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于 洋
原油進口:地煉還需修煉軟功夫
○ 文/本刊記者 于 洋
獲得原油進口使用權后,地煉在打造原油進口“軟實力”方面仍要經歷一段“摸爬滾打”的過程。
根據山東檢驗檢疫局提供的數據, 16家地煉企業(yè)在獲得原油進口與使用權短短兩年后,就表現出了不可小覷的實力:2016年地煉企業(yè)經山東口岸進口原油批次量、重量已分別達到山東口岸進口原油總量的38.1%和29.8%。
據隆眾資訊分析師張萌介紹,整個2016年大部分煉廠的進口原油完成率比較高,在80%~90%,只有三四煉廠完成率在50%以下。但是繁榮的背后卻也暗含著心酸。
山東口岸是我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口岸,同時山東也是地煉集中的一個大省。目前,全國共有19家地煉企業(yè)獲得原油的進口與使用權。其中,山東省就占據了16家。
“雙權”的放開,到現在已經有兩年的時間。被“松口”的地煉企業(yè)表現出對原油進口很高的熱情,但實際上,進口過程中的一些遭遇卻讓他們很頭疼。這些企業(yè)的遭遇也是獲得“雙權”企業(yè)的一個縮影。
根據山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fā)布的消息,2016年山東口岸共檢出原油重大短重76批,短重44126噸,貨值1291萬美元。其中,地煉企業(yè)進口原油重大短重44批,短重22447噸,貨值665萬美元。
困擾地煉的短重問題在國際原油進口貿易中,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不論是地煉還是國企央企,在國際原油進口貿易中都會遇到?!霸投讨貑栴}一直以來就是石化行業(yè)的‘潛規(guī)則’,類似水產市場賣螃蟹的‘含沙繩’?!?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說,“隨著油價下跌,近兩年原油進口短重情況愈演愈烈,已經影響到煉油廠正常的利潤預期?!?/p>
山東地煉企業(yè)進口原油重大短重占進口原油短重比分別達到了57.9%、50.9%和51.5%?!暗責捚髽I(yè)進口原油量約占全省1/3,但進口原油短重率卻占到了一半以上。這個比率確實比較大。”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油氣產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說。
相比原油貿易經驗豐富的發(fā)貨方,進入國際原油貿易市場短短兩年的地煉企業(yè)還屬于“新手”?!坝捎诘責捚髽I(yè)進口原油起步晚、單批次采購量小、選擇局限性大、貿易經驗不足,經常導致進口原油重量短少、成本較高、品質低劣等情況發(fā)生?!?山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處處長宋振乾一語道破。
這些“新手”遭遇的短重有一部分是屬于非貿易欺詐性短重。根據宋振乾的介紹,像艙底剩油、艙壁掛油這種引發(fā)的短重,是由于傾點高、含石蠟多、黏度大的原油凝結成塊,如果油溫低、船艙加溫系統不佳或船方卸貨技術水平不足引起的;像分卸港引發(fā)的短重則是受制于企業(yè)加工儲存能力不足、國內部分港口吃水受限等因素,部分地煉企業(yè)會選擇拼船運輸、分港卸貨的方式引起的。這種方式因為船方人員能力不足,或者因為船方人員操作失誤,不能準確控制好卸貨量,就會出現一港多卸而另一港少卸的情況,導致一港溢重而另一港短重。例如,萊州口岸進口1批傾點高達39℃的泰國MANORA原油,因卸凈率較低,貨物短重156.943噸,短重率達6.5‰;黃島口岸進口1批阿曼OMAN原油在多港分卸,本港減載時少卸貨物1144.4噸……
