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民宗委、省教育廳近日命名了興義民族師范學院等72所學校為“十三五”期間貴州省民族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建設學校。目前,貴州省共有近5000所學校開展了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不僅有效傳承了民族文化,還豐富了校園生活,提高了學生素質。但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仍然存在活動內容單一,教學水平不高,民族文化特色不明顯,保障能力不足等問題。2016年4月,貴州出臺了全面推進各級各類學校民族文化進校園工作的實施方案,以進一步推進民族文化進校園工作,從2016年起到2020年,力爭省、市(州)、縣(自治縣)各級民族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學校達到1000所。此次命名的“十三五”期間開展民族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建設的72所學校包含了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等。
省民宗委將根據(jù)近年來與省文聯(lián)聯(lián)合開展的1000名民族工藝人才培訓、100名民族工藝大師的命名和10名民族文化產業(yè)領軍人才培養(yǎng)以及擬于“十三五”期間在全省掛牌示范1000個民族工藝傳習所情況,向有關學校推薦條件合適的對象作為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師資人選。
同時,在民族文化進校園的過程中,項目建設學校還將把有特殊技藝和傳承能力的民間傳承人請進校園擔任初始的傳承教師,在傳承的過程中注意發(fā)現(xiàn)和重點培養(yǎng)學生中民族文化傳承人苗子,并鼓勵各級各類學校組建校民族藝術團、民族文化興趣小組或民族體育代表隊,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成立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工作室等,形成民族文化品牌研發(fā)和民族文化傳承人后備人才輸送的鏈條。
(來源:貴州日報201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