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 王慧 董文統(tǒng) 冉舵 譚曉風
摘 要 以越南油茶(海南種源)、油茶‘岑軟2號(廣西種源)、油茶‘湘林XLC15(湖南種源)和高州油茶(廣東種源)種子的芽苗為砧木,海南省新認定油茶新品種‘海油1號春梢為接穗,研究4種砧木對其嫁接成活率、嫁接苗生長及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以越南油茶為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達95.0%,以油茶‘湘林XLC15為砧木嫁接成活率最低,僅為50.0%;以越南油茶為砧木的2年生嫁接苗苗高、地徑和總鮮重均為最高,分別達到50.75 cm、5.19 mm和38.64 g,其次為‘岑軟2號,高州油茶最低;不同砧木嫁接的苗木根冠比大小依次為高州油茶>油茶‘湘林XLC15>越南油茶>油茶‘岑軟2號;以越南油茶為砧木的嫁接苗葉片葉綠素含量最高,平均值達77.58,最低為‘湘林XLC15;以越南油茶為砧木的嫁接苗總氮含量、總磷含量和總鉀含量均最高,分別為849.23、667.58、532.98 mg。綜合評價結果表明以本地越南油茶做砧木最適宜于‘海油1號油茶的嫁接育苗,其次為油茶‘岑軟2號。研究結果為海南特色油茶的良種壯苗培育提供了科學依據。
關鍵詞 油茶;砧木;生長量;養(yǎng)分含量
中圖分類號 S794.4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Camellia vietnamensis‘Haiyou 1grafted onto four sprout-stocks Camellia vietnamensis(from Haian), Camellia oleifera‘Cenruan 2(from Guangxi), Camellia oleifera‘Xianglin XLC15(from Hunan)and Camellia gauchowensis(from Guangdong)were investiga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ootstocks on the survival percentage of grafting, growth and nutrient contents of C. vietnamensis seedlings in Haina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seedling grafted on C. vietnamensis was the highest(95.0%), while the lowest rootstock was‘Xianglin XLC15, which was only 50.0%. Meanwhile, the highest seedling height, ground diameter and total fresh weight of the two-year-old seedlings were obtained by the plants grafted on C. vietnamensis, the value was 50.75 cm, 5.19 cm and 38.64 g, followed by‘Cenruan 2,‘Xianglin XLC15and C. gauchowensis. The root/shoot ratio of different rootstocks was C. gauchowensis>‘Xianglin XLC15>C. vietnamensis>‘Cenruan 2. The average chlorophyll content(77.58)of the seedlings grafted on C. vietnamensis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seedlings, and the lowest was‘Xianglin XLC15. The contents of total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were the highest from the self-rooted and that was 849.23, 667.58 and 532.98 mg respectively. Comprenhsive evaluation indicated that C. vietnamensis was the most suitable rootstock for the grafting of C. vietnamensis‘Haiyou 1, followed by C. oleifera‘Cenruan 2, and thi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eedling of Hainan oiltea.
