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223-02
前言
HSK(新漢語水平考試)和BCT(商務漢語考試)都是由漢辦創(chuàng)建的國家級考試,測試對象都是第一語言非漢語者,考試對象均需要2500詞匯量。
HSK是以測量一般語言能力為目的的標準化考試,擁有較長的發(fā)展歷史,在2009年改革后形成新HSK考試。其中HSK5級對應《國際漢語能力標準》五級,《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C1級。HSK5級要求考生能讀懂日常生活中的較為淺顯的文字;能抓住閱讀中的關鍵信息,明白作者的真實意圖;能理解有一定長度的、較為復雜的材料(國家漢辦)。2009年后的新HSK十分注意測驗考生的交際能力,降低了其在語言基礎知識和中國歷史文化方面的要求。
BCT是較為“年輕”的、更加有針對性的漢語考試,實用性、交際性是它的主要特色 (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BCT注重考查的是考生與商務有關的廣泛的社交場合中使用漢語交際的能力,是許多用人機構評價其人員以漢語在商務環(huán)境中的工作能力的參考數(shù)據(jù)(國家漢辦, 2007)。部分最高分500分,需要考生考到426分才能達到CEFR的C1等級,也就是相對應的HSK5級(鹿士義, 2011,P56-63)。
根據(jù)針對HSK和BCT兩門考試的研究成果,筆者從“國家漢辦”的網站下載、選取了HSK5級和BCT各一份閱讀部分樣題,嘗試著就試題題型特征和考核能力層次這兩大方面進行對比、研究。
文獻評述
由于HSK考試歷史悠久,能夠查詢并提供參考的相關論文、研究著作較多。相比之下,BCT開發(fā)時間較短,2007年才首次在國內進行考試??荚嚤旧硪膊幌馠SK有較高的認知度和普及度,相關的研究報告也就相對缺乏。在這兩種測試的對比研究上,《BCT與HSK對比研究報告》是最權威也是最全面的報告。但其主要的研究目的在于BCT和舊HSK之間的等級關系對應,較少涉及兩者的試題本身之間的對比;比對的對象是舊HSK和BCT,而2009年后改革推出的新HSK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和發(fā)展。將與時俱進的新HSK和較為“年輕”的BCT進行更為深入的試題對比是非常有意義的。
研究目的及方法
由于筆者水平有限,再加上論文的篇幅限制,本文主要借鑒《BCT與HSK對比研究報告》其中關于閱讀測試的部分(主要是測試內容以及題型較為一致的部分),嘗試運用相關的理論和方法進行初步試題的分析和研究。再參考祝新華博士提出的六個閱讀能力層次,將二者的主要考核能力進行分析比對,嘗試獲得有建設意義的結論。
一、HSK和BCT閱讀題型特征的比較研究
HSK的閱讀理解測試總共45題,標準用時40分鐘;BCT的閱讀部分總共50題,標準用時50分鐘。
HSK5級試卷主要包括三種題型:完形填空、語段理解和短文閱讀,并且全部題目的考核形式都為單項選擇題。BCT5級試卷題型主要包括:語段閱讀理解、短文閱讀、完形填空、多項匹配和簡答題。
由于兩種考試的題型不盡相同,在此筆者只挑選兩者共有的、最為類似的兩大類題型——完形填空和短文閱讀——進行比對研究。
1、HSK5級和BCT完形填空部分的分析和對比
完形填空主要考察考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對語言的靈活應用的能力。筆者通過對比分析,得出兩者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及異同:
第一,HSK閱讀部分的題目數(shù)量比BCT少,但完形填空題所占比例大于BCT(HSK 14題,BCT 11題)。說明HSK比之BCT要更為注重這種題型。
第二,兩種考試選擇考察的文章篇幅都比較短:HSK的四篇短文字數(shù)在159~244字之間;BCT的兩篇字數(shù)分別為117字和180字。兩者給出的選擇項也都較為短小,這樣一來考生做題時所需的閱讀量也比較小的。值得一提的是,HSK將14道題均勻分布在4篇不同的語料中(BCT只有兩篇),在每一篇中使用少量的測試項目,這使得考卷所采用的語料內容更加豐富而多層次(閆蕾, 2006,P36),能夠盡量避免被測試者從前后測試項中發(fā)現(xiàn)線索 (徐慧敏, 2002,P70-72),從而提升了考試的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
