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東
咳嗽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最常見的癥狀,但臨床上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廣,最常見的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另外,氣管炎、哮喘、肺炎、肺結核、肺癌等都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雖然咳嗽本身并不是疾病,只是一種癥狀,并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可以說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但是頻繁劇烈的咳嗽會對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不僅消耗體力,還可能導致呼吸道出血。因此,出現咳嗽癥狀時,不要隨意服用鎮(zhèn)咳藥,尤其是不明病因的咳嗽,一定要及時就醫(yī),以免延誤病情。
通常秋冬季節(jié)是咳嗽的多發(fā)季節(jié)。中醫(yī)認為,肺主呼吸,與外界寒燥之氣相通,秋冬季節(jié)人體受到寒冷空氣的侵襲,外感六淫,內傷臟腑,影響肺而出現咳嗽。因此,外感風寒、肺熱、肺陰不足是誘發(fā)咳嗽的幾個主要因素。有些人咳嗽了就吃止咳藥,不了解“是藥三分毒”。因此,選擇既簡單又安全的穴位按摩來治療咳嗽,是平日養(yǎng)生保健的上佳之選。
臨床中咳嗽的具體表現并不相同,可為干咳無痰,咳黃痰,或者咳白痰,這是因為誘發(fā)咳嗽的病因不同。針對不同病因的咳嗽,要選擇不同的穴位及相應手法。
(1)外感風寒咳嗽
這類咳嗽通常發(fā)生于寒冷季節(jié),臨床表現為咳嗽、咽癢、咳稀白痰。治療可采取熱敷大椎穴。此穴在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低頭時,摸到頸后最突起的高骨,在這塊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這里是人體所有陽經的陽氣聚集之處,熱敷可振奮陽氣,加強人體抵御寒氣的能力。
穴位熱敷的具體做法如下:
將干凈的毛巾用熱水燙過,待溫度適宜時取出擰干,疊成條狀,敷于大椎穴。或雙手搓熱后,用手掌搓大椎穴,以皮膚發(fā)熱發(fā)紅為度。
(2)肺熱咳嗽
肺熱咳嗽常因六淫之邪襲肺,肺臟失于清肅所致,其中又以風、熱、濕邪所致居多。臨床主要表現為反復咳嗽、咳黃痰,伴有口干、咽痛、便秘、尿赤、身熱等癥狀,可選取有清瀉肺熱作用的魚際穴和少商穴,施以瀉法。魚際穴位于手掌大魚際的中點處,靠近第一掌骨的邊緣。少商穴在拇指末節(jié)橈側指甲角旁0.1寸處,掐按可瀉肺中之熱。
穴位按壓的具體做法如下:
點按魚際穴時,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點按,更易出現明顯的酸脹感。少商穴則宜用掐法,用拇指指甲掐按此穴,痛感會比較明顯。
(3)肺陰虛久咳
肺陰虛是指陰液不足而不能潤肺,主要表現為干咳少痰、口燥咽干等癥。在治療時不僅要止咳治其標,還要滋陰以治本,故取列缺穴與照海穴。列缺穴是肺經的絡穴,其功效就是止咳。因此,掐按這個穴位可以有效緩解咳嗽癥狀。取穴時只需兩手虎口交叉,食指點在手腕側面隆起的骨頭上便能感覺到骨頭上有個縱向縫隙,列缺穴就在這個小骨縫中。照海為八脈交會穴,屬足少陰腎經,具有滋腎陰的作用。能緩解熱證引發(fā)的咽痛。照海穴在內踝尖正下方的凹陷處,可以感覺到這里有一個明顯的骨縫,即為照海穴。
穴位按壓的具體做法如下:
這兩個穴位都在骨縫內,因此適宜用掐法。將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列缺穴,每次3分鐘,每天可掐按10次左右;照海穴用同樣的方法掐按,以有明顯酸脹感為度,每次3分鐘,每天掐按10次左右。
以上方法可針對不同病因的咳嗽進行治療。但是,生病后再想辦法解決,終歸是下策。中醫(yī)講究治未病,就是在疾病發(fā)生之前,從日常生活做起,呵護好身體,從根本上杜絕咳嗽的發(fā)生,這比任何有效的治療效果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