“除此之外,地煉貿易經驗不足,面臨欺詐風險也就大?!彼握袂f,這也是讓地煉頭疼的?!靶率帧钡責捗媾R熟悉原油貿易規(guī)則的發(fā)貨方,經常會遭遇發(fā)貨短缺。部分發(fā)貨人在最低的履約前提下,利用5‰合理誤差的貿易管理故意隱蔽短重。“檢驗檢疫部門多次從進口原油中檢出大量明水,‘以水充油’欺詐行為呈逐年遞增態(tài)勢?!彼握袂f。
遇到這種情況,貿易經驗還不是很豐富的地煉通常只能“忍氣吞聲”。山東的一家煉廠負責人無奈地說:“一次兩次短重可能是偶爾情況,但每次都擦邊合理誤差值,累積下來利潤還是會受到影響。這讓我們很頭疼。只要在合理誤差內,我們就不好訴諸維權。”
地煉之所以對“以水充油”不能辯護什么,是因為在國際原油貿易中,“以水充油”有其合理性。據宋振乾解釋,裝港密度水分結果異常,裝卸港計量的原油體積基本一致,但是由于裝貨港密度結果偏高、水分結果偏低導致貨物短重。例如,近期,黃島口岸進口一批阿曼OMAN原油,經鑒定,卸貨港比裝貨港的監(jiān)測密度小0.006g/cm3,明水多569.8噸,最終導致貨物短重1394.945噸,短重率達10.02‰,短重貨值57萬美元。
“經驗相對豐富的原油進口方對于某些地區(qū)的原油、裝卸港的情況比較了解,面對可能存在涉及欺詐性貿易的行為,對合理誤差能提早做到心中有數。這些在談判時協商好,可以有效地規(guī)避可能存在的欺詐性貿易行為?!倍愠烧f。
●獲得了充足的原油,地煉才可以開足馬力生產,但保質保量地進口到原油并不容易。 供圖/CFP
不可否認,相對于資金和實力強大的國有油企,“地煉企業(yè)在與國際石油公司談判中處于弱勢,大多數采購合同以裝貨港提單重量為結算依據,貿易成本高,面臨欺詐風險也大?!睘榇耍槍υ投讨仡l發(fā)風險,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醒,貿易合同中盡量約定以卸貨港實際貨量作為結算依據,并明確短重賠款細則,分港卸貨時,貿易合同中應盡量選擇分艙分裝。
“貿易合同是進出口檢驗局檢驗的標準依據,也是整個貿易和訴訟的一個重要依據?!倍愠烧f。合同在原油貿易合同中,通常都會詳細說明油的品質、組分等,采用不同的價格公式。價格公式中采用哪種報價系統,是采用到岸價還是離岸價,都會對貿易的金額產生影響。
“合同談判的好壞關鍵在人。企業(yè)需要既有國際原油貿易談判技巧、又熟悉自身企業(yè)的人才。表面上是對各種條款的規(guī)定,實際上背后考量著談判雙方的經驗、實力。”董秀成說,“對于剛剛邁入國際原油市場的地煉企業(yè)來說,這方面的人才還是欠缺的。地煉在參與國際原油貿易時,往往委托第三方的談判機構談判,存在一定弊端?!?/p>
除了人才的培養(yǎng)外,王紅英認為,地煉在獲得了原油進口使用權后并不是一勞永逸,還面臨著多方面能力的“修煉”:“比如像參與國際原油期貨交易的能力。參與國際期貨原油交易鎖定進口成本的能力不足會導致企業(yè)損益波動較大。盡管目前原油的價格處于相對歷史低位,但并不代表廉價原油的時代一直持續(xù)。2007年原油價格暴漲帶來成本上升而很多企業(yè)并未做好成本風險管理從而導致虧損的教訓,仍然歷歷在目?!?/p>
不論人才培養(yǎng)還是應對挑戰(zhàn)的各項能力,董秀成說:“這個過程不會因為你的身份是地煉或者是國企央企就可以避免?!敝谢瘓F是國家批準最早進行原油進口的企業(yè),隨后三桶油相繼獲得原油進口的權利?!皠傞_始三桶油委托中化的相關人員進行談判,慢慢學習,到今天在經歷數十年的國際貿易活動中,總結了一整套的運營經驗。只有自身切身經歷,才能有適合自己的經驗?!倍愠烧f。
這個過程是一個不斷熟悉規(guī)則和慣例,不斷自身積累經驗、提升自身實力的過程。在董秀成看來,在這個過程中,雙方談判合同這一環(huán)節(jié)很重要。董秀成說:“作為國際原油貿易新手,地煉在進入國際原油貿易市場時必然要經歷一個摸爬滾打的過程?!?/p>
責任編輯: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