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4月15日,“2017年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級聯(lián)賽”在人大附中三高體育訓練基地拉開帷幕。這項由87支球隊參加的全新賽事,包括了20支校園足球代表隊,打破了職業(yè)俱樂部梯隊與校園足球之間的壁壘,在體育與教育的融合方面做了很好的嘗試。
作為近年來的教育熱詞,“校園足球”的發(fā)展一直備受關注,因為它不僅關系到廣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同時對中國足球的未來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009年,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標志著教育部門和足球界各自為戰(zhàn)的時代已經(jīng)結束。認定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確定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qū)、試點縣(區(qū)),是一種新的模式,也是對“體教結合”這一老生常談問題的嘗試和探索。
在校園足球走過8年之際,我們推出這組特別策劃,希望通過數(shù)據(jù)采集、個案分析、專家訪談等方式,做一番梳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