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憬生,杜楚玲,邵長麗,蔡宇,黃志海
?
HPLC測定不同產地北豆根中蝙蝠葛堿含量
杜憬生1,杜楚玲2,邵長麗2,蔡宇2,黃志海1
1.廣東省中醫(yī)院,廣東廣州 510120;2.暨南大學藥學院,廣東廣州 510632
目的 建立不同產地北豆根中蝙蝠葛堿含量測定的HPLC方法。方法 以C18為色譜柱填充劑,以乙腈-水-三乙胺(45∶55∶0.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4 nm,流速為1.0 mL/min,柱溫為30 ℃,建立8批不同來源的北豆根HPLC圖。結果 建立了檢測北豆根的HPLC條件,在20~100 μg/mL范圍內,對照品進樣量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0.999 5),蝙蝠葛堿的平均回收率為100.30%,RSD=1.000%。不同來源的北豆根中蝙蝠葛堿含量不同。結論 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靈敏,準確度、精密度、重復性好,操作簡便,可作為北豆根中蝙蝠葛堿含量的檢測方法。
北豆根;蝙蝠葛堿;含量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
北豆根為防己科植物蝙幅葛DC.的干燥根莖,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痛功效,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熱毒瀉痢、風濕痹痛[1]。北豆根的主要活性成分為生物堿,其總生物堿含量為1.7%~2.5%,主要為蝙蝠葛堿、蝙蝠葛蘇林堿、蝙蝠葛諾林堿、蝙蝠葛新諾林堿、蝙蝠葛可林堿、蝙蝠葛新可林堿、去甲基蝙蝠葛堿、蝙蝠葛新林堿、粉防己堿[2],但不同產地的北豆根生物堿種類及含量有一定區(qū)別。本研究檢測不同產地的北豆根中蝙蝠葛堿的含量,鑒定不同來源北豆根的優(yōu)劣,為其資源開發(fā)和利用提供依據。
LC-10AT型液相色譜儀、SPD-10A型紫外檢測器,日本島津公司;C18色譜柱(250 mm×4.6 mm),廣州菲羅門科學儀器有限公司;100 μL微量進樣器,上海高鴿工貿有限公司;SB5200D型超聲波清洗器,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CCULAB型萬分之一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有限公司;24目標準檢驗篩,浙江上虞市華豐五金儀器有限公司;DFY-200型搖擺式高速萬能粉碎機,溫嶺市林大機械有限公司。
蝙蝠葛堿對照品(批號11867-201303),廣州市藥品檢驗所;甲醇為色譜純,乙腈、三乙胺為分析純,水為純凈水。北豆根樣品采自不同產地,經暨南大學蔡宇教授鑒定為防己科植物蝙幅葛DC.的干燥根莖,來源信息見表1。
表1 北豆根樣品來源信息
2.1 色譜條件
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經P2O5干燥至恒重的蝙蝠葛堿對照品5.0 mg,純乙腈溶解,定容至10 mL容量瓶中,精密量取2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純乙腈定容,得100 μg/mL的貯存液,分別量取2、4、6、8 mL貯存液,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得20、40、60、80 μg/mL的蝙蝠葛堿對照品溶液。
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北豆根樣品粉碎、過24目標準檢驗篩,取過篩粉末約0.200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 mL,密塞,稱定質量,靜置30 min,超聲處理(功率250 W,頻率50 kHz)30 min,取出,放冷,再稱定質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質量,搖勻,過濾,取續(xù)濾液,搖勻,微孔濾膜(0.45 μm)過濾,取續(xù)濾液,即得。
2.4 系統適用性試驗
在“2.1”項色譜條件下,對照品與供試品色譜分離效果良好,北豆根樣品中其他成分不干擾蝙蝠葛堿的含量測定,方法具有較高的專屬性,蝙蝠葛堿的保留時間為10.349 min。色譜圖見圖1。
學知識的目的是為了用,要能夠根據已學知識解決未知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要求學生有知識遷移的能力。從新的問題當中發(fā)現與舊問題的聯系點,并從關聯處出發(fā),將已學的知識、方法、思維方法遷移過來。這也是我們學習知識、學習思維的根本目的。
注:A.對照品;B.供試品
2.5 線性關系考察
吸取“2.2”項下不同濃度的對照溶液各20 μL,按“2.1”項下色譜條件分別測定,以峰面積對對照品溶液濃度進行回歸計算,得回歸方程=17 906-113 056,=0.999 5,結果表明蝙蝠葛堿在20~100 μg范圍內與峰面積線性關系良好。
2.6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同一濃度蝙蝠葛堿對照品溶液20 μL,連續(xù)進樣5次,記錄各色譜峰面積,結果RSD=1.977%,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7 穩(wěn)定性試驗
稱取同一批次的北豆根樣品約0.200 0 g,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20 μL,分別于0、2、4、8、12、24 h進樣,記錄蝙蝠葛堿峰面積,結果RSD=1.849%,表明供試品溶液中蝙蝠葛堿在24 h內穩(wěn)定。
2.8 重復性試驗
稱取同一批次的北豆根樣品6份,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記錄蝙蝠葛堿峰面積,結果RSD=1.240%,表明本方法重復性較好。
2.9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同一批次已知含量的北豆根樣品6份,每份約0.100 0 g,精密稱定后分別加入等量的蝙蝠葛堿對照品,按“2.3”項下方法制備加樣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依次進樣測定,結果平均加樣回收率為100.30%,RSD=1.000%,結果見表2。
表2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
