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禮宏
自進入以全球化、信息化為特征的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教育都面臨著一個無法規(guī)避的重大問題,即:21世紀培養(yǎng)的學生應該具備哪些核心素養(yǎng),才能使他們成功地融入未來社會,在滿足個體自我實現(xiàn)需要的同時,推動社會更好更健康地發(fā)展?
從本質上說,學校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就是關注“教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這一最根本的教育問題。
核心素養(yǎng)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結構,其所涉及的內涵,并非單一的維度,而是多元維度。素養(yǎng)不僅僅重視知識,也重視能力,更強調態(tài)度的重要性。一個人即便再有能力,如果沒有正當的態(tài)度,仍稱不上具備“素養(yǎng)”。因此,“素養(yǎng)”要比“能力”的內涵更寬廣,它超越傳統(tǒng)的知識和能力,并能糾正過去重知識、重能力、忽略態(tài)度的教育偏失。
基于上述觀點,我認為,當代中國基礎教育亟待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誠實守信(誠信)。誠信是個體所受到全部教育的綜合積淀,是“個體忘掉了其在學校里所學的一切所剩下來的東西”。誠信既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態(tài)度。那些從不撒謊欺詐的人必有其過人的能力,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必有其過硬的底氣??梢哉f,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定的能力做支撐和實力保障,其誠信是很難立起來或一以貫之的!可以說,那些真正具備誠信核心素養(yǎng)的學生一定會成功地融入未來社會,在滿足自我實現(xiàn)需要的同時,有力推動社會發(fā)展。
誠信要以誠信來培育與呵護!它呼喚教育工作者必須以身作則,守正篤實,久久為功,也呼喚教育工作者必須擁有一顆赤誠之心和滿腔的教育情懷!而這種情懷與使命體現(xiàn)于在學生義務教育結束前夕能夠潛心培育學習者“具備誠實守信基本的關鍵素養(yǎng),并且在后續(xù)的終身學習中繼續(xù)發(fā)揮其基礎性作用”。
有道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如今這個信息繁雜、真假難辨的時代,耳聽未必為虛,眼見也不一定是實。有些現(xiàn)象表面上看似假丑惡,內里卻是真善美!尤其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只是一味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缺少撥開迷霧見日出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那么這個老師在對待自己的學生時很有可能充滿著偏見和不公,其結果,輕則導致師生關系隔閡重重,重則會嚴重戕害學生的身心健康!
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時刻警示自己:千萬不能被事物的表象迷住了雙眼,不然的話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就如盲人摸象、管中窺豹,即使是自己親眼所見也要細察周詳,透過現(xiàn)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其實,人世間的許多真相只有用至真至誠的心靈才能體察,當教師放下自我觀念的時候,當愛心善意充斥于教師內心的時候,那么教師識別真假的技藝就會勃然生發(fā)……
其次,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舉止,為了讓學生講誠信,教師必須講誠信,對學生要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教師必須率先做到。要求學生講衛(wèi)生,教師看到果皮紙屑就得撿起來放進垃圾桶;要求學生守時,教師就不能遲到早退;要求學生團結友善,教師就不能對學生打罵體罰;要求學生將來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貢獻青春,教師就要熱愛自己的崗位,就要孜孜以求,誨人不倦……教師只有用自己的實際行為,做出榜樣,才能做學生誠信的引路人。
誠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有時僅靠教育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還需要加強誠信管理,特別是要建立相應的誠信制度、誠信機制和誠信措施。有時候,我們要相信“制度的力量”!
(作者單位:衡山縣東湖鎮(zhèn)馬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