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
置身“大屏”風云中的玩家不相信市場會突然迎來如火如荼的盛夏,中國的大屏幕市場還遠未到“格局初定”的時候。
如果退回到四五年前,將“智能電視作為互聯(lián)網的入口”,一定會被大多數人視作癡人說夢,但是,現(xiàn)在業(yè)界對這個入口的搶奪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尤其是當電視機市場接下來的增長保持謹慎樂觀預期之時。
包括國內樓市史上最“嚴峻”的調控政策,對電視機行業(yè)無疑是個壞消息,購房換房是拉動電視機消費的一個重要因素,限購無疑將會遏制這種消費。新一輪的家電下鄉(xiāng)政策,尚未有馬上推出的跡象,多種因素導致中國電視機市場難有爆發(fā)性增長。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置身“大屏”風云中的玩家不相信市場會突然迎來如火如荼的盛夏。“也許增長5%、10%,2016年互聯(lián)網電視的快速增長,已經透支了2017、2018年的小部分市場,2018年的市場將會是一個壓力非常大的市場,因為從宏觀的經濟環(huán)境來講,并不支撐電視大幅度的增長?!庇袕臉I(yè)者預判。
這么多品牌都扎堆在一個沒有高速成長的市場上,就意味著你死我活。傳統(tǒng)的幾大家絕對不會任由新品牌來圈地自己的跑馬場,而互聯(lián)網電視主力玩家又必須到對方的碗里去搶食。
中國的大屏幕市場還遠未到“格局初定”的時候。
“硬件派”殺將出來
這是劉棠枝接棒創(chuàng)維CEO后第一次面對媒體,時值創(chuàng)維發(fā)布OLED 電視新品Wallpaper。他和剛剛離任的楊東文一樣,都是創(chuàng)維的“老兵”,1998年加入創(chuàng)維,從財務到銷售、負責創(chuàng)維彩電全面業(yè)務。
早在繼任之前,劉棠枝就已經表現(xiàn)出“老炮”的一面,比如抨擊曲面LED電視是彩電技術的倒退,稱終結液晶的只有OLED;狠批互聯(lián)網電視“‘買內容送硬件很吸睛但也很坑爹”,堅持“沒有好的硬件,內容再好也是廢物”;死忠的“硬件派”, 堅稱“彩電行業(yè)本質上要靠技術和硬件支撐,互聯(lián)網只是手段和工具,過了頭就會出現(xiàn)問題”,但他并不否定內容的價值,強調創(chuàng)維既要能玩硬也能玩軟,“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能賺錢”。
唯有技術的進步和產業(yè)的升級,才能夠帶來產品的進步和整個行業(yè)新的機會。包括劉棠枝在內的硬件派認為,在色彩、屏幕、音響這三方面,電視技術的進步還大有可為?,F(xiàn)在來看,大屏和超輕薄是彩電業(yè)的發(fā)展趨勢。
作為OLED 電視在國內市場的“帶頭大哥”,今年4月中旬,創(chuàng)維發(fā)布OLED 電視新品Wallpaper,就是要在大屏幕的“薄”上再精進一步。Wallpaper利用OLED自發(fā)光、柔性的特點,將屏幕的厚度再次壓縮,薄如paper;與液晶電視的“薄”不同,Wallpaper的薄是可以貼在墻上、磁性吸附的屏體,貼在墻上宛如壁畫;機身與T-con板、電源、芯片、音響等完全分離,分體設計,無縫吸附。
不僅如此,Wallpaper在畫面的動態(tài)對比顯示、色彩、音響等方面都能帶給用戶沉浸式的視聽體驗。在人機交互上,創(chuàng)維的Wallpaper采用了“語音喚醒”這樣時髦的交互方式。
一手抓硬件性能提升,一手抓渠道價格調整。就在劉棠枝新身份正式對外公布的第二天,創(chuàng)維就向業(yè)界宣布自3月10日起,創(chuàng)維55吋OLED電視價格下調3000元,以55吋S9-I型OLED電視為例,市場零售價從13999元降至10999元,降幅超過20%。這也是國內首家對OLED電視進行大幅降價的廠商。
