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璁+陳晨曦
據國家安全機關統(tǒng)計,目前被境外間諜機關策反的群眾并不罕見,退伍軍人、留學生、高校師生、軍事發(fā)燒友以及軍工企業(yè)、國防科研單位、政府機關人員等,都是其著重關注的對象。
案例一 泄露軍品信息賺“外快”
策反對象:軍工企業(yè)、國防科研單位職員
2014年10月的一天,某國防軍工單位熱表車間的“90后”青年文某像往常一樣玩手機聊天軟件,“附近的人”一欄中彈出一網名為“H”的網友,資料顯示“附近廠職工需要兼職的聯(lián)系我”。在文某表明了自己該國防軍工單位職員的身份后,“H”喜出望外,自稱是境外某報社記者,希望文某提供內部資料,并承諾支付每個月3200元的報酬。文某先后多次向“H”提供了所在單位生產軍品的型號、每月量產情況、使用的特殊材料等涉密信息。
案例二 擋不住金錢與美色的誘惑
策反對象:政府機關人員
1995年夏天,境外間諜熊天軍,以經商為名潛入海南進行間諜活動。他經人介紹認識了海南省政府辦公廳副處級助理調研員席世國。他帶領席世國進入高檔餐廳吃飯,進入歌舞廳、按摩房享樂。席世國裝修房子,熊天軍送給他6600元人民幣,以此完成了策反的第一步。接著,熊天軍動員席世國加入他舅舅在境外的實為間諜機構的公司,為公司經營活動提供有關政策性文件和咨詢。席世國擋不住金錢的誘惑,填寫了加入這個所謂公司的簡歷。為釣住這條"大魚",他們精心為席世國安排了一次赴新馬泰旅游。從此時起至1997年3月止,短短8個月時間里,席先后向熊提供了100多份其中包括絕密、機密、秘密級國家秘密文件、資料,泄密了我國大量政治、經濟、軍事情報,為此,席世國獲取了大量間諜活動經費。1999年8月,席世國被判無期徒刑,熊天軍被判有期徒刑15年。
案例三 企業(yè)高管泄露我核電建設情報
策反對象:企業(yè)高管
沈某某,男,漢族,1957年生,原系廣東某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2003年至2007年,沈某某多次向境外人員王某某提供我國第三代核電招標項目方面的有關材料和內部消息,并收取傭金。其中機密級國家秘密2份,情報1份。2009年,省高院終審判決其犯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數(shù)罪并罰判處執(zhí)行入獄17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
案例四 兼職“調研”實幫間諜拍攝軍艦
策反對象:學生、普通公民、軍事發(fā)燒友
2012年4月,廣東某校專科生徐某考入該省一重點大學,因父母都在農村,家境不太寬裕,于是他在QQ群里發(fā)了求助帖“尋求學費資助2000元”。不久,一網名為“Miss Q”的人回帖,詢問其姓名、手機號、就讀院校和專業(yè),然后表示愿意提供幫助。徐某喜出望外,把銀行卡號告訴對方,第二天,徐某就收到2000元匯款。徐某當時知道的是,“Miss Q”是“一家境外投資咨詢公司的研究員”,需要為客戶“搜集解放軍部隊裝備采購方面的期刊資料”,希望徐某協(xié)助搜集,作為資助學費的回報。徐某痛快地答應了,但沒能在學校的圖書館找到相關資料,而“Miss Q”也未強求。
同年5月,徐某主動聯(lián)系“Miss Q”,對方向他提供了一份“田野調研員”的兼職,月薪2000元。徐某所在的廣東某大城市有一個軍港碼頭和一家歷史悠久的造船廠,他的“調研”工作就是到軍港拍攝軍事設施和軍艦,到船廠觀察、記錄在造在修船艦的情況,并將有船艦方位標識的電子地圖做成文檔,提供給“Miss Q”。雙方約定的傳送方法是:通過手機短信約好時間,由徐某把加密文檔上傳至網絡硬盤,“Miss Q”立即從境外登錄下載。2013年5月,徐某被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審查。
相關鏈接
竊密方式
派遣入境
這是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常用手法,他們以各種身份和名義,通過多種渠道,以公開掩護秘密、合法掩護非法等方式,派遣制內人員入境開展間諜活動。
實地竊取
境外間諜針對我地理信息、水文、土壤、地質等標本以及農林牧漁優(yōu)良品種、傳統(tǒng)生產工藝等,通過直接入境或運用往來人員實地竊取。
網絡竊密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利用其互聯(lián)網技術優(yōu)勢,采用黑客方式,通過互聯(lián)網竊取我國家秘密。
技術竊密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利用設備,如在大型挖掘設備中裝入信息采集功能的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等,對我國家秘密實施竊取。
布建“觀察哨”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以軍事目標區(qū)為重點,以飯店、賓館、工廠等為掩護,實地觀察我軍事目標情況,攀拉我內部人員。
滲透策反渠道
境外策反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送上門的情報資源是不會放棄的。他們以高知密專家、高級領導干部、軍事人員和有發(fā)展前途的專家學者為主要對象,開展多種方式的威逼利誘,最終達到為其所用的目的。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注意利用港澳地區(qū)特殊的政策和地理位置,在港澳地區(qū)物色目標,開展策反活動。
公開招募
這是西方發(fā)達國家非常重視的招募策反方式,他們通過設立官方網站、刊登招募廣告等方式,積極吸納叛變者。
釣魚執(zhí)法
主要是指某些國家執(zhí)法人員或其協(xié)助者,為了偵破某些極具隱蔽性的特殊案件,特意設計某種誘發(fā)犯罪的情境,或者根據犯罪活動的傾向提供其實施的條件和機會,待犯罪嫌疑人進行犯罪或自我暴露時將其拘捕的一種特殊偵查手段。近年來,美國利用這種方式針對美籍華人、赴美中國商人以及中國科研留學人員的案件有所增多,其主要指向是中國政府以及我國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業(yè)。
摘編自新華社訊央視訊《廣州日報》《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