2.10 樣品含量測定
取不同產地的北豆根樣品各約0.200 0 g,精密稱定,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計算蝙蝠葛堿含量,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產地北豆根中蝙蝠葛堿含量測定結果(n=3)
本試驗對提取方法進行了考察:①氯仿30 mL及濃氨水1 mL,浸泡過夜,再加氯仿50 mL,索氏提取3 h[4];②甲醇20 mL,超聲30 min[5];③甲醇25 mL,超聲30 min[1]。結果顯示,①和③含量較高且比較接近,但方法③簡便,而且節(jié)省能耗和試劑,所以選擇甲醇25 mL超聲30 min作為樣品的提取方式。
試驗對北豆根的流動相進行篩選,使用不同比例磷酸水與乙腈[6-7],但蝙蝠葛堿的保留時間與其溶劑的保留時間有重疊,2個峰無法分開,所以使用含有三乙胺和乙腈的流動相,結果流動相為乙腈-0.05%三乙胺溶液(45∶55),得到的譜圖良好,但保留時間在32 min左右,時間稍長,最后綜合保留時間和譜圖形狀,選擇流動相為乙腈-水-三乙胺(45∶55∶0.1)[8],該流動相得到的譜圖形狀對稱,峰形良好,保留時間適合。但是采用乙腈-水-三乙胺(45∶55∶0.1)為流動相,其pH值較高,達到9,所以需選用耐堿性高的色譜柱。
本研究對不同產地的北豆根進行液相分析,在選擇的提取方式和液相條件下,不同來源的樣品中蝙蝠葛堿的含量不同,其中以來源于黑龍江葦河的北豆根中含量最高,其次是黑龍江鶴崗,其他產地北豆根中蝙蝠葛堿的含量相對較低,所以,在應用不同產地北豆根時應當注意其質量的差異。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第一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2:附錄94-95.
[2] 鄭艷春,秦婷,崔雅慧,等.北豆根化學成分及其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13):9-10,33.
[3] 劉威.中藥材北豆根的質量與應用研究[D].沈陽: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2006.
[4] 劉威,張振秋,洪濤,等.HPLC法測定北豆根中蝙蝠葛堿和蝙蝠葛蘇林堿的含量[J].中藥材,2005,28(9):783-784.
[5] 李井濤,李東飛.HPLC法測定不同產地北豆根中蝙蝠葛堿的含量[J].中國藥事,2012,26(10):1122-1124.
[6] 張艷,石玉生,王棟.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北豆根精制總堿膠囊中蝙蝠葛堿含量[J].中醫(yī)藥信息,2008,25(3):69-70.
[7] 朱孝芹,韓鐵剛,張歡,等.北豆根提取物中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1):61-63.
[8] 李廣生,李慧勇,張清波,等.北豆根藥材中蝙蝠葛堿和蝙蝠葛蘇林堿的定量分析[J].中醫(yī)藥信息,2010,27(6):65-67.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Dauricine in Menispermi Rhizoma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by HPLC
DU Jing-sheng1, DU Chu-ling2, SHAO Chang-li2, CAI Yu2, HUANG Zhi-hai1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HPLC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dauricine in Menispermi Rhizoma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Methods C18 was set as chromatographic column filler, with acetonitrile- water-triethylamine (45:55:0.1) as the mobile phase, 284 nm as the ultraviolet wavelength detection, 1 mL/min as the flow rate, 30 ℃ as the column temperature. HPLC chromatograms of eight different batches of Menispermi Rhizoma were established. Results HPLC testing conditions of Menispermi Rhizoma was established. Within 20–100 μg/mL, there w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jection volume of the reference substance and the peak area (=0.999 5). The average recovery of dauricine was 100.30%, RSD=1.000%. The contents of dauricine in Menispermi Rhizoma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were different. Conclusion The HPLC method is with sensitivity, accuracy, precision, good reproducibility and simple operation, which can be used as detec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dauricine in Menispermi Rhizoma.
Rhizoma Menispermi; dauricine; content determination; HPLC
10.3969/j.issn.1005-5304.2017.06.017
R284.1
A
1005-5304(2017)06-0068-03
廣東省科學技術計劃(2012B031800200)
黃志海,E-mail:1-long-1@163.com
(2016-12-26)
(修回日期:2017-01-13;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