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晨
(測試技術服務分公司第三大隊,黑龍江大慶 163000)
測井地層壓力預測技術研究綜述
李曉晨
(測試技術服務分公司第三大隊,黑龍江大慶 163000)
從地層壓力預測原理、異常壓力形成原理、現(xiàn)有技術等方面對測井地層壓力預測技術進行了分析。并對現(xiàn)有技術局限及未來發(fā)展方向提出了簡要看法,以期對測井地層壓力實際預測起到積極作用。
地層壓力;預測;測井
隨著科技的進步,油氣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人們對地層壓力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但該研究仍不完善。預測地層壓力對降低鉆井成本、保證鉆井安全、保護油氣層等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現(xiàn)今對油氣的開發(fā)逐漸向更深的方向發(fā)展,發(fā)現(xiàn)地層壓力情況越來越復雜,所以對其預測的準確性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到現(xiàn)在為止,對地層壓力的預測仍處在探索階段。本文從地層壓力預測原理、異常壓力形成原理、現(xiàn)有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1)地層靜水柱壓力p水柱
地下的滲透性地層中含有油、氣、水等物質(zhì),當它們與地面水源相連通時,此時滲透性地層對應的壓力就是地層靜水柱壓力,可表示為:
(2)地層壓力pp
該壓力是說那些在地層中孔隙流體上的壓力。通常情況下,正常地層的壓力與其垂直對應的p水柱相同。但有些特殊的地層,不能和地面水源相連通也就不能形成相對封閉系統(tǒng),與正常地層壓力偏大或偏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異常地層。
現(xiàn)今人們對地層壓力的預測都是根據(jù)巖石的壓實理論來進行檢測的。
2.1 巖石的壓實程度
對于異常地層壓力來說,其巖石程度表現(xiàn)出地層欠壓實和地層超壓實的現(xiàn)象。因此,可以根據(jù)鉆速來進行判斷,突然加快或降低都有可能出現(xiàn)異常。
2.2 孔滲性
異常地層的孔隙度和滲透率都會發(fā)生異?,F(xiàn)象。
2.3 速度特征
異常地層的速度和正常有差異,異常高壓會表現(xiàn)出波速低,時差大;異常低壓會表現(xiàn)出波速高,時差小。
2.4 電阻率
異常高壓地層會表現(xiàn)出低電阻率現(xiàn)象;異常低壓會表現(xiàn)出高電阻率現(xiàn)象。
3.1 異常高壓
(1)不平衡壓實:具有下列條件,沉積物很厚;泥巖與砂巖交替;快速沉降和填充現(xiàn)象的發(fā)生;形成了很厚的泥巖層。
(2)構造作用。
(3)水熱增溫:地層溫度的升高會使得巖石中的流體體積膨脹,增大了孔隙流體壓力。
(4)礦物轉化: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黏土礦物的脫水、石膏-硬石膏轉化、生烴作用還有液態(tài)烴類熱裂解作用。
(5)濃度差:主要有滲透作用和逆滲透作用。這就導致其中一側壓力異常。
3.2 異常低壓
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①上覆地層的抬升和剝蝕;②不同熱效應;③地下水流動的不平衡;④封閉層的滲漏;⑤巖石擴容作用;⑥濃度差作用;⑦氣體飽和儲集層的埋藏。
1)地質(zhì)方面:巖石孔隙體積異常;儲集層發(fā)育異常;成巖性能減弱;年代較新得地層常出現(xiàn)壓力異常;地質(zhì)構造運動較弱地區(qū)常出現(xiàn)壓力異常。
2)鉆井方面:鉆井工程參數(shù)常出現(xiàn)異常;鉆井液發(fā)生變化(包括泥頁巖密度、頁巖巖屑體積形狀、泥巖因子、泥巖造漿電阻率和滲透速度等方面)。
3)在測井曲線上響應:速度特征改變;密度特征改變;電阻率改變。
5.1 聲波時差法原理
聲波在地層中傳播速度與巖石的密度、結構、孔隙度及埋藏深度等因素有關。正常條件下滿足以下方程:
Δt為深度為H的地層的聲波時差;Δt0為起始聲波時差;C為壓實系數(shù)。
在正常壓力的井段,隨著井深的增大,巖石孔隙度降低,聲波速度增加,聲波時差減少,以此為原理來進行測量。
5.2 等效深度法
相同聲波時差的不同深度的地層其孔隙度相同,對應巖石的骨架應力相同。該方法的計算方程為:
其中,pp為地層孔隙壓力;Gp為地層孔隙壓力梯度;G0為上覆地層壓力梯度;Gn為正常靜水柱壓力梯度;H為地層深度;He為等效深度。
在實際應用中,該方法對沒有獲得地層原始壓力實測數(shù)據(jù)的相關地區(qū)測量效果較好,但該法只考慮巖石垂直應力,忽略了其他影響因素。對于地層壓力系數(shù)較大的地區(qū),測量結果誤差較大。
5.3 伊頓法
該方法是一種經(jīng)驗關系法,具體原理是:通過表征壓實測井數(shù)據(jù)實際值和正常壓實數(shù)據(jù)值的比值與地層孔隙壓力之間的關系。計算方程為:
其中p0為上覆地層壓力;pn為正常靜水壓力;Δtn為理論上聲波在正常壓實泥巖中傳播的聲波時差;Δt0為實際測量聲波在泥巖中傳播的聲波時差;N為伊頓系數(shù)。
正常壓實趨勢線的確定對測量結果影響很大。同時伊頓指數(shù)N回歸的效果決定了采用的伊頓系數(shù),也就是決定了測量結果。
現(xiàn)有技術仍存在一些局限,比如:不適用于非泥巖地層;不適用于不平衡壓實以外的異常壓力機制;正常趨勢線確定容易出現(xiàn)誤差;檢測參數(shù)影響因素較多等。筆者現(xiàn)根據(jù)目前技術提出幾點趨勢預測:可以根據(jù)有效應力原理測定地層壓力;預測過程中參考鄰井的相關資料進行檢測;設法考慮到欠壓實以外的因素影響加入到測試方法中。
[1] 劉春瑩.隨鉆測井地層壓力預測技術研究[D].青島:中國石油大學,2014.
[2] 孫超,高晶,王曉波,等.基于測井資料的地層壓力分析技術[J].鉆采工藝,2008(31):1-5.
A Review of Pressure Prediction Techniques for Logging Stratum
Li Xiao-c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essure prediction technology of the form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formation pressure prediction principle,abnormal pressure formation principle and existing technology.And put forward a brief view on the limitation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order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actual prediction of the logging formation pressure.
formation pressure;prediction;logging
P631.84
B
1003–6490(2017)03–0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