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是在2011年3月12日,曲靖醫(yī)學高等??茖W校的志愿者們第一次走進白牛小學,那是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的一所小學,當時只有500多人,其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有近400人。和其他農(nóng)民工子女學校相似,其中有大部分的家長長年在外地務工,子女們跟隨祖輩在一起生活,面對孩子們的學習,祖輩們根本無法輔導,更不用提關愛孩子們?nèi)姘l(fā)展。
有一個四年級的小女孩,第一次見面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對這些大學生們,小女孩不太敢靠近,但從她的眼中看得出是多么渴望親近,看得出是多么羨慕。在云南一些偏僻地方,祖輩們對女孩子還存在著偏見,認為女孩子不用讀太多書,長大了出去打工嫁個人也就可以了。由于缺乏來自家庭的關愛和父母的足夠呵護,這個小女孩心理很自閉,缺乏自信,平時很少和同學一起玩耍,經(jīng)常獨自一人發(fā)呆。聽老師講,她學習特別用心,熱愛讀書,只是家人的觀念讓她有時為難不知如何選擇。后來,我們的志愿者們,每次過來時都積極鼓勵她,與她聊天,一起讀書,帶她參觀我們的學校,就這樣,慢慢地這個小女孩變得開朗了,喜歡找這群大哥哥大姐姐說話,學習更加努力了,因為她更加堅信,學習改變自己,改變命運。
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每個進城務工子女的背后,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故事,志愿者們也從最初的幾十人,逐漸壯大,目前在校生的60%自愿成為志愿者。6年來,每周志愿者們對進城務工子女進行義務輔導累計約4.8萬人次,為孩子們特別開設兒童文學、朗誦、英語、生理健康和普通話等課程。帶他們參觀大學校園,感受大學生活的繽紛多彩,志愿者們運用自身醫(yī)學知識及成長經(jīng)歷向孩子們進行青春期心理生理輔導。在“健康關愛”的同時,志愿者們還深入了解農(nóng)民工們的生存情況,完成了多個調(diào)研報告,將社會的目光集中到了農(nóng)民工子女小學,喚起了人們對農(nóng)民工子女生存狀況的關心,為更多農(nóng)民工子女小學的學生們帶去人文關懷和愛心服務。
在與孩子們心手相牽,共同成長的過程中,初為人師的志愿者們也有了鍛煉自我的機會。一次次的鍛煉,讓每一個志愿者更加深刻的珍惜友情、感受溫暖、認知感恩。孩子們帶給志愿者的每一份感動和堅定,讓他們對青春與責任多了一份感觸與擔當。
六年堅持,六年風雨路。很多時候,如果能夠?qū)⒁患∈聢猿窒氯?,就將變得不平凡。對于信仰,很多人難以說清楚,但是每一個曲靖醫(yī)專的青年志愿者們,他們深信,堅持是一種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