Key words Camellia oleifera; rootstock; growth; nutrient analysis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7.07.003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中國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之一,與油棕、油橄欖和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目前,中國油茶種植面積達4.5×106 hm2,主要分布在大陸14個?。▍^(qū)、市)[1-2]。海南的油茶因為在當地被稱為“山柚”,因此并不為人們所熟知。近年來,調查研究人員發(fā)現海南油茶資源豐富,種植和利用歷史悠久[3],并且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海南油茶同普通油茶、高州油茶等其他油茶的遺傳資源可能進行了交流,雖然產生了很多特異性狀,但主要為越南油茶等幾個物種[4]。海南的茶油,亦稱“山柚油”,香氣濃郁、營養(yǎng)價值高,需求量日益增加,售價達1 000元/kg[5],其效益遠遠大于內地油茶。近年來,海南省油茶種植面積迅速擴大,良種壯苗的需求量日益攀升。然而,內地油茶種苗不適宜在海南種植,除了生態(tài)上的不適應以外,其在海南所產茶油品質也大相徑庭。
對番茄等農作物嫁接來說,適宜的砧木不但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生態(tài)適應性,還可以調控生長勢、成熟期及營養(yǎng)吸收,從而影響產量和品質[6-7],因此篩選適宜砧木對海南的油茶生產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研究人員就不同砧木對油茶芽苗砧嫁接的愈合情況、生長以及抗性等方面的影響進行了少量研究[8-9],但對越南油茶的研究還未見報道。海南油茶種子售價高達80元/kg,利用海南油茶種子做砧木成本很高,所以,尋找適合海南本地油茶嫁接且價格較低的砧木成為當務之急。為此,本研究用不同種源的油茶作為砧木,比較不同砧木對海南新認定的油茶新品種越南油茶‘海油1號的嫁接成活率、嫁接苗生長及其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篩選適宜其嫁接的砧木,為培育良種壯苗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該試驗地位于海南省澄邁縣金江鎮(zhèn)國營澄邁林場苗圃(19°11′N,111°1′E),海拔為62 m,年平均氣溫23.8 ℃,年平均日照時數2 059 h,年均降雨量1 786.1 mm。2014年11月,用越南油茶(海南種源,來自同一優(yōu)樹)、油茶‘岑軟2號(廣西種源)、油茶‘湘林XLC15(湖南種源)和高州油茶(廣東種源,來自同一優(yōu)樹)種子進行層積催芽。2015年2月選取地徑和根系生長相對一致的以上芽苗為砧木,采集越南油茶‘海油1號當年生新稍枝條為接穗,進行芽苗砧嫁接[10]。每種砧木嫁接600株,分3次重復,4個處理共2 400株。將嫁接苗木種植在無紡布網袋中,袋中基質為泥炭、紅土、腐熟椰糠(V ∶ V ∶ V=1 ∶ 1 ∶ 1),采取統(tǒng)一的常規(guī)管理措施培養(yǎng)苗木。
1.2 方法
1.2.1 苗高、地徑、鮮重以及SPAD值測定
2015年6月20日進行成活率調查;2016年5月17日選取5株生長中等的苗木,用葉綠素計(SPAD-502Plus)測定SPAD值后,同時用卷尺和游標卡尺測定植株的苗高和地徑;隨后將容器抖松取出苗木,小心清洗后用濕毛巾包裹放入紙箱內帶回實驗室;將植株從嫁接口處剪斷,分成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用天平分別測量地上部和地下部鮮重,計算出總重。
1.2.2 總氮、磷和鉀含量測定 將植物樣本放入105 ℃烘箱中殺青30 min,隨后以60 ℃烘24 h至恒重,粉碎后待用;稱取0.150 0 g 左右(精確到0.000 1)樣品置于消煮管中,加入5 mL濃硫酸,放置于恒溫消解儀中,消煮爐的溫度控制在290~300 ℃左右;每隔0.5 h滴加數滴30%H2O2,直至溶液澄清,待其冷卻后轉入100 mL容量瓶中定容待測。N、P含量用間斷化學分析儀(Smart Chem 200)測定;K含量用Sherwood 410自動火焰光度計測定。
1.3 數據處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進行數據統(tǒng)計和處理;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及差異顯著性檢驗(Duncan法)。圖表中數據為平均值±標準差。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砧木對‘海油1號油茶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以不同種源油茶作為砧木進行‘海油1號油茶嫁接,成活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中以海南本地的越南油茶作為砧木,嫁接苗的成活率最高,達95.0%;其次是油茶‘岑軟2號,成活率為85.5%;成活率最低的是以油茶‘湘林XLC15為砧木的處理,僅為以本地越南油茶作為砧木的52.6%。以上數據表明,不同砧木可能通過影響愈合情況來影響成活率[8]。
