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云龍
接電話時 在臥室摔倒的老人,八成以上是因為著急去接電話。建議把座機放在客廳等經(jīng)?;顒拥牡胤?。聽到電話響時,老人不要著急接聽,要慢起、慢站、慢走。
起夜時 據(jù)臨床統(tǒng)計,老年骨折患者超半數(shù)是起夜摔傷造成的,究其原因,一是光線昏暗及錯誤的家具擺放,二是起夜時身體機能處于半睡眠狀態(tài),反應遲緩。建議在家中裝一個小夜燈,將堆積在過道的雜物清除,衛(wèi)生間放個防滑墊和扶手;老人睜眼后應先在床上躺1分鐘,然后慢慢坐起,等1分鐘后,再將兩腳放在地上,防止腦缺血引起的摔倒。
洗澡時 老年人身體弱、平衡力差,如果浴室狹小、地面濕滑、溫度過高,很容易摔倒。老人洗澡不宜超過15分鐘,可以坐在防滑小板凳上;浴室地面應采用防滑瓷磚,并鋪放防滑墊,盡量安裝扶手或固定物。
等車時 等公交車往往需要長時間站立、排隊,老人由于體力不支,關節(jié)不靈活,加上公交車進站時突然快速移動,人群擁擠,極易造成摔倒。等車時不要一直坐著或站著,可在原地多活動活動關節(jié);公交車進站后,不要急于上車,避免和他人擁擠。
乘扶梯時 老年人肢體不夠協(xié)調,乘扶梯時掌握不好節(jié)奏,很容易摔倒。建議老年人抓緊扶手,雙腳分開站立,身體重心穩(wěn)了,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摔倒;如腿腳不便,可乘無障礙升降電梯。
冬季外出時 冬季穿得多,活動不便,戴著圍巾、帽子視野受限,這些都會增加老人冬季外出摔倒風險。建議老人走路速度不要太快,最好穿防滑鞋或運動鞋;在雪地上行走時,切忌提重物,可以拄拐杖來保持平衡;骨質疏松者應盡量減少在雨雪天外出,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應盡量避免遠行,如果需要遠行,要有家人陪護。
服藥后半小時 老人在服用某些藥物后,血壓、意識、視覺、平衡力等會受到影響,增加跌倒風險。一般來說,服藥后30分鐘至1小時是跌倒的高風險期。
如果老人不慎跌倒,應盡量以肩膀著地,保護頭、頸等脆弱部位,或者緊抓固定物體,如門框、床架等。如果向后仰倒,要迅速內收下巴,以免頭部受到重傷。跌倒后要保持鎮(zhèn)定,感到疼痛或受傷時不要隨意移動,可大聲呼救或者猛拍地面、墻壁,以尋求他人幫助。
家屬或陪護者發(fā)現(xiàn)老人跌倒時,首先要邊安撫邊詢問傷情,如果有外傷、出血,應立即止血、包扎并護送老人到醫(yī)院做進一步處理;如果老人跌倒后,出現(xiàn)劇烈頭痛或口眼歪斜、言語不利、手腳無力等癥狀,可能與中風有關,此時扶起老人可能會加重腦出血或腦缺血,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