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的愛
不論貧富,人應該有的樣子
□ 小的愛
窮就應該有個窮樣。
富就應該有個富樣。
窮不可怕,自愛是有力量的。
富不可惡,仁愛是很迷人的。
《熊出沒》里面一句臺詞贏得了我對它的一點好感。
熊大說過一句話:熊就應該有個熊樣。
是的。熊就應該有個熊樣。人就應該有個人樣。窮人就應該有個窮人的樣子。富人就應該有個富人的樣子。
后面兩句話是我看了一個微電影之后的感觸。
一個只有四分鐘、三句臺詞、名字叫《The Other Pair》的微電影,感動了世界上不同文化種族的人,獲埃及盧克索電影獎。
那是陽光溫煦的午后。
一雙黑黢黢的小腳丫,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趿拉著一雙破舊不堪的人字拖鞋。不幸的是,走著走著,一只鞋子的帶子壞了。這個衣裳襤褸的小男孩兒無論怎么努力都修不好這條帶子,鞋子廢了。他的眼神有點泄氣。
不遠處,一雙漂亮的黑皮鞋配著雪白的襪子在一條長椅上蕩來蕩去。陽光照耀著,照耀著他那油光可鑒的黑發(fā),筆挺的衣服?;疖噥砹?,上車時小男孩兒不小心被擠掉了一只黑皮鞋,來不及撿了。
人字拖鞋小男孩兒看到那只被落下的黑皮鞋,跑了過去。他拾起來,仔細端詳著。車子已經(jīng)走遠了,他正好可以把這只鞋穿上,因為他壞了一只鞋,因為他正赤腳站在地上。然而,他舉起鞋,朝著飛馳的火車奔去。他就是那么赤腳跑著,他一定要把鞋送還給它的主人。然而,他追不上,也追不動了。于是他用盡最大力氣,把鞋子向漸行漸遠的黑皮鞋男孩兒拋過去。無奈,鞋子還是落在了地上。
他盡力了。
我以為劇情就這樣結(jié)束了。意外發(fā)生了,一直站在車上、目睹了這一切的黑皮鞋男孩兒脫下另一只皮鞋,然后用力拋向拖鞋男孩兒。
一雙鞋,就這樣團聚了,團聚在明亮的陽光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和轟轟隆隆的汽笛聲里。
一雙鞋,因為善良和尊重溝通了兩個世界。
窮人和富人的世界。
這個世界上,有窮人就有富人,有富人就有窮人。窮人和富人只代表財產(chǎn)上的多寡,不代表人格上的高下和精神上的足虧。因為窮,就抬不起頭;因為富,就趾高氣揚。因為窮,就直不起腰;因為富,就不仁不義。因為窮,就低三下四;因為富,就為非作歹。因為窮,就卑躬屈膝;因為富,就不可一世。這樣的窮和這樣的富都是可怕的、有害的,是文化中的糟粕。
這部微電影,讓我們看到了窮人應該具有的樣子,富人應該具有的樣子。
就是,窮人不是因為窮就愛占小便宜,富人也不是因為富就為富不仁。
我媽經(jīng)常說:你們小的時候,咱家窮,可是咱家從不輕易借錢,從不借了東西不還;從不讓你們穿露洞的衣服,補丁都像花一樣好看;咱家從不怠慢客人,好吃的自己不舍得,都拿出來招待客人;從不要別人的施舍。我想,媽媽這么做,不是虛榮,是不管窮還是富都應該具有一份教養(yǎng)、體面和尊嚴。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有理由高高在上,哪怕你有足夠多的權(quán)力、地位和財富。
每每看到電影或者電視劇里老百姓向官員下跪的鏡頭,就不禁不寒而栗。我建議,這樣的鏡頭,應該像禁煙一樣禁掉。
昨天,參加一個研討會。一位市委書記講,某村發(fā)生了大水災后,他去視察。老百姓見到他以后,突然集體下跪,請求市委書記為村里再修一條路,因為以前的路都被大水沖毀了。這群老百姓都是婦女,因為男人都出去打工了。市委書記說,那個場面太震撼了,深深被觸動了。我聽了這席話,不只是震撼、感動,還有酸楚。我們老百姓什么時候可以不用下跪來贏得尊重?那時,我仿佛聽到了數(shù)十雙膝蓋撲通跪在地上的巨響,它炸裂了我的心。
我想,老百姓應該有老百姓的樣子,領導干部應該有領導干部的樣子,這個世界就有了這個世界應該有的樣子。
至此,想到亞當·斯密提出的經(jīng)濟人和道德人。經(jīng)濟人的行為動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趨于利己;道德人的行為則有利他的傾向,除了自愛還有仁愛。其實,這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是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表現(xiàn)出來的兩種不同的人性,當前只有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經(jīng)濟人與道德人的統(tǒng)一,提升全體國人的公民意識。
窮不可怕,自愛是有力量的。
富不可惡,仁愛是很迷人的。
我忘不了那一只鞋里盛開的陽光,普照眾生,無論窮與富,都給世界溫柔的力量。
(摘自《中國青年》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