2.2 不同砧木對‘海油1號油茶嫁接苗生長的影響
2.2.1 對苗高及地徑的影響 用不同種源的油茶作為砧木進行‘海油1號油茶嫁接,嫁接苗的苗高、地徑存在顯著差異(p<0.05)(表1)。以海南本地越南油茶作為砧木的2年生嫁接苗苗高最高,達50.75 cm,顯著高于其他油茶砧木;其次為‘岑軟2號(44.10 cm);以‘湘林XLC15和高州油茶為砧木的苗高最低,均在20.00 cm左右。不同砧木的嫁接苗地徑大小表現為:越南油茶>油茶‘岑軟2號>油茶‘湘林XLC15>高州油茶,其中越南油茶與油茶‘岑軟2號的地徑無顯著差異。而4種不同砧木嫁接的‘海油1號油茶苗的苗高地徑比差異不顯著。
2.2.2 對鮮重及根冠比的影響 用4種不同油茶砧木嫁接‘海油1號油茶,嫁接苗苗木地上部鮮重、地下部鮮重和總鮮重均存在差異(p<0.05)。地上部分的鮮重依次為:越南油茶>油茶‘岑軟2號>油茶‘湘林XLC15>高州油茶(表2);以高州油茶為砧木的嫁接苗地下部分鮮重明顯低于其他3個油茶品種。從總鮮重來看,越南油茶、油茶‘岑軟2號嫁接的苗木總鮮重明顯高于其他2個砧木,其中以越南油茶作為砧木的嫁接苗總鮮重最高,達38.64 g。與鮮重相反,越南油茶和油茶‘岑軟2號的根冠比顯著低于高州油茶和油茶‘湘林XLC15(p<0.05)。
2.3 不同砧木對‘海油1號油茶嫁接苗葉片SPAD值的影響
研究表明SPAD值可以用于預測油茶葉片葉綠素的絕對含量[11]。本研究發(fā)現(圖2),以海南本地越南油茶作為砧木的油茶苗葉片SPAD值顯著高于其他3種砧木(p<0.05),其SPAD值達77.58,其次是油茶‘岑軟2號。嫁接在高州油茶和油茶‘湘林XLC15上的‘海油1號油茶葉片SPAD值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分別為55.28和54.90。
2.4 不同砧木對‘海油1號油茶嫁接苗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
分析不同砧木嫁接的‘海油1號油茶苗木養(yǎng)分總含量,發(fā)現不同砧木嫁接苗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圖3)。植株全磷、全氮和全鉀含量均表現為:越南油茶>油茶‘岑軟2號>油茶‘湘林XLC15>高州油茶。其中以越南油茶為砧木的苗木全氮含量為849.23 mg,顯著高于其他3個品種(p<0.05),以高州油茶作為砧木的苗木全氮含量最小,僅有226.54 mg;以越南油茶為砧木的全磷含量顯著高于其他砧木(p<0.05),平均值達667.58 mg,是最低含量(高州油茶)的4.08倍;以高州油茶為砧木嫁接的‘海油1號油茶苗木鉀總量為113.17 mg,是以越南油茶為砧木的20%左右。
2.5 砧木對海南油茶嫁接適宜性的綜合評價
為了評價哪一種油茶最適合作為‘海油1號油茶嫁接的砧木,本研究參照魏永勝等[12]的方法計算出不同砧木嫁接的油茶苗木生長生理性狀隸屬度及綜合值(表3),發(fā)現以海南本地越南油茶作為砧木的苗木各項生長生理性狀指標的隸屬度與綜合值均最高;其次為油茶‘岑軟2號,以高州油茶和油茶‘湘林XLC15為砧木的油茶苗木最低。表明本地越南油茶最適宜‘海油1號油茶的嫁接,其次為油茶‘岑軟2號,其他2種不適宜在海南作為砧木使用。
3 討論
海南油茶目前價格高達1 000元/kg,經濟效益十分顯著,而茶籽高達80元/kg,遠遠高于內地茶籽(7~12元/kg),育苗單位為了節(jié)約成本,大多利用內地油茶籽作為砧木,這不僅影響了海南特色油茶的生長發(fā)育,更導致油品下降等不可預見的問題。為此,本研究利用不同種源的油茶作為砧木,比較不同砧木對海南本地選育品種-‘海油1號油茶的嫁接成活率、嫁接苗生長及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以期篩選出適宜海南本地油茶嫁接的砧木,為培育良種壯苗提供技術依據。
研究表明影響油茶嫁接成活率高低的決定因素是砧木與接穗間的親和性,親和性越高,嫁接的成活率就越高[7]。因此,‘海油1號油茶的嫁接成活率及生長等必然受越南油茶同其他砧木之間的親和性、砧木的適應性等影響[13]。鄭道君等[3]、劉揚等[4]發(fā)現,海南本地的油茶由于島嶼等地理隔離對山茶種群的遺傳分化產生了重要影響,但與廣西等種源的油茶品種有一定的遺傳親緣關系[14]。本研究所采用的‘海油1號油茶,具有茶花及所產油香氣濃郁等顯著特異性,但其嫁接在海南本地越南油茶、廣西的油茶‘岑軟2號上的成活率較高,表明它們之間具有一定的親緣關系。本研究中,以越南油茶和油茶‘岑軟2號作為砧木的幼苗苗高、地徑和總生物量都較其他2個物種更高,說明這2種砧木根系更適應海南的土壤、氣候等生長環(huán)境,能夠為地上部分生長提供足夠養(yǎng)分,這與在番茄等農作物上的研究結果一致[7]。以越南油茶和油茶‘岑軟2號為砧木的苗木根冠比顯著低于高州油茶和油茶‘湘林XLC15,而SPAD值和養(yǎng)分含量較高,表明前二者根系活力、水肥利用效率更好,利用較小的根系生物量就吸收足夠的養(yǎng)分供地上部生長發(fā)育[15]。
