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娟 袁小剛 張玉培
【摘要】 目的 對補腎中藥沐足配合內服治療先兆流產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方法 168例先兆流產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 對患者實施補腎中藥沐足配合內服治療, 觀察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的血清雌二醇(E2)、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變化情況。結果 168例患者痊愈165例, 痊愈率為98.21%, 好轉3例, 好轉率為1.79%, 無效0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治療后患者的血清E2為(1739.83±400.12)pg/ml, 明顯高于治療前的(748.15±130.24)pg/ml,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的血清HCG為(73531.63±500.56)mIU/ml, P為(35.19±5.63)ng/ml, 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的(6900.53±310.43)mIU/ml、(21.93±3.95)ng/ml,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補腎中藥沐足配合內服治療先兆流產的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 補腎中藥;中藥沐足;先兆流產;內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2.017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by Chinese kidney-tonifying drugs footbath combin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reatened abor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68 patients with threatened abortion as study subjects received Chinese kidney-tonifying drugs footbath combin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for treatment.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clinical effects and changes of serum estradiol (E2),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and progesterone (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mong the 168 patients, there were 165 cured cases, with cure rate as 98.21%, 3 improved cases, with improvement rate as 1.79% and 0 ineffective case,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100.00%. After treatment, the patients had obviously higher serum E2 as (1739.83±400.12) pg/ml than (748.15±130.24) pg/ml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patients had all better serum HCG as (73531.63±500.56) mIU/ml and P as (35.19±5.63) ng/ml than (6900.53±310.43) mIU/ml and (21.93±3.95) ng/ml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hinese kidney-tonifying drugs footbath combin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provides excellent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ing threatened abortion.
【Key words】 Chinese kidney-tonifying drugs; Chinese medicine footbath; Threatened abortion; Oral administration
