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蒙
在法國,法語中禁止夾雜外來詞
□ 姚蒙
現(xiàn)在,很多國人喜歡在說話的時候夾雜一些外語,顯得自己很“洋氣”。其實,這種行為不但會讓別人無法理解話語的含義,招致他人的反感,還會削弱本民族語言的文化地位,造成外來文化侵襲。但在法國,人們說話時完全不會夾雜外來語,就連法國的各大媒體也非常自覺,只接受法語作為宣傳語。這是因為,法國政府出臺了相關法規(guī),禁止外來語詞匯沖擊本國文化。
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法國也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嚴重的外來文化“入侵”現(xiàn)象。當時,法國很多雜志為了趕時髦,在文章里大量夾雜英語單詞,還把美國人經(jīng)常使用的一些用語習慣生搬硬套到了法語文章里;法國很多產品的廣告、標語等用英語來宣傳;甚至很多老師上課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夾雜英語單詞,給學生們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為此,1992年,法國政府修改了憲法,確立了法語也是法國主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法語在法國的主導地位。
1994年,法國政府又出臺了一項法令,要求法國境內的媒體在公共場所刊登各種廣告時,原則上禁止使用外來語單詞。若有廣告必須使用外來語單詞,特別是英語單詞,必須翻譯成法語,并且還要附上第三種語言的翻譯。法國政府希望通過這項法令,避免讓英語在法國出現(xiàn)“文化殖民”的現(xiàn)象。
到了2006年,法國政府又對這條法令進行了強化,要求法國境內的全部企業(yè)中,只有法語文件是唯一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一些英美企業(yè)駐法國的分公司,也必須將相關文件翻譯成法語,才能在企業(yè)內使用。
巴黎市民都對政府的這些法令表示贊同?,F(xiàn)在,在地鐵里,法語雖然是最重要的語言,但關系到乘客切身利益的停運、改道、清潔等通知,政府都會在法語提示后面附上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及意大利語的翻譯版。
目前,法國只有學術期刊、專業(yè)文獻等可以使用英語等外來語詞匯,其他場合,比如電視、雜志、廣告標牌等只能使用法語。
時至今日,法語不但是聯(lián)合國的6個工作語言之一,還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第一官方語言。很多法國人認為,比起現(xiàn)在流行的英語,法語的發(fā)音更有規(guī)律,詞匯也更準確,每一個法國人都有保護法語不受英語侵襲的義務。
(摘自《生命時報》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