隸屬函數法分析表明,越南油茶良種嫁接最好選擇本地越南油茶種子的芽苗作為砧木,其次可以選用油茶‘岑軟2號,不宜采用高州油茶和油茶‘湘林XLC15。當然,這些品種雖然來自不同的種源地,但這些種源地的其他油茶品種也需要經過同樣的評估才能應用于育苗。同時,砧木不僅對植物的營養(yǎng)生長產生影響,還對果實品質具有重要影響[7,16-17]。因此,雖然本研究就砧木對油茶嫁接育苗的影響做了一定探索,但是這些砧木是否對海南本地越南油茶的油脂品質產生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評估,只有綜合評估不同砧木對油茶嫁接成活率、嫁接苗生長、油茶產量以及品質等方面的影響,才能選出可靠的砧木應用于生產。
參考文獻
[1] 莊瑞林. 中國油茶[第2版][M]. 北京: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2012:15-25.
[2] 國家林業(yè)局. 全國油茶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09~2020年)[M]. 北京: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2009:1-3.
[3] 鄭道君, 潘孝忠, 張冬明, 等. 海南油茶資源調查與分析[J].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6, 31(1): 130-135.
[4] 劉 揚, 彭 赟, 賀 瑞, 等. 基于ISSR標記的海南油茶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分析[J]. 分子植物育種, 2016, 14(2): 517-523.
[5] 袁 軍, 韓志強, 賀舍予, 等. 海南省油茶資源主要形態(tài)和經濟性狀及聚類分析[J].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2014, 15(6): 1 380-1 384.
[6] Oki L R, Lieth J H. Effect of changes in substrate salinity on the elongation of Rosa hybrida L. ‘Kardinal stems[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04, 101(1): 103-119.
[7] 孫麗麗, 徐 揚, 郭世榮, 等. 不同砧木嫁接對番茄成活率、 生長及果實品質的影響[J].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4, 37(5): 55-62.
[8] 袁婷婷, 鐘秋平, 丁少凈, 等. 砧木和接穗對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愈合及生長的影響[J]. 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6, 38(6): 1 076-1 085.
[9] 周招娣. 水分脅迫下普通油茶嫁接苗生理特性研究[D]. 長沙: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5.
[10] 彭邵鋒, 陳永忠, 王 瑞, 等. 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技術[J]. 林業(yè)科技開發(fā), 2011, 25(6): 86-89.
[11] 王 瑞, 陳永忠, 陳隆升, 等. 油茶葉片SPAD值與葉綠素含量的相關分析[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 33(2): 77-80.
[12] 魏永勝, 梁宗鎖, 山 侖, 等. 利用隸屬函數值法評價苜??购敌訹J]. 草業(yè)科學, 2005, 22 (6): 33-36.
[13] 張志煥, 韓 敏, 張 逸, 等. 番茄砧木苗期耐旱性鑒定評價[J]. 生態(tài)學雜志, 2016, 35(3): 719-725.
[14] 林 立, 胡仲義, 王國明. 舟山群島野生山茶種群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J].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2013, 14(4): 594-599.
[15] 王艷哲, 劉秀位, 孫宏勇, 等. 水氮調控對冬小麥根冠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研究[J].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3, 21(3): 282-289.
[16] 李敏敏, 袁軍偉, 劉長江, 等. 砧木對河北昌黎產區(qū)赤霞珠葡萄生長和果實品質的影響[J].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 27(1): 59-63.
[17] Main G, Morris J, Striegler K. Rootstock effects on Chardonel productivity, fruit, and wine composition[J]. American Journal Enology and Viticulture, 2002, 53(1):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