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中林
現(xiàn)在人喜歡攀比,比著比著,就比出了煩惱,比出了憂愁??吹阶约旱臎]有別人的好,心里就憤憤不平、糾結(jié)痛苦,這還有什么幸福可言呢?人生在世,我們有什么必要去和他人比呢?多看看自己擁有的,坦然面對自己沒有的,就能知足常樂,心生幸福。
父親70多歲了,還整天在地里忙著?;丶?,夾幾塊肉,吃一點魚,喝一點酒,他覺得這就是幸福。我們對此頗不以為然。
父親不高興了,就又念叨起來:“過去,我一天忙到晚,連飯都吃不飽,只能捋山芋葉,做糠粑充饑?,F(xiàn)在,天天有肉,有魚,有小酒,有什么不知足呢?”
的確,和過去吃了上頓愁下頓的日子比起來,這樣安然簡單的生活就是神仙的日子了。
門前修自行車的老師傅,70多歲了,每天還在風(fēng)里雨里忙著,就連吃飯都沒個準(zhǔn)點,但是他卻覺得幸福。這樣也能算是幸福嗎?
“退休了,窩在家里,每天對著天花板,人沒病也憋出病來了。現(xiàn)在有個事忙,雖然收入不多,但是精神好,還有幾個老伙計陪著聊聊天,這樣的生活還不舒坦嗎?”
真的,充實而生動的生活怎么也比那空虛無聊來的滋潤,我們又有什么必要只看到他的勞碌辛苦呢?
樓下一個搞裝修的民工,一家三口擠在一個幾平方米的工棚里,燒飯就在廊檐下,連孩子做作業(yè)的地方都沒有,但是他卻說安逸。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這是怎樣的安逸呢?
“現(xiàn)在,我天天有事情做,一個月能掙個三四千元,比以前強多了。雖然住在工棚里,但是不用交房租,還不用到處奔波;孩子做作業(yè)的地方是差點,但是出門就是學(xué)校,安全;更重要的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也能有個照應(yīng)。有這么多給力的事兒,我還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順著他的思路想一想,還真有道理,有什么比得上家人團(tuán)聚、生活安定更幸福呢?
幸福是比出來的,關(guān)鍵就在于怎么比,我們應(yīng)該像父親他們那樣和自己比,比出一個明白,比出一個幸福來。
月有陰晴圓缺,天有風(fēng)霜雨雪。生活從來沒有十全十美的,我們有什么必要去厭倦生活,抱怨生活,痛苦生活呢?對于生活,我們應(yīng)該學(xué)著和自己的以前比一比,從比較中找到自己生活中的甜蜜和美好,以增強自己對今天生活的滿足和熱愛。當(dāng)我們懂得了如何對待生活的時候,我們就能感恩生活,善待自己,享受生活。
事在人為,境由心造。人有了陽光的心態(tài),眼前就會是一片光明,身邊就會處處溫暖。還是清朝石成金在《知福歌》里寫得好:“人生盡受福,何苦不知足。有福要能知,能知才享福。我勸世間人,不要不知福?!碑?dāng)面對生活的悲與喜的時候,我們?nèi)绻軌蛐膽B(tài)平和,懂得咀嚼,學(xué)會比較,那么,就能從比中找到知足,找到滋潤,找到力量,找到我們每一個人心里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