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如今學習音樂的人數(shù)在不斷增加,大部分人將音樂視為個人素養(yǎng)的培訓,但也有不少人希望自己在音樂方面能有所造詣,對于這些因喜愛而渴望達到一定藝術(shù)成就的人而言,音樂素養(yǎng)就尤為重要了。讀譜能力是音樂學習過程中必備的一項技能,識譜教學更是成為了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如何提高初學者的識譜教學效果成了音樂教師們必須解決的關(guān)鍵性問題。針對這一現(xiàn)狀筆者通過實際教學和不斷總結(jié)歸納出了一些克服心理障礙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以及識譜能力。
關(guān)鍵詞:克服心理障礙;讀譜
現(xiàn)今社會,學鋼琴的人越來越多,但真正堅持下來并快樂的學習的人卻越來越少了。筆者做了簡單的訪問調(diào)查后,總結(jié)下來發(fā)現(xiàn)主要原因是初學者的讀譜問題影響了他們學習樂器的熱情。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及學習效果,首先要讓學生在音樂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也就是我們說的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首先是因為自身喜歡音樂,所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讓學生在不受基本技能局限的情況下來學習音樂,才會飽有持續(xù)的學習樂趣,不斷有所進步,進而提高學生綜合的音樂能力,在此基礎(chǔ)上,學生的音樂技能學習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讀譜是學習鋼琴等西洋器樂的必備基礎(chǔ)能力,我們不可能要求學生在學鋼琴或小題琴之前就已經(jīng)具備這種能力,所以這個讀譜的能力就需要器樂老師在教授器樂技能的同時,還有教授學生讀譜的技能。那么,讀譜教學應如何開展也成了老師們要研究的一門課程。很多孩子學習器樂都是因為聽到器樂演奏家們演奏很好聽的音樂后萌生了自己想學習的念頭,但為什么很多孩子堅持不下來那?我總結(jié)的原因有兩種:一個就是讀譜的枯燥和困難消磨了孩子當初選擇學習器樂的熱情;另一個就是器樂學習的過程較長,而且需要固定的時間練習,而現(xiàn)在的孩子多數(shù)都課業(yè)繁重,導致分身乏術(shù),最后只能以學業(yè)為重,于是放棄了學習。學習一項技能能否持之以恒,心理因素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一、分析影響學生學習讀譜能力的心理影響因素及其心理障礙
我們在觀察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學習識譜、讀譜這部分學習有一定的抗拒心理,甚至有些人將這種抗拒心理最終發(fā)展成為了學習識譜、讀譜的心理障礙。那什么情況才是心理障礙的表現(xiàn)呢?心理障礙是指一個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會原因而導致的各種異常心理過程、異常人格特征的異常行為方式,是一個人表現(xiàn)為沒有能力按照社會認可的適宜方式行動,以致其行為的后果對本人和社會都不適應。當心理活動異常的程度達到醫(yī)學診斷標準時,我們就稱之為心理障礙了。心理障礙強調(diào)的是這類心理異常的臨床表現(xiàn)或癥狀,這種現(xiàn)象或癥狀與我們所說的疾病不能等同,它的治療是通過心理輔導等非醫(yī)療手段完成的。Ⅲ所以,如果初學者出現(xiàn)了識譜、讀譜的心理障礙,我們老師就需要采取一些相對應的心理層面的輔導在我們?nèi)蘸蟮慕虒W中,從而減輕學生對讀譜的懼怕心理。
鋼琴讀譜是大腦的思維過程和雙手彈奏的操作過程的結(jié)合,是大腦對鋼琴譜面信息的思維和在思維指導下進行的雙手技巧練習的不可分割的心理協(xié)調(diào)運作過程。對這個心理過程的認識程度直接關(guān)系到鋼琴讀譜的快與慢、準確與錯誤。以準確為基礎(chǔ)的讀譜速度的快慢,體現(xiàn)了大腦處理鋼琴譜面信息的能力。
不同年齡的學生對讀譜產(chǎn)生的心理過程是不同,年齡較大一點的學生,因為有過上學或者學習其他文字類課程的經(jīng)歷,所以對待書面上的知識會自然有一定的自己的思維定律,如有的人看到一篇文章是先快速瀏覽一遍,但有的學生會先看看開頭段落了解下文章大概寫的什么方面的內(nèi)容,然后再看看結(jié)尾段落,使自己基本清楚文章想要說明什么事情或問題,其結(jié)論或故事的結(jié)局是什么。所以對待年齡在初中以上有學習能力的孩子來說,讀譜他們可能會首先選擇按自己習慣的方式先來簡略了解一遍。
