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治國,周小波,陳琦,王永旭,陳宏巖
(南京國電南自電網自動化有限公司,南京 211153)
基于虛擬差流技術的母線異常大數檢測方法
唐治國,周小波,陳琦,王永旭,陳宏巖
(南京國電南自電網自動化有限公司,南京 211153)
隨著智能變電站的建設和就地保護的應用,出現采樣異常大數的概率越來越高,這對母線保護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一種應用于母線保護的識別采樣異常的新方法,通過線性插值的方法虛擬出一個母線保護差流,比較實際計算的差流與虛擬差流的差異,能夠準確區(qū)分出故障及異常大數,與已有算法相比具有數據窗小、能解決多點采樣異常等優(yōu)勢。通過仿真試驗驗證,該方法有效可行,能夠消除采樣異常大數對母線保護的影響,提高了母線保護的可靠性。
母線差動保護;異常大數;虛擬差流;線性插值;差異系數
隨著智能變電站的建設,電子式互感器和合并單元得到了廣泛應用,基于IEC 61850-9-2的采樣值(SV)由于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在智能化設備中得到了廣泛使用。目前在智能變電站中使用的典型方案為直接采樣,直接跳閘。常見的采樣接入方式有電子式互感器加合并單元以及常規(guī)互感器加合并單元兩種方式,但對于一些重要的變電站,仍由保護電纜接入常規(guī)采樣。
對母線保護而言,無論電子式互感器還是常規(guī)互感器,以合并單元方式接入的統(tǒng)一視為數字采樣。由于存在諸多環(huán)節(jié),導致母線保護裝置接收到的采樣出現諸多異常[1]。
對于傳統(tǒng)互感器直接接入的母線保護,隨著設備就地化的發(fā)展,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更為嚴酷的電磁環(huán)境,同樣會出現采樣異常。
鑒于現場以及相關檢測試驗中,已經多次出現過異常大數的案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母線差動保護的可靠性將降低,嚴重影響設備的可靠運行,甚至威脅電網安全。本文提出了一種采用虛擬母線差流的新方法,數據窗小,實現簡單,能夠消除異常大數對母線保護的影響,具有較高的實用性。
1.1 異常大數產生原因及研究現狀
對于數字采樣,由于存在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等環(huán)節(jié),當這些環(huán)節(jié)受到干擾或者異常后會出現以下特征[2]。
(1)SV配置異常。主要體現在媒體訪問控制(MAC)地址、應用標識符(APPID)、采樣控制塊標識符(SVID)和配置版本號,該類異常在集成調試階段一般能夠發(fā)現及解決。
(2)鏈路異常、采樣數據異常以及采樣延時異常。主要體現在母線保護裝置與合并單元光纖中斷,或者光纖衰耗較大,或者合并單元本身發(fā)送數據不穩(wěn)定,一般情況下由于有采樣異常,保護裝置能夠可靠閉鎖。
(3)雙模數轉換(AD)不一致。主要體現在保護接收的2路AD數據不一致,目前母線保護裝置一般采用告警的方式進行提示,當母線有區(qū)內、區(qū)外故障時,正常情況下能夠準確動作。
(4)采樣值丟幀及畸變。當采樣值出現丟幀時,母線保護能夠可靠閉鎖;而當出現采樣畸變時(異常大數),如果不采取合適的解決方案,將有可能導致保護誤動。
對于傳統(tǒng)采樣,母線本身受到干擾如浪涌、快速瞬變或者裝置本身交流模件硬件故障同樣會出現異常數據。
目前采樣異常大數的研究較少,可見的文獻主要有以下幾點:文獻[3]給出了采樣異常大數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一種檢測方法;文獻[4]給出了SV采樣報文異常大值的特征及檢測方案;文獻[5]采用了線性插值的方法識別異常大數;文獻[6]給出了合并單元采樣異常的識別方法,文獻[7]給出了采樣值的3點連續(xù)有效判別法。這些研究及方法為異常大數的檢測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但這些算法實現較為復雜,數據窗較大,同時無法解決異常大數等問題。
1.2 檢測方法
