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文異
很多老人向往精致美好的晚年生活,飲食和生活都精打細算,結果讓自己疲憊不已。其實,日子過得“糙”一些,反而更容易收獲健康和幸福。
飲食:糙米雜糧防得病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研究顯示,吃一碗白米飯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比兩罐含糖飲料還要多,每天多吃一碗,患糖尿病風險提升11%,而在白飯中加入20%的糙米,患糖尿病風險則降低16%。
主食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這一研究并不是要一棍子打死白米飯,而是提示大家飲食注意粗細搭配。還應在保證主食攝入量達標基礎上,力求食物多樣化。
健康飲食“糙一些”還包括在遵循飲食原則的基礎上的靈活運用,不要過于糾結一天飲食多樣的精確達標,重要的是有健康意識,順其自然就好。
運動:確定目標量力行
很多老人選擇運動方式時太過小心,早起晨練嫌空氣不好,力量訓練又怕拉傷肌肉,以至于最終放棄鍛煉。事實上,科學鍛煉是一種理念,運動時只要掌握科學的鍛煉姿勢,運動前先熱身,合理安排運動、休息時間,保證在身體可承受范圍內就能夠將運動傷害最小化。需注意的是,有慢性病的老人,還是要少登山、爬樓梯,以減少膝蓋磨損。
心理:大大咧咧不較真
現實生活中,過于敏感地捕捉人際交往中傳播的信號,很容易誤讀他人信息、表情、行為,為一些并不真實存在的問題而憂心忡忡,帶來各種精神壓力。因此,不妨讓心粗糙一點,大度一些,寬容一些,釋然一些,淡然一些,隨和待人,大度待事。心理“糙一些”的人往往更能從整體角度把握事物,不僅局限于當下。
疾?。褐匾曨A防不過慮
重視疾病防控非常重要,但如果太過重視而造成心理負擔反而得不償失。例如,有些老人血壓稍高就慌不擇路,增藥求醫(yī),結果血壓遲遲不降。其實,老人血壓只要穩(wěn)定在90~140毫米汞柱之間,不高于150毫米汞柱就算正常。每天做好記錄,發(fā)現血壓偏高后先排除喝酒、睡眠差等因素,監(jiān)測幾次仍偏高后科學就醫(yī)即可。
環(huán)境:干凈隨性更省心
研究發(fā)現,桌子亂的人比桌子整潔的人創(chuàng)造力平均高出50%。環(huán)境因素會影響人的行為,整潔環(huán)境有利于提高效率,但雜亂的環(huán)境也可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其實,保證基本清潔的基礎上,按照自身習慣及生活方式來安排環(huán)境更能帶給人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