、澳新加文化等,都是由中、外教合作共同來完成的。以高級英語為例,目前擔任高級英語教學的六位教師中,有四位中教,兩位外教。其中四位中教中,一位副教授,三位講師,從事高級英語教學5年以上,兩位外教中,一位博士,一位碩士,在我系任教6年以上,六位教師對我系學生的英語水平有著較深的了解,因此在內(nèi)容講解方面能夠做到深入淺出,游刃有余。課程內(nèi)容包括六個方面,其中:language focus,Englishin use,writing三部分由中教來完成,reading,listening,speaking三部分則有外教來講授,這樣分配的原因是充分發(fā)揮中、外教的特長,相互合作,取長補短,讓學生獲得最大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不同的文化,將文化學習融入課堂中,不僅開拓了視野,更能學會尊重別國的文化、價值觀和風俗習慣等。對于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我們對2013級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問卷,學生對這種中外教配合共同完成教學的方法滿意度為100%。
(2)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方法
《搏流英語》所收錄的課文都包含有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詞匯實用性高、語法涉及面廣,題型新穎,難易度適中,最重要的是與劍橋大學的MSE考試接軌,對我系學生通過MSE考試(劍橋英語五級證書考試Main Sure Examinations)幫助很大。講授過程總,教師在課上、課下起到的均是主導作用,而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內(nèi)容,學生以小組(3~5人不等)為單位,集體討論、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背景知識、詞匯語法、篇章分析、文化等作業(yè);課上,小組成員每人都要上臺做presentation(評分標準參照圖一、二,根據(jù)不同的形式和內(nèi)容的presentation,評價標準也不同),講解自己所完成的內(nèi)容,并回答學生們提出的各類問題;最后,由教師做整體評價,歸納總結(jié),并和學生共同打分。實踐證明,新型的教學模式更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和邏輯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精神。
我院的辦學理念是“給社會和學生最需要的”,為此全院師生一直為之努力。在校期間,我們不斷為學生聯(lián)系各類實習實踐,如哈爾濱冰雪節(jié)、國際時裝周、國際單板滑雪錦標賽,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等。學生參與這類的實踐活動,不僅能開拓視野,廣交朋友,更能將課上所學應用到實踐中,并發(fā)現(xiàn)不足,取長補短。
3.教學手段國際化
高級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基本經(jīng)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以教師為中心、以語法講解為重點的傳統(tǒng)守舊教學法階段;從上世紀80年代后開始出現(xiàn)以交際法理論原則為基礎的互動教學模式階段;根據(jù)建構(gòu)主義理論與交際法原則提出的合作教學理論階段;以大學生為中心的師生情感交流教學模式,以及在自上而下的閱讀理論基礎上提出的語篇分析教學法階段(丁小蕾,2008)。
(1)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我們引入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發(fā)揮聲、像、形立體式教學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使用生動、全真、與時俱進的教學資源(如新聞、歌曲、電影或生活影像資料)。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網(wǎng)絡補充資料。
(2)充分利用網(wǎng)絡平臺(教務平臺、QQ、微信等),線上線下共同教學。教師將教學大綱、教學日歷、課程要求上傳在平臺上;可以在平臺上布置作業(yè);可以在平臺上上傳豐富的學習資料和分享有益的英語學習軟件,如:配音,口語伙伴,單詞測試等;可以在平臺上設置論壇,引導學生就特定的論題展開討論;可以與學生隨時溝通,保持密切的練習;可以在平臺上分享學習資源。
4.教學評價國際化
以往的教學評價往往是終結(jié)性評價,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決定學生的總評成績。在教學評價改革中,我們采用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的50%,期末考試成績占總評成績50%的的階段性評價與終結(jié)性評價方式相結(jié)合。平時成績又分為課堂表現(xiàn)10%;出勤5%;大作業(yè)占20%,階段性測試5%,presentation和小組活動10%的分配方式,這樣可以更加客觀地計算學生的平時成績,從而調(diào)動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而不僅僅關注期末考試成績。所有的評價標準都是中外教研討共同制定,同時我們還參考了《參考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學習、教學、評估》,制定出適合我院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標準。
總之,我系的高級英語課程可能在教學目標、教材選用、任課教師、內(nèi)容安排、評估方式等可能與其他院校不同,但由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的特殊性,我們在各個方面都做了適用我院學生特點的改革,目前改革時期尚短,對于改革后的成果還需時間來驗證。我們將繼續(xù)采用以學生為中心,以啟發(fā)為動力,以課文為主線,以篇章為整體,以課堂為平臺,以欣賞為樂趣,以理解為目的,以精通為宗旨的教學理念;我們也會繼續(xù)以深化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為根本,不斷深化高級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定期開展現(xiàn)代教學理念、方法、手段的學習和對教學實際問題的研討會,努力從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應用型本科高校高級英語教學水平和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