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涵
摘要:目前,單親家庭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而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尤為明顯,特別對于農村單親家庭的高中生們,面臨高考繁重學業(yè)的壓力、農村經(jīng)濟的落后和不發(fā)達以及單親家庭中父母一方教育的缺失,這些因素都在影響著學生們的心理。因此,筆者就農村單親家庭高中生心理現(xiàn)狀進行淺析,并從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提出對此情況的解決策略。
所謂單親家庭是指夫妻離異、一方死亡、夫妻分居等形成的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組成的家庭。目前,單親家庭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而單親家庭影響最大的,就是家庭中的孩子,筆者任職于一所寄宿制高中,農村學生占學校全體學生的80%左右,根據(jù)調查和研究結果,在本文中我將主要針對農村單親家庭高中生的心理現(xiàn)狀進行淺析并提出相應解決策略。
一、農村單親家庭高中生心理現(xiàn)狀
(一)自卑
無論是幼年或是上學后父母一方去世或雙方離婚,都會給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帶來沖擊。而到了高中,學生們的心理開始逐漸由幼稚過度到成熟,在這個過程中,高中生們的心理會變得極其敏感和脆弱,易與他人產生比較心理,他會認為自己家庭的缺失造成自己不同于其他同學,自己低別人一等,從而導致自卑心理,而且對于農村單親家庭高中生來說,他們還面臨著家庭經(jīng)濟情況并不好這一現(xiàn)實,面對他人的關懷,他們會過于在意,甚至發(fā)生誤解,這就更容易讓他們產生極度自卑。
(二)逆反
逆反心理原本就是處于青春期高中生心理發(fā)育的正常心理發(fā)展狀態(tài),每個學生都會有這種心理,但是農村單親家庭的高中生極易產生嚴重逆反行為,他們抵觸教師的命令和要求,拒絕參加集體活動,甚至故意與集體疏遠,他認為逆反這種行為會讓教師和同學更關注他,能通過逆反增強他的存在感。對于農村單親家庭高中生來說,由于他們在農村的家長并不太了解學校教育,加之父母一方的缺失,導致在教育子女時會有不足,從而使孩子的性格和習慣出現(xiàn)偏差。
(三)厭學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xiàn),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癥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地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厭學問題已成為阻礙高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問題。農村單親家庭高中生的家庭因素致使他們產生消極心理,消極對待學習,缺少父母的關愛、教育,使他們放任自流,沒有正確方向的引導,性格孤僻,學習的積極性受到壓抑,從而產生厭學心理。
二、農村單親家庭高中生心理現(xiàn)狀的解決策略
(一)家庭教育策略
農村單親家庭高中生的父母應與孩子多做交流。耐心向孩子解釋作為一名單親家庭的孩子并不低人一等,并不比別人差,應讓他感受到你的愛,多詢問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現(xiàn)狀,多了解孩子內心所想,多陪陪孩子。
農村單親家庭高中生的家長對子女應注意科學的教育方法。注意不要過度保護。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切自有爸爸或媽媽代作主張。日子一久,孩子的依賴性就會增加。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脆弱、缺乏主見和獨立意識,一旦離開了家長來到像我們學校一樣的寄宿制高中,便茫然不知所措。
(二)學校教育策略
應該建立單親家庭學生檔案。從入學起,就應當著手建立單親家庭學生檔案,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行為和家庭情況進行深入地了解和跟蹤,并詳加記載。對他們適時進行心理疏導,學習輔導,生活上的關照,行為上的矯正,定期與家長聯(lián)系,及時掌握單親家庭孩子在家中和社會上的情況。家庭的教育方法如何,對子女的心理健康產生很大影響
幫助農村單親家庭高中生融入班集體生活,消除憂郁心情。良好的同伴關系對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作為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多提問,鼓勵他們參加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讓他們感到同學、老師都很重視他們,盡量淡化他們與其他孩子之間的差別,避免他們感到窘迫、難堪和不安。
在活動中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個性。我們要深入了解學生,引起足夠關注。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個性,使他們朝氣蓬勃地融入到集體中來,樂觀地面對并克服困難。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和快樂、關心和鼓勵。
(三)社會如何解決的策略
社會和政府從法律上和制度上整體地把農村單親家庭高中生教育問題納入到社會發(fā)展總目標中加以解決,農村單親孩子教育的問題才能得到標本兼治的徹底解決。而從更高的層次看,戶籍管理、教育、醫(yī)療和社會保障四個方面的政策應得到充分的重視。
總之,對于農村單親家庭高中生的心理問題解決策略,最主要的還要靠家庭、學校及社會三者的共同努力。本文只是我的一點淺顯的理解和分析,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更好的解決辦法。
(作者單位: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