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優(yōu)秀的裁判文書,不僅能承載法律理念,還能夠彰顯法律的價值追求,促進法律功能的發(fā)揮。我國近年來一直提倡裁判文書繁簡分流制度化,但只有其標準具體化之后這項改革才能真正發(fā)揮其作用。當前需要我們按圖索驥,尋求解決措施。改變繁簡分流理論研究視角單一,全景式地把握繁簡分流理論,構建嚴密的理論框架;加快繁簡分流試點工作的推行,把繁簡分流與實踐相結合。
關鍵詞:繁簡分流;公正與效率;價值
一、繁簡分流價值探究
1.彰顯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解決是社會糾紛的最后一道屏障,司法是生命在于公正。對于雙方當事人來說裁判文書無疑充當著權利義務書,也是司法公正的一把具體量化的丈量尺。裁判文書作為司法公正的載體,就必須時刻牢記司法公正這條底線。司法活動是保障法律公正的最后一道關口,也是保障法律公正的必不可少和最有實效的一種手段。
2.提高司法效率
“遲到的正義非正義”,裁判文書繁簡分流能大幅提高司法效率,減輕法官的負擔。實行裁判文書繁簡分流就是案件難易對應裁判文書制作的“繁”與“簡”標準是一致的,“繁”是指針對法律關系較為復雜的案件進行充分地說明與闡述,論法,邏輯嚴密,相輔相成,說情,曉之以情,如泣如訴?!昂啞笔菍σ恍┖喴谆蚣m紛明確的案件,在制作裁判文書時可以簡單扼要,可以靈活地省去繁瑣的說理過程,以節(jié)儉有限的司法成本,提高效率。
二、繁簡分流的目的
1.重塑司法權威
司法信用缺失是當今中國社會不可忽視的,群眾對司法不信任,何來建設法治社會?司法權威缺失已經(jīng)成為每一個法律人所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習主席曾提到,要讓每一個人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那么司法權威也是其中之義,司法權威是司法秩序的必要保證,秩序作為法律的第一功能,有定紛止爭之功效,然而只有制定得好的制度才會得到普遍的信任與遵守。
2.彰顯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與司法高效有了內(nèi)在一致性,它們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甚至在一定場合兩者成為各自的代名詞。司法活動也必須遵循社會正義的這一原則,以司法效率作為其追求的價值目標。效率不僅僅是民眾所追求的,亦是把法官從繁重的審理任務中解脫出來的有效措施。
三、淺談我國裁判文書繁簡分流的現(xiàn)狀
1.繁簡分流面臨的困境
對繁簡分流的研究僅停留于理論層面,研究視角單一,缺乏全景式的把握。學界對繁簡分流的研究,明顯對當下的審判工作欠缺實踐意義。研究成果大多只停留在理論探討層面,沒有對司法實務界產(chǎn)生革命性的影響。裁判文書質量依舊呈現(xiàn)規(guī)范性、嚴謹性不高的境地。目前,我國的裁判文書質量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遠遠達不到無懈可擊的地步,還不能真正地展現(xiàn)司法的權威。
2.繁簡分流改革的不足
司法實務界的重視程度不夠。繁簡分流理論不夠成熟,沒有形成完整嚴密的理論框架。司法實務界并未引起高度的重視。繁簡分流被架空,沒有與之相配套的制度保障其實施。其次繁簡分流的標準含混不清。繁簡分流司法界在提出之時只是作為提升司法效率的一項措施,沒有基本理論框架預定,沒有具體標準,只是一項空洞的措施。然而理論只有與實踐相聯(lián)系才能真正發(fā)揮理論研究的作用,而現(xiàn)階段繁簡分流還只是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與現(xiàn)實脫離。
三、小結:如何完善繁簡分流
面臨諸多考驗,我們不妨從根本上來尋找出路,按圖索驥,找尋根治的辦法。研究裁判文書繁簡分流思想的流變,檢視繁簡分流改革存在的問題,墾耕新的解決路徑。我們不難看出繁簡分流改革存在推行力度不夠、理論知識空洞、研究視角單一等缺陷,致命性弱點在于繁簡分流至今標準依舊模糊化。推行裁判文書改革,關鍵性步驟是標準具體清晰可行。當然也必須輔之推行試點工作、開闊研究視野等對策。理論研究的最大意義在于為實踐發(fā)揮積極的推動作用,在理論成果研究成熟后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行裁判文書繁簡分流,將繁簡分流作為法院裁判文書質量考核的一大指標,改變裁判文書不規(guī)范的局面,重塑司法權威,助力法治化國家建設。
參考文獻
[1]何家弘.司法公正論[J].中國法學,1999年,第2期.
[2]劉巖.論法院裁判文書的改革[D].山東:山東大學,2008.
[3]顏九紅.英國刑事裁判文書借鑒[J].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
[4]王松.民事裁判文書應繁簡分流[J].法律適用,2006年,第12期.
[5]孫海龍.如何提高裁判文書的質量[J].中國審判,2013年,總第90期.
作者簡介
曾威(1991-),男,漢族,貴州遵義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
(作者單位:貴州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