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凱
青塊又叫麻糍,是一種軟糯、香甜、看起來綠油油的點心,也是我的家鄉(xiāng)寧波的特產(chǎn)。每到暮春時節(jié),人們就會聚在一起,品嘗青塊的味道。
“五一”小長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象山的奶奶家玩,我也有幸見證了青塊“誕生”的過程。
早上,爸爸神神秘秘地跟我說:“今天中午我們要打青塊喲!”“真的嗎?太好了!”雖然我很喜歡吃青塊,但還沒有見過制作的過程,這下可以大飽眼福了!隨后的整個上午,我都懷著一種期待和興奮的心情等待著。
終于挨到了中午。奶奶先將一種叫青艾的植物做成的綠色的汁倒入糯米中,拌勻后放在木桶里蒸。蒸熟后取出,制成一個個綠色的面團,然后放在院子里那個大大的石缸里,用木錘進行反復錘打,打一會兒后放入一點水,然后再打4—5分鐘就可以了。把打好的面團切成條形,撒上糯米粉,放在太陽底下曬一會兒,青塊就做好了!
看到大家都在為打青塊而忙碌著,做面團的做面團,打青塊的打青塊,忙得不可開交,我也躍躍欲試起來。于是我自告奮勇,向奶奶主動“請纓”,加入青塊“大軍”的行列。我跟著爸爸和叔叔們一起打青塊,又和媽媽、嬸子們一起做面團,忙得滿頭大汗,卻又不亦樂乎。等到勞動結(jié)束,我痛快地吃著自己的勞動果實,那感覺,真的不一樣!
這次打青塊,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五一”勞動節(jié)的時候,我和全家人一起勞動,制作出那么多、那么好吃的青塊,真是既開胃又開心!
(指導教師 徐水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