OLED電視自三年前上市以來,被業(yè)界詬病最多的就是價格過高。有分析認為,劉棠枝剛剛上任就宣布價格新政,無疑是希望通過價格拉動創(chuàng)維OLED電視銷量小高峰。
與劉棠枝和創(chuàng)維對OLED的信心飽滿不同,有智能電視友商認為OLED電視是非常小眾的市場。他透露,去年OLED電視在全球的銷售大概100萬臺,與全球兩億多臺電視機的銷量相比,目前還無法對整個市場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擁躉OLED的劉棠枝卻相信,OLED是一個全新的技術,全新的產品,是一個跟液晶電視完全不同的產品,它剛剛開始推出時的比價可能是4倍、5倍甚至更高于液晶電視,但是它的技術突破、成本下降都也會比較快速。他介紹,今年OLED電視的產能會有增加,創(chuàng)維已經跟LG這樣的上游屏廠商聯(lián)合開發(fā),今年跟國內的京東方聯(lián)合開發(fā)的OLED產品也會量產。
劉棠枝相信,今年將會是OLED技術突破和成本下降的關鍵一年,產品價格可能會以45度角這樣一個速度往下降,“當一個新的產品在1.5倍的比價之內,那么它在市場滲透和推廣方面將會更快速地獲得用戶和消費者的喜愛”。
人工智能的籌碼
大屏幕電視的代際性發(fā)展路徑,已經從早期的“以‘屏為核心”,到智能電視此前的“硬件性能(處理器能力)比拼”,轉向正在開啟的以“軟件、互聯(lián)網服務”為核心的階段。包括語音語義分析、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等諸多方面的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都將可能成為智能電視這塊大屏幕競爭力的新拐點。
這是小米電視掌舵人王川的觀點。3月中下旬,小米電視4A系列正式發(fā)布。在王川看來,這意味著小米電視“要擴展開始進入到主流市場”。
他認為,大屏幕會是語音技術非常合適的應用場景之一。“我們在手機上可以用觸屏,很方便,但是在電視上今天還看不到比遙控器更好的交互方式。雖然我們把遙控器從原來的幾十鍵、上百鍵最后簡化到只有11鍵,已經比原來跨出了很大一步,但你去搜索一個影片的時候,還是非常的困難?!?/p>
他們認為,語音是解決這一點非常好的方式,而且相信,語音技術的應用從現(xiàn)在到未來幾年會有迅速的發(fā)展,“未來的電視能夠真正聽懂人的各種語言,它可以成為你的助理,幫助你找到你想要看的片子,甚至你自己都沒有想到的片子”。
語音交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生態(tài)鏈,比如語音識別、語義的理解、TTS(Text To Speech的縮寫,即“從文本到語音”)語音的合成,僅語義理解這一部分就非常龐大。王川介紹,小米雖然做了其中的一部分,比如語義理解和圖象識別,但是不會全部都自己做,“小米愿意做他自己擅長的一部分,其他部分都跟大家合作,只有這樣,才能給用戶提供一個真正好用的機器”。
小米電視4A重要的看點是“人工智能語音電視”。按照小米電視的官方介紹,這臺智能語音電視由搜狗提供高精準語音識別技術。不過,王川也強調,今天通過電腦去理解人的語言,還做不到很準確,語音識別廠家提及的識別率達到97%,也是在“有限條件下做到的”,但是他相信,在可見的未來有機會做到“相對很精準”,今天已經看到了曙光。
王川介紹,小米團隊自三年前開始在人工智能上進行大規(guī)模投入,包括深度學習等技術方向。小米具備做深度學習的DNA嗎?王川認為,深度學習是一個新技術,但并不神秘,并非別人無法掌握。首先各大家的深度學習的算法都是開源的,比如谷歌和Facebook,大家掌握這些開源的算法工具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第二,未來真正有競爭優(yōu)勢的是有數據的公司, 深度學習是需要大量的數據的,比如在語音方面需要大量的語料,在圖象識別需要大量的圖片來給機器學習;第三,核心問題是怎么把它應用到產品中真正落地。
