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幼今
討價還價,是日常生活里的一門藝術。然而,買賣雙方,必須“旗鼓相當、斤兩相等”,才能生出趣味來。
賣者開出了一個價格,買者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迅速地做出適當?shù)姆磻?。有時,夸張地以驚天動地的聲調喊道:“哇,貴得離譜!”有時,冷冷地以事不關己的語調應道:“這貨,哪值這價!”有時,義正詞嚴地訓斥:“隔壁那家,一樣的貨,便宜了四分之一呢!”
說完以后,化身為獵犬,緊緊地盯著對方,看他的眼睛,聽他的回答。
耐心的賣主,會不動聲色地與你周旋到底,消磨你的時間,考驗你的耐性;怕輸?shù)膶κ帜兀瑫屗膬r格好似滑雪一樣直線下降,逼得你全無退路,非得立刻成交不可;暴躁的店東,會以旱雷般的聲音駁斥你,讓你找不到可下的臺階;狡猾的賣者呢,則把美麗的諾言做成可口的魚餌,讓你心甘情愿地上鉤。
貨品,好比是繩子,而買賣雙方便是參加“拔河比賽”者,拉拉扯扯,未到最后一分鐘,都不可能知道鹿死誰手。
倘若成交,賓主盡歡。
萬一談不攏,雙方都可使出最后的撒手锏:賣者可以裝出一臉倔強的神色而把東西放回原位,口里說:“一分錢都不能再減啦!”心中卻在想:“只要你再加一點點,我立刻賣出!”買方呢,義無反顧地踏出店門外,嘴里說:“實在太貴了,買不起!”心中卻說:“只要你再減一點點,我絕對回頭?!?/p>
在這種“各懷鬼胎”的情況下,賣者偷眼瞅你而你也斜眼瞥他,誰的定力夠,誰便可以高唱“凱旋之歌”!
(花燭摘自《廣州日報》 圖/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