電力系統(tǒng)正常運行時,匯集到母線上的電流波形是正弦曲線,該波形曲線連續(xù)可導。當母線區(qū)內、區(qū)外發(fā)生故障時,各支路電流幅值及相位發(fā)生變化,包含衰減的直流分量及豐富的諧波分量,此時電流曲線仍然連續(xù)可導。當受到干擾或者硬件故障導致出現異常大數時,異常大數出現的波段波形不連續(xù)且不可導。
母線保護一般采用分相比率制動、差動保護原理,正常運行時根據各支路的運行方式,計算母線保護的差動電流及制動電流。對于單母線及3/2接線方式僅有大差(或者小差),對于其他諸如雙母線、雙母線單分段、雙母線雙分段等接線方式的母線保護,同時計算大差及小差。當系統(tǒng)正常運行時,差流平衡,母線保護正常運行。當發(fā)生區(qū)內、區(qū)外故障時,母線差流將不平衡,根據差流情況結合抗CT(電流互感器)飽和判據,母線保護均能正確動作。
基于母線保護差流的上述特點,本文提出虛擬差流的異常大數檢測方法,具體包含以下步驟。
(1)通過采集的各母線間隔連接支路電流,計算母線差流,差流計算如式(1)
(1)
式中:Id為母線連接各支路的電流采樣值Ik之和。對于單母線及3/2接線固定取差流,對于雙母線及雙母單分段等接線,取大差差流,即不包含母聯及分段的電流。
(2)對式(1)計算所得差流進行線性插值,形成虛擬差流,同時計算差流和虛擬差流的誤差項,虛擬差流、誤差項、差動保護計算見下式。
(2)
(3)
(4)
(5)
(6)
式中:n為當前采樣點,n-1為前1采樣點,n-2為前2采樣點,Id1(n)為虛擬差流,Id2(n)為差流的誤差項,稱之為差異電流;Id(n)為當前差流采樣值,Id(n-1)為前1點差流采樣值,Id(n-2)為前2點差流采樣值,K1為內部門檻(K1典型取值范圍為0.5~0.6);K(n)為當前采樣點的差異系數,K為差異系數,考慮到差動保護的快速性,式(5)采用采樣值算法,即N個采樣周期內有M個點滿足時,即認為式(5)成立;式(6)為差異電流的小區(qū)積分值,典型的數據窗長度為3~4個采樣周期;當滿足式(5)的K大于設定的門檻值Kset(綜合考慮異常大數每周波出現的次數以及幅值,Kset取值為0.6~0.8)時,同時滿足式(6)的Id2(n)的小區(qū)積分大于內部門檻值Iset(典型取值為差動定值的0.3倍)時,則認為異常大數,閉鎖差動保護;否則,判斷為正常數據,開放差動保護。
為驗證本文所述防止異常大數的母線保護新方法的應用效果,下文將從正常采樣下母線區(qū)內故障、區(qū)外電流互感器(CT)飽和等電力系統(tǒng)實時數字仿真器(RTDS)試驗錄波進行仿真,同時選取電磁兼容性(EMC)試驗中浪涌、快速瞬變導致的傳統(tǒng)互感器采樣異常大數進行驗證,最后結合數字采樣情況下異常大數(分別來自數字化測試儀模擬以及一個現場真實波形)來驗證算法的正確性。
2.1 正常情況下,母線區(qū)內故障
通過某次RTDS試驗的母線單相區(qū)內金屬性接地故障波形進行錄波回放,驗證本文所述算法能夠不誤判為異常大數,波形回放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區(qū)內金屬性接地故障回放波形(截圖)
圖1中,計算的差異系數在差流形成初期,由于計算誤差(主要為過0附近插值算法誤差較大)導致滿足動作式(5)判據,但差異電流不滿足式(6)判據,差動保護仍可快速出口。
2.2 母線區(qū)外故障CT飽和
通過某次RTDS試驗的母線區(qū)外故障CT飽和的波形進行錄波,驗證本文所述算法能夠不誤判為異常大數,波形回放如圖2所示。
圖2 區(qū)外故障CT飽和回放波形(截圖)
圖2中,計算的差異系數,由于計算誤差導致滿足動作式(5)判據,但差異電流不滿足式(6)判據,差動保護不動作。
2.3EMC浪涌試驗導致的采樣異常大數
如圖3所示,在交流回路輸入0.9倍差動動作定值的電流,并在其回路進行浪涌試驗,當出現異常大數時,本文所述的差異系數滿足動作門檻,同時差異電流滿足動作門檻,能夠檢測出異常大數,并進行可靠閉鎖。
圖3 浪涌試驗導致出現異常大數回放波形(截圖)
2.4EMC快速瞬變導致采樣異常大數
如圖4所示,在交流回路輸入0.9倍差動動作定值的電流,并在其回路進行瞬變試驗,當出現異常大數時,本文所述的差異系數滿足動作門檻,同時差異電流滿足動作門檻,能夠檢測出異常大數,并進行可靠閉鎖。
圖4 快速瞬變試驗導致出現異常大數回放波形(截圖)
2.5 數字采樣異常
