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
一些人愛自作聰明,時常覺得自己能左右逢源巧妙地適應社會,以至于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一邊玩著太極推手,一邊占盡先機地為自己謀利益。所以常有人把“識時務者為俊杰”掛在嘴邊,用來提醒自己,規(guī)勸朋友,抑或教育子女在事關切身利益時“萬不能不識時務”。
實際上, “識時務者為俊杰”的原本意涵是夸贊那些洞明世事、胸懷天下、滿腹經綸而又順應歷史潮流的經世治國之才。比如三國的劉備依附于荊州牧劉表時,因時刻想著成就一番大事業(yè),便心急火燎地要找個能人來輔佐。當劉備找到了在襄陽名士司馬徽,司馬徽卻卻推薦諸葛亮,說是“儒生俗士,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臥龍、鳳雛?!庇谑?,三顧茅廬的精彩片段便在羅貫中的筆下生花溢香。春秋時的晏子也說過:“識時務者為俊杰”,緊接著他又說“通機變者為英豪。”可見,所謂的“時務”遠非時下一些人眼中的“利益”或“安全”之類,乃指一個時代的形勢,即時局或時事。
“不識時務者”是什么人?又能怎樣?一般說,徘徊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若“不識時務”一下,要么會因“見義勇為”而成為英雄,要么就會成為“既得利益”或者“眼前利益”的受害者。而大人物若是“不識時務”,恐怕就沒有小人物那么簡單了。比如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越明教而任自然”的嵇康因“頑固不化”而遭司馬政權殺害,阮籍則佯狂避世,向秀被迫出仕,阮咸入晉為散騎侍郎。七人中唯山濤和王戎頗“識時務”,入晉后一度官運亨通,人生得意。
歷史跨越到今天,有多少人能真正參透“識時務者為俊杰”這句話,進而看得清形勢,懂得自身建設方向?反腐風暴中那些落馬的“老虎”“蒼蠅”,總認為有錢就能買到權,有權就能壓倒一切,最終成了時代的罪人和棄兒。
正確理解“識時務者為俊杰”,作為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就必須看清“中國人民必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勢,爭做實現中國復興夢的“俊杰”,此應成為每一位共產黨員心中不滅的信念和行動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