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錦,邱 煒
分泌性中耳炎 (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癥,尤其在兒童中的發(fā)病率較高,并可導致兒童聽力損失、造成語言發(fā)育障礙等嚴重后果[1]。目前我國治療 SOM的方法及療效各異,但治療兒童SOM的方式相對局限。筆者所在科采用半導體激光照射聯(lián)合耳聾膠囊治療兒童SOM取得明顯療效,既能改善中耳積液、積氣情況,又能避免兒童在麻醉下行手術治療,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6年11月—2017年2月期間到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yī)院耳鼻咽喉科以耳痛、耳鳴、耳內(nèi)悶堵感等癥狀就診并按SOM的診斷標準確診為SOM的兒童為研究對象[2],排除其他類型中耳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鼻炎、鼻竇炎及惡性腫瘤等疾病。研究均征得患者家長同意,患者能與醫(yī)護人員良好配合??偣布{入研究對象80例(101 耳),男49 例,女 31 例;年齡 2~5 歲,平均(3.45±0.95)歲。 隨機分為試驗組 40例(48耳)和對照組40例(53耳)。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經(jīng)統(tǒng)一培訓的耳鼻喉??漆t(yī)師進行常規(guī)耳鼻喉專科檢查,使用PENTAX EPK-100內(nèi)窺鏡檢查鼓膜,使用GsI Tymp star機型進行聲導抗檢測,并按照我國SOM診斷和外科治療指南中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2]。80例SOM患者聲導抗測試顯示平坦型(B型)組63例(78.75%),負壓型(C 型)組 17例(21.25%)。 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口服抗生素及糖皮質(zhì)激素,外用1%呋麻液滴鼻治療;試驗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半導體激光照射治療及口服耳聾膠囊,10 d為一療程,治療方案如下:(1)半導體激光照射。采用愛尼半導體激光治療儀,調(diào)節(jié)輸出功率密度1 J/c㎡,輸出功率<100 mW水平,用探頭插入外耳道直接照射鼓膜,2 次/d,15~20 min/次。 (2)耳聾膠囊??诜?1~1.5粒/次,2次/d。試驗組治療5 d后部分患者自述耳部疼痛減輕,耳鳴及悶堵感稍改善;治療1療程后復查內(nèi)窺鏡,大部分鼓膜充血減輕,鼓室積液局限,聲導抗提示部分患者B型轉為C型,C型轉為As型,患者耳部不適癥狀再次減輕;治療2療程后復查,患者耳部不適癥狀消失,??茩z查及內(nèi)窺鏡檢查鼓膜未見明顯充血及液平面,標志尚可,聲導抗提示均為A型或As型。
1.3 療效判斷 痊愈:耳閉、耳脹、耳鳴、聽力下降癥狀完全消失,電測聽示聽力正常,聲導抗示A型,鼓膜正常。顯效:耳閉、耳脹、耳鳴、聽力下降癥狀明顯改善,電測聽示氣導聽力提高10~30 dB,為輕度傳導性耳聾,聲導抗示As型,鼓膜標志不清。 好轉:耳閉、耳脹、耳鳴、聽力下降癥狀緩解,電測聽示氣導聽力提高10 dB左右,聲導抗示As型或B、C型,鼓膜標志不清。無效:耳閉、耳脹、耳鳴、聽力下降癥狀無明顯改善,電測聽示氣導聽力無提高,聲導抗示B或C型,鼓膜標志不清。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進行分析,定量資料以±s表示,各組療效采用秩和檢驗比較,α=0.05。
2.1 PENTAX EPK-100內(nèi)窺鏡檢查 如圖 1、2所示,治療前大部分患者鼓膜紅腫、膨隆、積液。治療20 d后鼓膜表明紅腫消退,積液吸收,標志清楚。
2.2 試驗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 治療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0%,試驗組總有效率為92.5%,采用χ2檢驗顯示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秩和檢驗顯示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圖1 治療前
圖2 治療20 d后
表1 試驗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秩和檢驗)
兒童SOM發(fā)病率較高,病因復雜,大部分學者認為SOM與咽鼓管功能障礙、感染、免疫反應等多種因素有關[2]。這些因素導致咽鼓管功能減弱、中耳腔黏膜纖毛的清除功能下降等而致中耳腔積液[3]。SOM引起感音神經(jīng)性聾的原因和機制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認為是由病毒或和細菌感染以及免疫反應等引發(fā);也有研究認為咽鼓管功能障礙致分泌性中耳炎引發(fā)的一氧化氮(NO)及其在體內(nèi)的代謝產(chǎn)物活性氮所致的酪氨酸硝基化、缺氧以及除NO外的多種細胞因子作用使內(nèi)耳毛細胞內(nèi)多種有重要功能的蛋白功能受損或活性下降,誘導內(nèi)耳毛細胞的凋亡和死亡,從而導致感音神經(jīng)性聾[4-6]。
目前SOM常規(guī)治療方法是予以適量抗生素及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局部行鼓膜穿刺術及鼓膜切開加置管術可清除中耳腔積液,以此恢復咽鼓管功能,但兒童需要在全麻下進行,病情嚴重需反復穿刺,置管周期漫長[2]。任何一種疾病的治療都應該是綜合治療,對耳鼻咽喉科的非腫瘤性疾病,除病因治療外應首先采用無創(chuàng)治療[7]。在治療中結合病因治療,療效更佳,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有利于鼻咽部炎癥的消散,加強大小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有利于炎癥的控制。
半導體激光的紅光可穿透鼓膜深入中耳腔,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解除毛細血管靜脈端瘀滯,具有消炎、脫敏、修復、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及局部微循環(huán),增強代謝、提高血氧濃度,促進局部水腫吸收,消退室負壓,恢復咽鼓管功能,解除臨床癥狀[8]。耳聾膠囊以龍膽、地黃、澤瀉、川木通、梔子、當歸、甘草等藥制成,具有清肝瀉火、利濕通竅的功效[9]。兩者聯(lián)合治療更利于改善咽鼓管功能,清除中耳腔積液。
該研究從臨床治療效果看出,半導體激光照射聯(lián)合耳聾膠囊治療是一種無創(chuàng)、簡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并且費用低廉,患者和家長愿意接受。該次研究受兒童聽力學檢查的限制性,中長期隨訪結果留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Cotter CS,Kosko JR.Effectiveness of laser-assisted myringotomy for otitis media in Children[J].Laryngosecope,2004,114(3):486.
[2]孔維佳.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38.
[3] Sade J.The nasopharynx Eustachian tube and otitis media[J].J Laryngol Otol,1994,108(1):95.
[4]喬振花,戴艷紅,佘萬東.分泌性中耳炎所致感音神經(jīng)性聽力下降的研究進展[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09,23(5):21-24.
[5]陳 峰,佘萬東,戴艷紅,等.NOS在分泌性中耳炎所致感音神經(jīng)性聾中的作用[J]. 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6,20(13):600-601,604.
[6]孫麥青,張紅偉,蔡繼堂,等.感音神經(jīng)性聾與分泌性中耳炎的相關性研究[J]. 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6,20(19):870-872.
[7]倪道鳳.關注分泌性中耳炎的診治研究[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8,43(12):881.
[8]李漢林,肖才文,范 捷.半導體激光及鼻超聲霧化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觀察[J]. 華中醫(yī)學雜志,2006,30(5):399-400.
[9]李錦開,梅全喜,董玉珍.現(xiàn)代中成藥手冊[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