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筱穎
我的老家旁邊有一條狹窄的、坑坑洼洼的小巷,雖比不上水泥大道的寬敞和美觀,但卻別有一番韻味。
一大早,就有幾位老爺爺、老奶奶在小巷里慢慢地打著太極,那緩緩的、比劃一致的動作,仿佛推開了新一天的大門,一下子讓這清晨的小巷顯得神采奕奕起來。
中午吃完飯后,小巷里便是孩子們的天堂了。他們紛紛從家里跑出來,呼朋喚友,此時的小巷里便回蕩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夜晚,家家戶戶點起了燈,頓時,整條小巷明晃晃的,透著些許溫馨。此時的小巷是我的最愛。所以,夏日時,每當(dāng)吃完晚飯,我就拿著躺椅坐到小巷里,看著遠處發(fā)亮的星星和白似雪的月亮,覺得特別安心、舒適。風(fēng)起的時候,我閉上雙眼,感覺風(fēng)姑娘輕輕地撫摸著我的臉,一下一下地,這讓我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哈欠,有時直接在躺椅上進入甜甜的夢鄉(xiāng)。
這就是我老家旁邊的小巷,我愛這小巷,不管是清晨的精神奕奕,還是午后的歡聲笑語,抑或是華燈初上時的溫馨與靜謐。(指導(dǎo)教師 張一旦)
【評點】
看似普通的小巷在小作者的心里卻有著不一樣的韻味。文章以對比手法開篇,突顯出小巷的別具一格;隨后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描繪了“一大早”“午飯后”“夜晚”幾個時間段小巷的景象,畫面感極強,展現(xiàn)了小巷的溫馨恬靜、其樂融融。而這也正是小作者想要表達的“小巷的韻味”。文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意蘊悠長。
作文評點報·小學(xué)三、四年級2017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