大屏幕商業(yè)化提速
“坦率講,之前我沒經歷過電視行業(yè)的血雨腥風,手機經歷過,火的時候是個人都做手機。”樂視致新總裁梁軍說。據梁軍他們所知,4.14之前的兩周大概有六、七場智能電視新品發(fā)布會,包括有一段時間銷聲匿跡的現(xiàn)在又冒出來了品牌。梁軍的言外之意是,4月14日這個日子(樂視電商節(jié))對于智能電視銷售來說已經非常重要了。
3月底,樂視超級電視Unique發(fā)布會被冠以“史上最長發(fā)布會”,發(fā)布會前半段大談新款智能電視的“畫質”、“色彩”,但事實上這些都只是前戲,軟件的升級、以及為互聯(lián)網服務的接入所做的軟硬件基礎設施的準備,才是這次“PPT公司”想濃墨重彩的章節(jié)。而這些都是在為大屏幕的商業(yè)化做鋪墊。
作為被融創(chuàng)創(chuàng)始人孫宏斌看重的樂視“優(yōu)質資產”之一,樂視大屏幕,在樂視和融創(chuàng)的戰(zhàn)略投資有序落地時,其商業(yè)化的進程也在提速。
圍觀者仍有疑慮:樂視超級電視這個入口到底怎么黏住用戶,把用戶的時間更多地鎖定在大屏幕上,這是大屏幕實現(xiàn)規(guī)模化商業(yè)變現(xiàn)的重要基礎。如何平衡好用戶體驗和變現(xiàn)內容背后的廣告客戶訴求?這種平衡如何體現(xiàn)在Open Eco對于聚合內容的標準構建上,內容的搜索會不會出現(xiàn)像百度競價排名這樣的產品?內容,現(xiàn)在的樂視買得更少,更突出用“開放”的方式來聚合內容,相比買版權,更省錢、離變現(xiàn)更近。但是會不會有這樣的尷尬,讓用戶感覺樂視沒內容可看了,尤其是沒有熱門搶手內容可看?
梁軍表示,視頻依然是電視里用戶最關注的,樂視超級電視對樂視視頻內容的充分挖掘和駕馭,依然是其最重要的工作;同時,現(xiàn)在視頻行業(yè)的競爭已經非常白熱化,視頻版權價格相當高,客觀上導致了視頻內容的“孤島效應”,而且可能還會持續(xù)。樂視Open Eco則是為了解決這件事情,通過“開放”,樂視網絡了華數、CIBN,以及更多的視頻內容PGC。至于樂視Open Eco能否打破優(yōu)土、愛奇藝這樣的視頻內容孤島,梁軍則表現(xiàn)出了相當的信心。
談及“生態(tài)開放”的標準,梁軍明確表示,樂視Open Eco所做的搜索、排行等不允許人工干預,樂視視頻的內容和第三方的一視同仁,這是Open Eco的前提。此外,所有跟樂視Open Eco合作的APP,用戶在桌面上點擊到一個詳情頁,返回時是“原路徑返回”,而非把流量都圈在樂視平臺上?!斑^去很多企業(yè)做的是(簡單的)內容聚合,我們完成商業(yè)化,增加產品競爭力的時候,非常關注全局性的搜索,包括智能推薦。為了用戶的利益著想,這在‘開放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梁軍說。
對于大屏幕這個入口,超級電視如何在用戶規(guī)模上“固本開源”?樂視生態(tài)銷售與服務平臺(中國)總裁張志偉介紹,現(xiàn)有通路的效率會更快速的提升,線下的拓展會加速,樂視商城的專業(yè)化和會員的接入,包括會員的運營,會更加提效。通過這幾個手段讓盒子、屏霸產品快速地接入到那些存量用戶的家庭,通過超級電視的新產品快速接入到增量用戶的家庭。
張志偉介紹,去年樂視積累了上萬家體驗店,這些線下門店在去年占到樂視整個銷售45%以上的份額,而且占整個行業(yè)的75%左右的市場份額,希望今年能在這個市場空間里有更大的拓展,策略是“進城”和“下鄉(xiāng)”,“進城”主要是通過屏霸這類產品覆蓋一二線城市的大屏市場,“下鄉(xiāng)”即通過縣級的LePar獲得更廣域市場的覆蓋。
在梁軍他們看來,大屏幕的入口之爭,核心是把自己的事做好,把服務做好,好產品不是靠低價才能賣大量,還需要關注消費者如何從購買者主動變成黏性用戶,“以后再回頭來看,也許今天很熱火朝天的產品那時都找不著了,但我希望能找到樂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