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仙 張 雨
“春來柳先知”,柳是報春的使者。春光明媚,正是春游賞柳的時節(jié)。品賞幾副詠柳妙聯(lián),則更能增添賞柳的情趣。
綠柳舒眉觀新歲;
紅桃開口笑豐年。
運用擬人法渲染春色,更顯春意盎然。民間古有“柳葉細眉”、“櫻桃小口”形容美色之辭,此聯(lián)巧妙地讓柳“舒眉”、桃“開口”,也有寓指人們樂迎新春的喜悅心情。這副對聯(lián)可作春聯(lián)用。
柳線鶯梭,織就江南三月景;
云箋雁字,傳來塞北九秋書。
這副對聯(lián)比喻新穎,富有詩情畫意?!傲€鶯梭”、“云箋雁字”為實寫,后面聯(lián)語為虛寫,頗有言已盡、意無窮之妙!
楊柳花飛,平地上滾將春去;
梧桐葉落,半空中撇下秋來。
見《評釋巧對》,明代陸靜逸出上聯(lián),張滄洲對下聯(lián)。
楊柳花飛,為春日物候,時光不駐,楊花卷地,為春光即去之兆。梧桐葉落,見梧葉落而知秋季之臨。出句對句,文思俱巧。一“滾”,一“撇”,用詞極有新意,對春之去、秋之來,作者抱有十分樂觀的態(tài)度,沒有一絲傷感。
如砥湖平,湖鏡映天湖有月;
似棉柳軟,柳蔭垂地柳藏鶯。
這是浙江杭州西湖三潭映月亭聯(lián)。這副對聯(lián)比喻手法極妙,猶如展現(xiàn)出一幅湖光月色和一副鶯歌柳煙畫。同時,上聯(lián)三個“湖”、下聯(lián)三個“柳”,一唱三疊,把“三潭印月”、“柳浪聞鶯”二景,描繪得十分動人。
(325100浙江溫州永嘉縣上塘鎮(zhèn)環(huán)城西路47弄27號李盛仙)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自題一聯(lián)懸于故居中堂:
春風放膽來梳柳;
夜雨瞞人去潤花。
“放膽”、“瞞人”是人才有的心理活動,卻分別被賦予“春風”、“夜雨”,聯(lián)語巧用“比擬”手法,詞語得體,生動形象,令人回味無窮。
山東濟南大明湖,柳岸環(huán)抱,風景優(yōu)美。每逢春天,翠柳拂水,青絲萬縷,低垂裊裊,是聞名遐邇的賞柳勝地。在柳枝低垂,臨水映景的小滄浪亭內有一副名聯(lián),是清代才子劉鳳誥所題,聯(lián)云: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僅用數(shù)量詞、名詞綴文,沒有一個動詞,其意思明晰可見。此聯(lián)情景交融,吟聯(lián)如賞景,確有“人在畫中游”之感。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痹谡€寒時節(jié),許多樹木還處于“眠而未醒”之時,柳已經生出滿枝條的嫩芽,向人們傳遞著春天信息及盎然的生機。人們在踏青賞柳的同時,品味一下柳聯(lián),會別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