年齡相對較小的學生學習讀譜,就要老師多花時間和心思來一點點地教學。很多年齡小的學生學習樂器是明顯十分有興趣,熱情高漲,老師一教新的小樂曲或是自己聽過的小兒歌,就會非常開心,學習熱情飽滿、精神百倍。但一把曲子落實到樂譜上,小學生立刻表現(xiàn)出困難的神情,然后跟老師說明自己不喜歡看譜子,還有些小學生會有自我否定的傾向,直接跟老師說:
“我學不會這個(讀譜)”等等,明顯表現(xiàn)出對樂譜的恐懼和不喜歡。
那大家說:是不是成人或是有完善的學習能力了之后再去學習器樂就能夠很好的堅持并且很快的學會那?答案也并不是肯定的。在教學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成人學習器樂時,大部分人同樣懼怕讀譜,同樣對讀譜會產(chǎn)生一定心理障礙,再因其時間不可能都用在學習上,導致更易出現(xiàn)半途而廢的情況。
學習者在初學五線譜的時候,開始時大多數(shù)人是表示感興趣的,但隨著曲譜的漸漸復雜,音符不多增多橫向不斷變得密集,節(jié)奏越來越復雜,縱向音符數(shù)量不斷增加,很多人會學著學著就不再喜歡了,開始覺得復雜,覺得自己學不會,覺得五線譜很難,于是漸漸放棄。這個過程大家應該多多少少都有過的,但這個問題我們不能指責五線譜的表示方式太復雜或是作曲家寫的曲譜太難,好聽而豐滿的音樂正是由于這些錯綜復雜、不斷密集的音符而組成的,所以這是條必經(jīng)之路,雖然感覺充滿荊棘,但每個人都需要經(jīng)過這個蛻變,最終破繭成蝶,隨心所欲的演奏美妙的音樂。
有一定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基本都有遇到過學生在學習期間不斷氣餒的情況,教師們也都能對此表示理解。但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大家也都積極地嘗試著用各種辦法有效地解決這個器樂學習過程中的致命的問題。樂譜是器樂演奏的依據(jù),作曲家與演奏家之間的溝通很多都只是通過樂譜來進行,所以讀譜問題從學習者本身也要樹立一個正確的心理態(tài)度,不可全心依賴老師,學不會就怪老師,這是極不可取的,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與老師共同去解決這個初學時的難關(guān)。
二、對讀譜心理上的培養(yǎng)
(1)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讀譜這項技能的重要性。學生懼怕讀譜大多是因為不夠勤奮、學習積極性也就是學習的動力不足導致的。那么要克服學生的在讀譜上的心理障礙,首先我們要幫他們樹立一個良好正確的心態(tài),要讓學生知道讀譜這項技能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讓他們自己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去面對讀譜。擁有了這樣好的心態(tài)我們才能真正從根本上引導學生克服其讀譜的心理障礙,從容面對復雜多變的樂譜。
(2)培養(yǎng)學生對讀譜的興趣。①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學生時代的孩子都會有比較多好奇、好動的狀態(tài),所以教師要學會為學生營造一種較為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國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的表現(xiàn)一般認為是不重要不考試的課,上音樂課享受音樂就可以了,不會積極主動想要學太多專業(yè)技能或知識,所以教師在心理上要能理解學生這一想法從而實施對策,循序漸進培養(yǎng)學生們對音樂技能和音樂知識的興趣。②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音樂首先是一門聽覺欣賞藝術(shù),所以識譜教學首要任務(wù)也是讓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聽覺能力和聽覺習慣。對于喜歡音樂而學習音樂的學生來說,聽和欣賞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對于接觸音樂較少,對音樂沒有任何較深入了解的學生,教師的首要任務(wù)則是教會他們欣賞和聆聽。學生由于年紀小自制力和毅力相對薄弱,讓他們將注意力較長時間地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我們需要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如可以讓學生選擇一種自己比較喜歡的姿勢坐好然后閉上眼睛這樣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時播放的音樂就會包圍著他們,經(jīng)過這樣多次的練習,就會逐漸養(yǎng)成他們聆聽的好習慣。在欣賞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音樂、欣賞音樂的美妙,從心理上使學生建立對音樂的喜愛。
