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
有資料表明,目前我國婦女因骨質疏松性骨折導致的死亡率,已經(jīng)高于乳腺癌、心肌梗死、腦卒中死亡率的總和。骨質疏松癥,正成為危害女性健康的隱性殺手。
人體骨骼,是由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這兩種重要細胞組成的。破骨細胞專門破壞骨骼,使鈣質從骨里釋放出來,增加血鈣;成骨細胞不斷形成新骨質,增加骨骼的密度。
骨質疏松屬祖國醫(yī)學“骨痿”“骨痹”的范疇。中醫(yī)認為,腎主骨、生髓藏精,為先天之本,腎精的盛衰與骨骼的生長代謝有密切關系。骨質疏松與肝、腎、脾等多個臟腑相關連,以腎虛為主。腎虛精髓不充、骨失所養(yǎng)為其主要病機。骨質疏松多由先天稟賦不足、后天調養(yǎng)失宜、久病失治、老年衰變、用藥失當引發(fā)。骨質疏松是衰老的一種表現(xiàn),如果骨質疏松伴有骨折、明顯腰背痛或神經(jīng)癥狀,應視為一種疾病。
骨質疏松多發(fā)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因生理功能逐漸衰退造成原發(fā)性骨質疏松,另一方面,各種疾病后期都會影響到腎,導致腎虛,引發(fā)繼發(fā)性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容易盯上女性
相對于男性而言,骨質疏松容易盯上女性。因為骨質疏松是一個漸進過程,與女性的雌激素有著密切關聯(lián)。對女性來說,在45歲前,這兩種細胞的活動保持動態(tài)平衡。但在45歲后,也就是女性絕經(jīng)期前后,體內的雌激素分泌水平開始下降,從而使這兩種細胞的功能逐漸開始減退,其中,破骨細胞功能減退的速度大于成骨細胞功能減退的速度,因而造成骨質流失,骨骼密度變得稀疏,形成骨質疏松癥。
女同胞相對男同胞而言,不太愛曬太陽,導致日照時間不足,在體內轉化的活性維生素D相應減少,而維生素D主要是促進鈣吸收的;盲目減肥,導致骨量減少;缺乏運動等,都是女性更容易骨質疏松的因素。
女性要注意預防骨質疏松,其中,有三類女性尤其需要注意:
一類是新媽媽,孕產(chǎn)期要有意識地補充鈣質,因為孕產(chǎn)期女性需要的鈣量相對平時要更大。
其次是更年期媽媽,體內雌激素紊亂,導致骨代謝紊亂,所以要做好中醫(yī)保健,加強鍛煉。
還有一類是65歲以后的老年女性。這類女性,相對更年期媽媽雌激素更少,而且老年女性因為高血脂、心臟病的問題,飲食容易走極端,有的是全素食,這樣,肯定會減少鈣質的補充。
預防重于治療
一般女性35歲骨量即開始下降,因此從此時起,隨自身情況,補充所需要的營養(yǎng)要素和激素等是最主要的預防措施。留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多做負重運動,多攝進足量的活性鈣或富含鈣質的食用品。
中年以后留意堅持體力活動及增加日照時間,經(jīng)常在戶外活動。在日照較難保證的情況下,加服適量的維生素D。長期在地下室或室內生活、工作的人經(jīng)皮膚合成的維生素D3量削減,可影響腸道內食用品鈣的吸收,因此應進行紫外線燈照射或服用魚肝油。
最好從食用品中攝取鈣,絕經(jīng)前女性逐日應攝進鈣元素1g,絕經(jīng)后以1.5g為宜。每100ml牛奶中約含鈣離子100mg,天天喝鮮奶500ml就可攝進500mg的鈣,其余可以從豆制品、蔬菜、水果、魚、蝦、貝類等海產(chǎn)品中獲得。這些食用品含鈣量也高,但奶制品中含有乳糖和酪蛋白分解產(chǎn)物,可以促進鈣離子的吸收,因而是最理想的補鈣食用品。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避免骨折發(fā)生,更年期婦女應留意防止摔倒,穿鞋大小要合適,低跟軟底為宜。而最佳的預防良策是及時補充鈣和維生素D,適當?shù)貐⒓芋w育運動。天天應有半小時的戶外運動,可以按照個人的愛好和條件選擇以下運動處方:
步行:自由步行。速度為每分鐘80~100m,間隔逐漸增至2000~3000m。日常生活中的步行一般為4000m/h;快步為5000m/h;疾步為6000m/h。
走與跑交替:步行1分鐘與慢跑半分鐘交替進行20次,總時間為30分鐘。行走速度把握在每分鐘50m,跑速為每分鐘100m。
慢跑:速度為每分鐘100m,間隔逐漸增至1000~2000m,總時間15~20分鐘。
騎自行車:室內可用功率自行車。運動強度為2.5~7.5m/s,持續(xù)15分鐘。如利用家用自行車,可結合上下班途中進行。城市交通擁擠,騎車速度不快,運動強度往往不夠,可在晨間或運動場內補足。
以上運動時心率達到每分鐘130次為宜。運動時間每周最少3次,每次20分鐘。
除此以外其他運動項目如登樓、爬山等增強下肢承受能力的運動,都有利于刺激骨細胞的生長。上肢運動則能改善局部骨質的代謝。羽毛球、乒乓球、舞蹈、劃船和拳操都是可取的項目,要求天天能活動三十分鐘左右。戶外運動和日光浴能促進鈣、磷的吸收,有利于骨骼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