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亮
以前聽說葉梓寫詩喜雜覽。這回看他寫茶畫的文章,覺得傳言非虛。文章寫得有詩意,旁征博引,信手拈來,雖比不得“文抄公”知堂先生,但也自有一番風(fēng)味。四十多篇文章,寫到了八十多幅與茶有關(guān)的畫,一頁一頁翻過,一幅一幅賞過,不覺品兮賞兮又一年,寒夜客來賞茶畫。尤其是昭蘇高原的寒夜,零下二三十度,賓客對(duì)坐書房,無須燒爐架火,自有暖氣如春,煮一壺茶,賞讀書中一幅幅畫(我輩自是無緣見原跡),不覺夜已深,雪也紛紛揚(yáng)揚(yáng)。開窗,冷空氣夾雜著幾片雪花灌入,念一句“煮雪問茶味,當(dāng)風(fēng)看雁行”,此時(shí)無雁,且以成群雪片代之也不錯(cuò)。
面對(duì)《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我的心異常平靜。從書頁間似乎可以看出作者葉梓一直想要尋求一種寧靜,有時(shí)甚至有“不禁生出跑到畫里頭”的想法。就連他賞讀文徵明的《林榭煎茶圖》,也讀出了清靜:“此畫乃贈(zèng)予之作——與其說文徵明給朋友送了一幅畫,不如說他送出了一段湖邊的清靜生活?!?/p>
(選自《文匯報(bào)》2016年7月4日,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