第三,HSK在選項方面只涉及到了實詞和短語,而BCT還考察了虛詞,難度較大。例如BCT的第81題,原文中“……,相信(81)公司可按貴公司設計的款式銷售符合歐洲標準的服裝?!边@里需要一個代詞,指代是哪一家公司能夠進行下文所說的操作。這不僅需要考生結合上下文分析“公司”的指向,也要求完全掌握這幾個選項中的代詞的使用。BCT給出的選項有A、該;B、貴;C、本;D、我。其中“該”帶有文言色彩,而“貴”是十分書面而客套的表達,這無疑增加了做題的難度。
第四,HSK的四篇短文都是哲理小故事,主要的表達方式為記敘,說明HSK重視漢語言考核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向考生傳播中國文化;而BCT則體現(xiàn)了其“商務”的一面,一篇議論文一篇說明文,全都與考生的實際需求密切相關。
2、HSK5級和BCT短文閱讀部分的分析和對比
第一,由于BCT題型種類多于HSK,短文閱讀在整體考試中的比例遠遠少于在HSK中的情況(HSK共有5篇文章20題而BCT 只有2篇文章7題)。語料篇幅方面,二者都選用500字左右的短文。
第二,HSK5級樣卷中的5篇文章全都是有教育意義的生活故事。BCT選材依然遵循其商務性的原則,兩篇涉及到的都是標準的商業(yè)界活動。
第三,HSK5級在出題方面主要注重考查考生對某一關鍵段落或者短句的理解——在20道樣題有多達15道都是考察此項能力。其次注重的是考生概括該語段大意的能力。而BCT更加注重考查考生通過閱讀收集信息,并且運用所得的信息的能力。例如第68題.根據(jù)市場調查的結果,哪種檔次的轎車將成為消費熱點?這道題所給的文章中并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這就需要考生不但看懂、理解了文章,獲取了文章傳遞的數(shù)據(jù)和信息,還能夠將信息為我所用,推斷出轎車市場的新變化趨勢。
第四,HSK5級和BCT都在短文閱讀部分采用了圖文并茂的形式,圖片的出現(xiàn)對考生理解短文的形成背景或是短文傳遞的信息都很有幫助,并且紀實而生動的圖片有助于放松考生的心情,也使得題目變得比較有親和力。不過HSK5級閱讀題的插圖運用僅限于這一部分,而BCT已經將這一優(yōu)勢發(fā)揚到了幾乎每一種題型中,這也使得BCT的整體試卷風格更加緊貼實際的商務環(huán)境,符合其測試訴求。
二、HSK5級與BCT閱讀認知能力層次考核情況的比較研究
根據(jù)2005年的論文《閱讀認知能力層次—測試題型系統(tǒng)的進一步發(fā)展》,祝新華博士進一步發(fā)展了閱讀認知能力層次—測試題型系統(tǒng),將測試的能力層次修訂為以下六個:復述、解釋、重整、伸展、評價和創(chuàng)新 (祝新華, 2005,P19-20)。接下來筆者將根據(jù)閱讀六層次能力理論研究,嘗試分析HSK5級和BCT閱讀部分的“語段理解”和“短文閱讀”試題,考核兩份試卷測評這六種能力的情況。
在對樣題進行逐題分析后,筆者將統(tǒng)計出的數(shù)據(jù)繪制成以上表格。表格中的阿拉伯數(shù)字代表題目的數(shù)量。
根據(jù)表格,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HSK的試題考核的主要能力是“解釋”和“重整”兩項,其中以“解釋”能力考核的所占比重最大。而BCT 的試題難度(按照題號順序從前到后)呈現(xiàn)出了明顯的梯度分化,“重整”能力測試占有最大比重。在總共22題中,考核解釋能力的題目分散的位置較為靠前;而考核“伸展”能力的題目明顯的只出現(xiàn)在了后十題之間;占考核試題的大多數(shù)的“重整”能力類,則分散在其中。
從總體上看,HSK5級和BCT的考核能力都分布在“解釋”、“重整”、“伸展”三層次中,但由于HSK更偏重于考察考生的“解釋”能力,而BCT較為偏重“重整”,所以這一部分的閱讀試題難度水平要略低于BCT。祝新華博士提出:保證測定較高層次能力的試題占合理的比重,從而保證能測到學生真正的理解能力。解釋、重整、伸展應為核心層次(祝新華, 2005,P35)。顯然兩者都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不失為較高水平漢語考試。