先兆流產即是妊娠28周內孕婦出現(xiàn)陰道少量出血、腰腹部疼痛及小腹下墜等癥狀, 通過婦產科相關檢查發(fā)現(xiàn)其妊娠產物未出現(xiàn)排出情況, 可以繼續(xù)進行妊娠[1]。臨床西醫(yī)對該疾病進行治療時通常使用黃體酮、硫酸鎂等藥物治療, 其臨床療效欠佳, 同時伴隨醫(yī)學的進步與發(fā)展, 臨床較多學者對黃體酮安胎的效果提出異議。相關研究表明, 為先兆流產患者長時間使用硫酸鎂進行治療可能導致胎兒或新生兒出現(xiàn)長骨脫鈣及骨折情況, 因此臨床中需避免于妊娠24周前使用硫酸鎂進行治療。采用西醫(yī)對先兆流產進行治療, 其臨床療效受廣大學者的質疑, 而采用中醫(yī)對先兆流產進行治療的效果較為顯著, 同時具有安全性較高的優(yōu)勢。本院為先兆流產患者實施補腎中藥沐足聯(lián)合補腎安胎中藥口服進行治療, 獲得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本次研究通過對本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先兆流產安胎患者168例進行回顧性分析, 詳細報告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68例先兆流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患者平均年齡(29.73±4.52)歲;平均停經時間(16.89±2.14)周;其中包括96例早期先兆流產患者及72例晚期先兆流產患者;50例首次妊娠患者及58例有不良妊娠史患者(包括人工及藥物流產或宮外孕等);130例患者入院時伴有陰道出血及下腹疼痛癥狀, 37例患者伴有腹痛或腰骶酸脹但未出現(xiàn)陰道出血癥狀。
1. 2 方法
1. 2. 1 補腎中藥沐足 取桑寄生、續(xù)斷、菟絲子及杜仲各20 g, 在患者睡前沐足, 1次/d。以3000 ml水對藥材進行浸泡10 min, 隨后進行20 min煮沸, 取藥汁, 在藥汁水溫為40℃時為患者浸泡雙足。取靠椅并安排患者坐于靠椅中, 將雙足浸泡于藥汁中, 浸泡時間為30 min, 隨后將患者的雙足擦干。進行沐足前對藥汁溫度進行檢查, 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對其所使用藥汁的溫度進行調整, 沐足藥液的最高溫度≤45℃。為確保沐足時間足夠充分, 可于沐足前安排患者小便, 同時不宜在飯前、后進行沐足, 進行沐足過程中對藥汁溫度及患者的表現(xiàn)進行觀察, 若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如患者出現(xiàn)不適癥狀)需立即停止。
1. 2. 2 補腎安胎中藥口服 取20 g桑寄生與菟絲子, 10 g杜仲與續(xù)斷作為口服的基礎藥方, 1劑/d , 藥方熬制工作由本院中藥房完成, 分為早晚2次服用, 1個療程為5 d, 辨證加減, 若患者為脾虛納差型, 可以在藥方中增加山藥、白術、黨參、茯苓、甘草及扁豆等健脾益氣類藥物進行治療;若患者為腎虛有熱型, 可在基礎藥方中增加黃芩、山萸肉、生地、女貞子、地骨皮及墨旱蓮等滋腎清熱類藥物;若患者伴隨小腹墜脹癥狀, 可在基礎藥方中增加升麻與黃芪等補氣提神藥物;伴隨腹部疼痛癥狀的患者可在基礎藥方中添加白芍與甘草等柔肝緩急止痛藥物;出現(xiàn)胎動下血的患者可以增加茜草、阿膠、仙鶴草、地榆炭、海螵蛸及荊芥炭等涼血收斂止血藥物, 艾草具有溫經止血的功效, 納差患者可在基礎方中增加砂仁、蘇梗, 伴隨嘔惡癥狀的患者可增加生姜與竹茹治療;存在便秘癥狀的患者可增加柏子仁與酸棗仁治療;夜尿多患者可增加海螵蛸與益智仁等固腎藥物治療[2]。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先兆流產患者經補腎中藥沐足配合內服治療的臨床療效及患者治療前后血清E2、HCG、P的變化情況。
1. 4 療效判定標準 本次研究將患者的臨床療效分為痊愈、好轉與無效三個等級, 痊愈:患者腰部酸痛及腹部墜脹、陰道出血等癥狀完全消失, 對其血清HCG、P水平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與停經時間、B超等相符合, 正常妊娠。好轉:患者腰部酸痛及腹部墜脹、陰道出血等癥狀及血清HCG、P水平較治療前有所好轉, 各指標水平接近正常。無效:臨床癥狀未見好轉或有所加重, 患者的血清HCG、P水平與停經時間不相符或有所下降, 甚至出現(xiàn)流產、墮胎或死胎等情況??傆行?(痊愈+好轉)/總例數×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臨床療效 168例患者痊愈165例, 痊愈率為98.21%, 好轉3例, 好轉率為1.79%, 無效0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
2. 2 治療前后血清E2情況 治療后患者的血清E2為(1739.83±
400.12)pg/ml, 明顯高于治療前的(748.15±130.24)pg/ml,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3 治療前后血清HCG與P 情況 治療后的血清HCG為(73531.63±500.56)mIU/ml, P為(35.19±5.63)ng/ml, 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的(6900.53±310.43)mIU/ml、(21.93±3.95)ng/ml,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母體及精神因素、染色體出現(xiàn)異常均為誘發(fā)先兆流產的重要因素, 同時臨床中腎氣不足及腎虛所導致先兆流產的患者較多[3]。因此臨床進行保胎及安胎治療均須以補腎為主, 腎為先天之本、生殖之根, 因此補腎為固胎之根本。
