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 李冬冬
派出所概況
建所時間:1949年8月。
轄區(qū)狀況:明清兩代,河下曾出了67名進士、123名舉人、12名翰林,而且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齊全,素有“中國進士之鄉(xiāng)”的美稱。轄區(qū)面積約2平方公里,人口6萬余人,內(nèi)部單位、場所行業(yè)100余家,各類學校10余家,旅游文化景點50余處,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周恩來紀念館坐落在此。
警力配備:現(xiàn)有民警14名,其中黨員民警13名。
榮譽:2006年以來連續(xù)被公安部評定為“一級派出所”,2009年被淮安市公安局表彰為全市公安機關人民滿意優(yōu)秀派出所,2012年被公安部表彰為全國“清剿火患”戰(zhàn)役成績突出公安派出所,2013年被省公安廳表彰為“全省公安機關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成績突出集體”。
“踐行恩來精神、爭創(chuàng)模范警隊”是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公安局重點打造的政治建警品牌,而紀念館的屬地派出所——河下派出所,以總理事跡為楷模、恩來精神為榜樣,忠誠奉獻、恪盡職守、求真務實、積極進取,為紅色圣地守一片清朗,為轄區(qū)群眾保一方平安。
從警第一課
2017年7月4日,江蘇警官學院公安管理系二大隊2016級涉外區(qū)隊50名實習生,乘坐大巴車來到實習地——淮安市淮安分局,而實習的第一課便是瞻仰周恩來紀念館。對于入校不久的大一學警來說,這次參觀活動意義非凡,很多人是第一次踏上淮安的土地,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這位彪炳史冊的歷史偉人。在河下派出所民警的悉心引導、講解之下,學警們逐一參觀了主館、副館、仿中南海西花廳等,通過館藏的大量照片、實物、影像等歷史資料,深入了解了周恩來總理的成長過程、革命經(jīng)歷,受到極大的震撼和鼓舞。學警張賢表示:“這次參觀不僅使我深刻了解到了周總理的光輝事跡和崇高精神,也讓我感受到了淮安分局尤其是河下派出所民警作為總理故鄉(xiāng)人的那份自豪。在以后的從警之路上,我也要腳踏實地地將恩來精神傳承下去?!睂W警李東瑞說:“總理在少年時代就能發(fā)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吶喊,對我們學警很有教育意義。我要珍惜接下來的在校學習時間,以更加優(yōu)秀的自己投入到公安工作中去。”
實際上,每年帶到所的新警、實習警到紀念館上“從警第一課”幾乎成了河西派出所的慣例。
踐行恩來精神
踐行恩來精神,關鍵在于民警的實踐養(yǎng)成。在淮安市局確立的模范警隊“團隊精神好、紀律作風好、工作業(yè)績好、文化氛圍好和群眾評價好”的“五好”標準要求下,派出所在日常的警營文化和黨建工作中,努力把周恩來的“積極進取、刻苦好學、甘當公仆、團結協(xié)作、求真務實、唯物辯證、勇于創(chuàng)新和嚴于自律”精神傳承到每一個民警工作生活的具體實踐中。
深入開展“重溫‘十條家規(guī),樹立良好家風”活動,并延伸到全體黨員家庭中。堅持以恩來精神為引領,重溫周總理的“十條家規(guī)”,教育引導民警立好家規(guī)、正好家風、處好家事、管好家人,以民警的家規(guī)家風建設,推動公安隊伍作風建設,達到“立家規(guī)、樹家風,促警風、正行風”的目標。通過強化民警家風家規(guī)建設,促進警風行風好轉,真正把踐行恩來精神延伸到民警的家庭建設之中。
近年來,派出所優(yōu)秀青年民警輩出。1983年出生的民警王強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人,工作以來的十年間他僅僅回家探親1次。妻子和父母多次和他商量請個探親假把在老家的婚禮辦了,但小王總是說等忙完了工作再補辦,然而這一忙又是6年。他積極探索打擊破案、治安巡邏防范及信息化應用等警務工作新模式,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將社區(qū)基礎工作融合到打擊破案中去,認真開展群眾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組織防范工作。由于防范得力,行業(yè)、單位無一治安案件和消防隱患事故發(fā)生,轄區(qū)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為轄區(qū)治安秩序穩(wěn)固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和王強同年的民警湯培林,主動承擔派出所接報的各類刑事案件偵破工作,以信息化應用為載體,在信息研判、打擊破案和服務群眾上下功夫。白天他與戰(zhàn)友走街串巷摸線索,晚上他把辦公室當作戰(zhàn)室,展開網(wǎng)上作戰(zhàn),認真學習鉆研破案技巧,梳理、分析案情,網(wǎng)上研判,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戰(zhàn)方法。
河下派出所所長邵新軍說,恩來精神是周總理留給家鄉(xiāng)人民的最寶貴的、最恒久的精神財富,作為紀念館的屬地派出所,我們更應該把這份財富用好用對,教育民警、感召民警、激勵民警!
紅色地標:周恩來紀念館
江蘇淮安是周恩來總理的故鄉(xiāng)。1898年3月5日,周恩來總理誕生在這里,12歲那年外出求學,后來走上革命道路。
周恩來紀念館,位于江蘇省淮安市城北桃花垠,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距離周恩來故居約兩華里,屬周恩來故里景區(qū)。景區(qū)總面積35萬平方米,其中70%為水面。在紀念館南北800米長的中軸線上,依次有瞻仰臺、主館、附館、周恩來銅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廳等紀念性建筑。此外,還有嵐山詩碑、海棠林、海棠路、櫻花路、五龍亭、懷恩亭、西廳觀魚等景點。
周恩來紀念館于1992年1月16日落成,由鄧小平題寫?zhàn)^名,江澤民、李先念、李鵬、楊尚昆等同志為紀念館題詞。周恩來紀念館開放以來已接待了眾多黨和國家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