在信息及創(chuàng)意時代,對評鑒、創(chuàng)意也應有所重視,如一次測試可設一、二題以評核這些能力 (祝新華, 2005,P35)。但無論是HSK還是BCT,都沒有出較為復雜而主觀的“評價”和“創(chuàng)新”題,說明兩種考試在出題方面目前都還是趨于保守。
小結
HSK在閱讀語料選擇上靈活多變,而BCT在出題中大量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內容十分貼近商務活動和日常生活,兩者各有自己的風格和長處。
兩份閱讀樣卷考核的能力層次都集中在“解釋”、“重整”、“伸展”三方面,符合較高水平漢語考試的能力考查需求。
兩份樣題中均未出現(xiàn)有關試題來考察當今十分強調的如評價、批判等高層次的閱讀能力 (祝新華, 2005,P34)。
在前文的題型對比研究中,筆者發(fā)現(xiàn)BCT由于分級評分的需要,試題難度呈現(xiàn)梯度增長,但并未出現(xiàn)適合初級者測試的“復述”題,并且大部分試題難度接近HSK5級,甚至某些題目的難度高于HSK5級的對應部分。這樣的試題缺乏針對初中級考生的部分,可能導致考生無法考出自己應有的水平。況且,由于BCT的最高等級5級所相對應的正是HSK5級,筆者認為BCT閱讀試題出現(xiàn)過難的試題(例如前文所提到的對虛詞的考察)不能很好的服務于初中級程度者。
隨著中國政治經濟實力在世界范圍的擴大,無論是HSK還是BCT都會有越來越大的需求量。就BCT來說,它應該是一個覆蓋性的考試,分級考試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院級科研項目)。筆者也認為分級對于BCT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樣的發(fā)展能夠使得其為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提供更合適更細致的考試服務。
參考文獻:
[1]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院級科研項目(2014)?!渡虅諠h語考試BCT與商務英語考試BEC的比較研究》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院級科研項目。2014年4月18日訪問www.xzbu.com/9/view-4201060.htm
[2] 北京大學商務漢語考試(BCT)研發(fā)辦公室(2014)?!禕CT與HSK對比研究報告》。北京, 中國.
[3] 國家漢辦(2014)?!稘h語考試》。《BCT》。2014年4月18日訪問
[4] 國家漢辦(2014)?!稘h語考試·HSK》。2014年4月18日訪問
[5] 國家漢辦(2007)?!渡虅諠h語考試(BCT)在全國正式首考》。國際漢語教學動態(tài)與研究 。第五期,第45-46頁。
[6] 黃理兵、郭樹軍(2008)?!禜SK閱讀理解試題的預料和命題》。世界漢語教學。
[7] 鹿士義(2011)?!渡虅諠h語考試(BCT)與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CEFR)的等級標準關系研究》。《華文教學與研究》。第56-63頁。
[8] 王育珍(2014)?!稄某荚囆Ф瓤碆CT寫作測試》。2014年4月15日訪問< http://www.xzbu.com/9/view-4201060.htm>
[9] 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2014)?!吨袊Z言文化之友》。2014年4月15日訪問< http://www.konfuzius-institut.at/cn/chinesische-sprache/pruefungen/>
[10] 徐慧敏(2002)?!蛾P于漢語閱讀的思考》?!墩Z言與翻譯(漢文)》第2期。第70-72頁。
[11] 祝新華(2005)。《閱讀認知能力層次—測試題型系統(tǒng)的進一步發(fā)展》。華文學刊。第6期。第18-39頁。
[12] 閆 蕾(2006)?!陡叩葷h語水平考試及其閱讀測試研究》。吉林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