本藥方中所取的菟絲子、杜仲、桑寄生及斷續(xù)均為補腎藥物, 其中杜仲性甘溫, 可發(fā)揮補腎氣及強筋骨等功效, 對安胎具有較好的效果, 可對子宮的收縮進行有效的抑制, 是補腎安胎藥方中不可或缺的藥材[4]。菟絲子可發(fā)揮補腎益精的功效;桑寄生可養(yǎng)血于強筋骨, 具有強壯胎氣的功效;續(xù)斷可發(fā)揮補肝腎及調沖任的功效, 對止血及安胎具有重要作用。經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 上述藥材中均富含甾酮或甾醇, 同時菟絲子與續(xù)斷對抵抗缺乏維生素E癥狀具有較強的功效, 對孕卵的發(fā)育具有積極作用, 其中菟絲子的雌激素樣活性較強, 可以對體外所培養(yǎng)的人早孕胎盤絨毛滋養(yǎng)層所分泌的HCG發(fā)揮明顯的刺激作用, 其安胎效果極佳[5]。
中藥沐足對氣血的運行具有促進作用, 可促進人體對藥物的吸收, 增強全身血液的循環(huán)能力, 以此對臟腑氣血陰陽的平衡進行調整與維持, 從而達到疾病治療的目的[6]。通過藥汁的溫度將皮膚組織的溫度提升, 使得毛細血管擴張, 對患者的微循環(huán)具有改善作用, 同時由于足部皮膚具有較好的通透性, 結合水合作用, 使得皮膚對藥物離子可更好的吸收, 提升藥物于人體內的血液濃度。通過選用不同的中藥對患者進行沐足, 其功效亦存在區(qū)別, 同時足部中具有人體各臟腑器官相應的穴位及各種反射區(qū), 通過適當的對反射區(qū)產生刺激, 可以對經絡發(fā)揮疏通作用, 同時可調和氣血及平衡臟腑, 進而獲得疾病治療及預防的作用[7-1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168例患者痊愈165例, 痊愈率為98.21%, 好轉3例, 好轉率為1.79%, 無效0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治療后患者的血清E2為(1739.83±400.12)pg/ml, 明顯高于治療前的(748.15±130.24)pg/ml,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的血清HCG為(73531.63±500.56)mIU/ml, P為(35.19±5.63)ng/ml, 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的(6900.53±310.43)mIU/ml、(21.93±3.95)ng/ml,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補腎中藥沐足配合內服治療先兆流產的臨床療效顯著, 通過補腎中藥沐足可以對患者緊張的情緒進行緩解, 改善其治療期間的睡眠質量, 絕大程度上提升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 補腎中藥沐足配合內服治療先兆流產的效果顯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對患者繼續(xù)保胎具有積極意義, 其療效可靠、操作簡便、安全性高的治療方案, 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1] 姜薇. 補腎活血方內服配合足浴方外治治療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的臨床觀察.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1.
[2] 劉嘯風, 崔笑德. 補腎健脾方配合中藥穴位敷貼治療先兆流產臨床研究.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16, 15(4):550-553.
[3] 宋佳. 自擬補腎湯內服結合足浴治療腎虛型卵巢早衰臨床觀察.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 2015.
[4] 張杰. 補腎安胎飲配合孕激素治療先兆流產的臨床觀察及E2對妊娠結局的預測.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2015.
[5] 賀愛華. 補腎健脾活血法治療早期先兆流產合并絨毛膜下血腫臨床觀察. 黑龍江中醫(yī)藥, 2015, 44(4):26-27.
[6] 劉小輝. 補腎活血法治療腎虛血瘀型先兆流產的臨床觀察.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2014.
[7] 許鳳全, 張瑩, 張林園. 補腎疏肝化瘀方內服聯(lián)合中藥足浴治療更年期抑郁癥療效觀察. 世界中醫(yī)藥, 2013, 8(6):640-641.
[8] 彭惠娟, 牟曉霞. 補腎安胎方佐以寧心安神治療早期先兆流產30例臨床觀察. 四川中醫(yī), 2012(7):104-106.
[9] 張迎春, 李芳園. 補腎固胎合劑治療早期先兆流產的臨床觀察. 中國中醫(yī)藥科技, 2013, 20(1):61.
[10] 吳冬紅. 補腎安胎方治療先兆流產臨床觀察. 山西中醫(yī), 2014, 30(9):40.
[11] 梁柳金. 補腎健脾安胎湯與黃體酮聯(lián)合治療早期先兆流產的臨床觀察. 臨床醫(yī)學工程, 2013, 20(5):561-562.
[12] 張莉莉, 侯莉莉, 李曉琴. 中西藥合用治療宮腔粘連術后先兆流產20例臨床觀察. 江蘇中醫(yī)藥, 2013(9):47-48.
[13] 封艷琴. 補腎安胎中藥對先兆流產β-hCG、血清CA125的影響. 陜西中醫(yī), 2010, 31(7):790-791.
[14] 段祖珍, 潘紅燕, 陳莉, 等. 補腎健脾安胎飲配合情志療法治療早期先兆流產54例. 江西中醫(yī)藥, 2016, 47(7):49-51.
[15] 歐素蘭. 補腎安胎方合黃體酮治療先兆流產47例臨床觀察.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5(14):98-99.
[收稿日期:201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