三、提高識譜能力的可行措施
(1)在歌唱活動中識譜。利用學生們對唱歌活動的喜愛之情來帶動對識譜的學習興趣不失為一種好的學習調(diào)動方法。唱歌是個大眾認為門檻不高的藝術(shù)形式,大多數(shù)人只要能正常發(fā)聲的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對唱歌有一定的愛好,因此在唱歌中學習識譜就很容易將學生的抵觸情緒降到最低以至于完全消除,歌譜識譜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識譜的興趣。學生在唱的同時就會對曲譜的認識產(chǎn)生需求,從而激起學習的欲望。這樣學生學習的熱情高漲,并且自主性會的到全面的展現(xiàn)。這個方法是對有識譜心理障礙的學生消除心理障礙的一個簡單且可行的手段。
(2)在樂器演奏中識譜。在樂器識譜學習中,樂譜是我們演奏的依據(jù),所以樂器學習一定需要對曲譜的認知。先能識譜才能通過一遍遍的練習在樂器中表達樂譜所寫的內(nèi)容,從而發(fā)出旋律。在此基礎(chǔ)上研究分析樂譜,才能達到演奏的效果。聽到自己完整傳達了樂譜的內(nèi)容會使器樂學習者信心增強,對接下來的識譜訓練更加抱有興趣。
(3)在欣賞音樂活動中識譜。音樂欣賞是學習音樂入門的必經(jīng)之路。要想學習音樂首先要對音樂有一定的欣賞積累,這樣后期才能更有效的學習音樂,不至于半途而廢。因為音樂欣賞過程一般是沒有實物作為參考目標的,所以聽音樂則會使人對曲譜產(chǎn)生一定的好奇心理,通過對某個音樂旋律的不斷熟悉,當曲譜擺在面前時學生就能更加輕松、愉快地學習樂譜了。
(4)聽、寫、背、唱相結(jié)合。我們學習音樂時間長了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其實讀譜、識譜過程和我們讀書識字的過程其實很像。識譜過程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可理解為與對字符(也就相當于樂譜里的音符)的認知學習是一個對字符信息的加工貯存過程,“個體如果真正要認識某一單字,學到后并將之貯存,以備以后隨時檢索出來應用,他必須在短期記憶階段,將該單字的字形、字音、字義分別編為形碼、聲碼與意碼。經(jīng)過編碼之后的訊息,始可貯存?!币簿褪钦f,對字符的認知,就是對字符信息的編碼貯存。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識譜與識字的過程是有相似之處的,我們在學習識字的時候,也是通過聽、說、讀、寫、背幾個步驟完成,所以我們的識譜過程也結(jié)合這幾個實用步驟來將識譜這個看似困難的事情完成。
在識譜過程中我們就將學習識字的時候聽、說、讀、寫、背中的讀和說變換成唱來運用,這樣就更符合我們音樂的特征了。所以老師教學識譜的過程中,一個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就要靠學生們的反復的不厭其煩的練習和持續(xù)的學習來完成了。整個聽、寫、背、唱的過程要相互結(jié)合,不能一段時間專門聽,一段時間專門寫,這樣也會給學生造成無聊的感覺,使得學生興趣減弱。所以學習過程中聽、寫、背、唱一定要相結(jié)合來進行,老師們要自行掌握好這個結(jié)合運用的關(guān)系。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識譜能力應該滲透在各種音樂的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識譜能力,學習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作為老師一定要有耐心,先幫助學生樹立好其自身的決心,然后在依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因材施教。
作者簡介
徐一然,吉林省吉林市人,現(xiàn)為蘇州大學音樂學院2015級音樂與舞蹈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