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婧 朱龍貴
兒童文學家冰心說過:“你的感情只要有一點兒不真實,讀者一下子就會念得出來。所以要對自己真實,要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要想使習作打動讀者,我們就要將情感融于一定的事件之中,并以自己的生活體驗為依托,盡量從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中篩選素材。
每每看到別人家爸爸帶著孩子去游樂場,我就像缺失了什么?!鞍职帧边@個詞,我只能在心中、在夢中、在想象中呼喚。記得那次您回來,我抱著您睡。您走后,我仍然抱著“您”睡。其實,那是媽媽叫我抱著您的枕頭睡。她說,要是我想您了,可以對著枕頭說話。(《爸爸,煜兒好想你》)
留守兒童看到別人家的爸爸領著孩子玩十分羨慕,在心中呼喚爸爸回來。爸爸回來后抱著爸爸睡,爸爸走了抱著爸爸的枕頭睡。這都是小作者的親身體驗,這就是“真情”。
“咕嚕嚕”,好像是從媽媽房間里傳來的,也許是她睡著了打呼嚕。咦,不對,是我的肚子在唱歌呢!這時,我真感覺有點餓。唉,有點骨氣嘛!對,我不餓,再忍一忍。
看看手表,才過了10分鐘,肚子又唱起歌來了,我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唉,好餓,下樓吃飯吧!不行,不行,說好要絕食的,怎能口是心非呢?我的腦袋里好像有兩個小人在吵架,都快爆炸了。這時,肚子又一次發(fā)出強烈抗議。我抽緊皮帶,肚子“實”了許多。高爾基說過:“撲到書籍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蔽揖桶褧斪髅姘邪桑。ā稇Y氣》)
小作者跟媽媽慪氣不吃飯,可惜肚子不爭氣,餓肚子十分難受的感覺很真實:肚子咕嚕嚕叫,忍著;肚子唱歌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肚子再次抗議,就抽緊皮帶,把書當作面包啃吧……小作者親歷的素材反映了慪氣挨餓的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