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敏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草叢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币磺辏恢M了多少人寂寞的心田;一曲童年,不知勾起了多少人溫暖的回憶。請以“童年的記憶”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自由、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出真情實感;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我站在外婆家的水泥墻前,心中閃過淡淡的惆悵。
我是外婆撫養(yǎng)大的,兒時的記憶里最深刻的部分就是這面老墻。雖然那時候伙伴不多,但有了老墻,我的童年也分外精彩。
外婆知道我愛在墻邊玩耍,便特意在墻邊種了果樹,花草。春夏秋冬,墻邊總是上演著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好戲,我都有些應接不暇呢。
墻邊有一口不知道年代的老井。那時我不喜歡在屋子里洗漱,總是蓬頭垢面地跑到井邊,從井里打點水上來撲臉,漱口。水冰涼冰涼的,十分舒服。到了夏天,我就用老井里的水冰鎮(zhèn)西瓜,吃得暢快極了。
記得那時我最愛和表姐玩“老師同學”的游戲,我們就地取材,用老墻做黑板,老墻雖是用磚砌成的,但表面平整光滑。表姐當老師,用撿來的滑石做粉筆。那時我6歲,表姐教我最多的就是“a”“o”“e”這些拼音,幼年的我總是認為跟讀很自豪,也不顧嗓子能否受得了,大聲地讀著。
我的聲音引來了很多老奶奶圍觀,她們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我們便更加得意了,表姐認為是她教得好,我認為是我讀得好。于是她更加賣力地教,我更加賣力地讀。
老墻低矮,因為從不擔心有小偷進來。鄰家燒了好菜,一定會盛出來給隔壁的人嘗嘗。那些菜越過老墻,香味鉆進我們幾個饞貓的鼻子里,口水就流了下來。一些獨自在家的孩子,只要托付給隔壁鄰居,保準平平安安,開開心心。
然而老墻卻在我8歲那年消失了。
那天,我午睡后,心中隱約有種不好的預感。突然,聽見“轟”一聲,我下意識跑出去,老墻被推倒在地,我一下子怔在了原地。
外婆看我怔住了,走過來說了些我聽不懂的話:“我也不想這樣,但現(xiàn)在要防著人?。 ?/p>
防人?為什么?發(fā)生什么事了?一個個問號在我腦中不斷閃爍。我直愣愣地看著幾個工人在修筑一堵更高更厚的墻。
后來,我才知道,原來村里發(fā)生了幾起盜竊案,大家都把低矮的籬笆墻換成了密不透風的水泥墻。
高墻砌好了,人與人之間也樹立起了無形的堅固的墻,童年也不再是我記憶里的模樣。后來,我跟爸爸媽媽回到了城市里。城市里,人們忙忙碌碌,走出房子就鉆進車子里,回到家里就關了門,隔壁鄰居一年半載都見不上一面。小區(qū)、四周都是一堵堵高墻,冷漠無情地屹立在那里。
回到外婆家時,我會在墻邊徘徊,可是再也看不到墻外的風景,再也不能爬到墻頭玩耍了,只有那口老井,在提醒我這里曾經(jīng)有一堵老墻。
長大以后,童年的記憶已經(jīng)很少了,唯有那堵老墻,那些發(fā)生在老墻邊的事,仍然記憶猶新。
點評
小作者圍繞“老墻”寫了“我”童年時在老墻邊快樂玩耍、與鄰居友好相處等事情,表達了對童年時代人與人之間美好純潔的感情的留戀。然而,隨著老墻的倒塌,新的高墻的筑起,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信任等都漸行漸遠,這是小作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結(jié)果。小作者由有形的高墻寫到心中無形的心墻,主旨深刻,發(fā)人深省。
(王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