通過數字化測試儀模擬幅值異常導致的異常大數波形如圖5所示。試驗方法為:通過數字化測試儀輸入0.9倍差動動作定值的電流,并在其回路施加每80點出現1點幅值10.000A的異常大數采樣激勵,如果不采用防止異常大數的母線差動保護方法,差動保護將誤動,而使用本文所述方法,能夠檢測出異常大數,并進行可靠閉鎖。
圖5 單點幅值異?;胤挪ㄐ?截圖)
通過數字化測試儀模擬多點異常導致的異常大數,試驗波形如圖6所示。試驗方法為:通過數字化測試儀輸入0.9倍差動動作定值的電流,并在其回路施加每80點出現5點幅值2.000A的異常大數采樣激勵,如果不采用防止異常大數的母線差動保護方法,差動保護將誤動,使用本文所述方法,能夠檢測出異常大數,并進行可靠閉鎖。
圖6 多點幅值異常回放波形(截圖)
通過分析正常波形和異常大數出現時母線差流的不同特點,本文提出了基于虛擬差流的檢測異常大數的新方法。通過試驗仿真和現場運行的數據,結果表明:在區(qū)內、區(qū)外故障和CT飽和時,該算法能夠做到不誤判為異常大數,在快速瞬變、浪涌導致出現異常大數時,該算法能準確識別到異常大數,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并且同時適用于常規(guī)采樣和數字采樣的母線保護。與已有算法相比,具有時間窗短、算法簡單穩(wěn)定和可識別多點異常情況的優(yōu)點,提高了母線保護在惡劣現場情況下的可靠性。
目前工程實施中,不考慮母線故障同時出現異常大數的情況。由于該算法閉鎖時間短,基于此前提,異常大數不可能長時間連續(xù)出現,母線保護能在幾個連續(xù)的正常采樣點處可靠動作,因此本文所述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實用性。
[1]江偉建,錢嘯,郭磊,等.智能變電站交流采樣異常狀態(tài)分析和處理方法研究[J].浙江電力,2012,31(10):16-18.
[2]唐翼,張曉莉,艾淑云.智能變電站數字采樣異常對繼電保護的影響驗證[J].智能電網,2016,4(6):623-625.
[3]吳文舉,占捷文.基于可去間斷點的連續(xù)采樣飛點檢測算法[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5,43(4):18-24.
[4]王劍宇,張曉莉,艾淑云.SV采樣報文異常大值的特征及檢測方案研究[J].電力勘測設計,2015(5):47-52.
[5]劉萍,張艷霞,郭駿,等.基于線性差值的異常采樣值實時識別方法[J].天津理工大學學報,2015,31(4):5-8.
[6]周兆慶,曹玉保.基于Labview的合并單元采樣異常的識別方法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16,24(8):171-173.
[7]吳通華,蔣雷海,李友軍,等.電力系統(tǒng)電氣量異常采樣值實時辨識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1,35(23):95-97.
(編輯:劉炳鋒)
2017-02-13;
2017-03-22
TM 772
B
1674-1951(2017)04-0001-03
唐治國(1977—),男,陜西寶雞人,高級工程師,從事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控制技術的研究及開發(fā)工作(E-mail:zhiguo-tang@sac-china.com)。
周小波(1986—),男,江蘇泰州人,工程師,從事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控制技術的研究及開發(fā)工作(E-mail:xiaobo-zhou @sac-china.com)。
陳琦(1985—),男,江蘇鹽城人,工程師,從事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控制技術的研究及開發(fā)工作(E-mail:carl-qi.chen@sac-china.com)。
王永旭(1991—),男,山東日照人,工程師,從事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控制技術的研究及開發(fā)工作(E-mail:yongxu-wang@sac-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