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余凌
《好兵帥克歷險記》:捷克文學的奇峰
文_余凌
雅洛斯拉夫·哈謝克(Jaroslav Ha?ek)1883年4月30日-1923年1月3日
影視作品中好兵帥克的形象
《好兵帥克歷險記》(以下簡稱《好兵帥克》),一部在中國不算受眾很廣的一部小說。但當捧起這本書,從起初的有點莫名其妙,到愈加的愛不釋手,最后一口氣讀完第一卷,心中不禁想到,是怎樣的緣由,造就了這樣一本堪稱捷克文學史上“奇峰”一般的不朽之作。
現(xiàn)實主義流派小說自19世紀從法國興起以后,一直主張:“現(xiàn)實主義的任務在于創(chuàng)造為人民的文學”,涌現(xiàn)出如: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狄更斯的《大衛(wèi)?科波菲爾》、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司湯達的《紅與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等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這些文豪在作品中通過主人公家庭的變遷,家族中的矛盾來剖析社會大背景下的深層次矛盾的根源之所在;或者通過主人公人生的遭遇去揭示當時社會背景下道德的扭曲,金錢的至上,對人性的壓迫,在這種環(huán)境中一個個本來向往著光明的靈魂被窒息與扼殺。
《好兵帥克》正是其中一部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在這個以一戰(zhàn)為背景的長篇小說中,刻畫了一個個鮮活且典型的各種社會形象:冷漠無情的杜布上尉、干癟衰老的米勒太太、粗魯心好的酒店老板巴里維茨、像獵狗一樣的密探布雷特斯奈德、貪杯浪蕩的神父卡茨……這一系列的人物,就是活躍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眾生相。作者哈謝克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一戰(zhàn)期間奧匈帝國內(nèi)部荒誕可笑的畫面。
讀了這部小說,大家都會明白“帥克”這種形象在現(xiàn)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一個人物,他的經(jīng)歷簡直荒誕不經(jīng),作者用夸張的手法,使得人們能用“放大鏡”去觀察這個已經(jīng)瀕臨坍塌的社會。
帥克雖然話特別多,但是他的言語里邊從來不形成對抗,不形成爭執(zhí)和較量。他的身份是隨從、是勤務兵,他有一種天性,就是聽話順從,所有他的上司說的話對他來說都是圣旨。
如果說帥克是傻子,那他一定是個天才般的傻子,他在當時的人們眼中是一個異類,不折不扣執(zhí)行著在整個社會背景下不可能執(zhí)行成功的命令,從他的言行中又折射出了當時整個奧匈帝國的腐朽,將讓人厭惡的政治游戲化、荒誕化。
“帥克”這個有著明月般的笑臉,天真無邪的藍眼睛的形象,是所有捷克人民在受到外族統(tǒng)治長達三百年之久,用自己特殊方式去反抗暴政的“集合體”,他只能是虛構(gòu)的。
有人說,帥克是類似于唐?吉訶德似的人物。但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腦海里浮現(xiàn)的卻是濟公的影子,雖然帥克不會仙法,但是他同樣嬉笑怒罵在人間,他用他特殊的方式去“整治”那些所謂的達官貴人:“每次都好心辦成壞事”,帥克似的幫倒忙;忠順地執(zhí)行長官的命令,鬧出的亂子反而更大;頭頭是道的辯解詞,又常常令各種官僚們落得個狼狽不堪的下場。這樣的人物不正是西方社會中的“濟公”嗎?
說起捷克這個國家你會想起什么?
如果你愛旅游,也許你會想到,當落日的余暉灑在伏爾塔瓦河上,漫步在查理大橋上欣賞一出捷克風味的木偶劇,看著遠遠近近、如詩如畫、錯落有致的尖塔……這是歌德筆下:歐洲最美的城市。
如果你愛時尚,也許你會想到,那滲透在血液里的浪漫:波西米亞風格,這種風格的自由灑脫,奔放不羈,正是捷克這片土地賦予了它最初的靈性。
如果你愛音樂,也許你會想到,有一個雖為奧地利人的天才莫扎特,他所創(chuàng)的《費加羅的婚禮》正是在布拉格響徹歐洲,他因這里的熱情創(chuàng)作出了《唐璜》,他為這里譜下了《D大調(diào)第38交響曲》即《布拉格交響曲》。
如果你愛足球,也許你會想到,那一支以內(nèi)德維德為代表的捷克黃金一代,曾經(jīng)在歐洲足壇掀起了怎樣的經(jīng)典華章。
當然,如果你告訴我你喜歡捷克是因為文學,我想告訴你,你是幸運的。捷克文學雖然不像法國、俄羅斯等國的文學在中國那么耳熟能詳。但是從這里誕生與走出去的文壇巨匠猶如布拉格的老城廣場所彌漫的濃烈酒香,不知不覺便醉入其間。在這里有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的先驅(qū)卡夫卡;在這里有中國文藝青年的“標配”米蘭?昆德拉;在這里有捷克文學的悲傷之王赫拉巴爾;在這里有代表自由的勝利的羅斯拉夫?塞弗爾特……當然這里還有雅羅斯拉夫?哈謝克。
如果你去問一名捷克人,他們最喜歡的作者是誰,他們會告訴你:赫拉巴爾;最喜歡的作品呢,他們會說:《過于喧囂的孤獨》。
但是,如果你問一名捷克人,哪位作家代表了捷克,他們會告訴你:雅羅斯拉夫?哈謝克。哪部作品是捷克永恒的瑰寶,那么一定是《好兵帥克歷險記》。
在捷克人評選出的“二十世紀五十大捷克小說”排行榜上,《過于喧囂的孤獨》排名第二,第一就是毫無爭議的《好兵帥克》。
在捷克,“好兵帥克”是一個婦孺皆知的人物。漫步布拉格的街頭,這個矮胖笨拙、樣子又有點萌的士兵,拿著啤酒杯的形象隨處可見。因為這里的人們,已經(jīng)將帥克這個經(jīng)典的形象作為了自己民族那段充滿起義、顛覆、占領、解放、出賣和新的占領的歷史中不屈先烈的偉大形象而存在。無論是之前的奧匈帝國,還是之后失敗的“布拉格之春”,捷克人民自身骨子里所具有的“帥克”式的以幽默來面對暴力,用自己的堅強去承受時代所帶來的荒唐和苦痛。
可惜的是,哈謝克的生命流逝的快了些,甚至沒有見到他完成《好兵帥克》的最終章,但這不足以阻礙他成為捷克這個國度記憶中深沉的回響。
我猜想,1923年1月3日,當39歲的哈謝克即將走到人生的終點時,湛藍的眼鏡深情地望過去應該都是1911年5月22日,帥克從他筆下誕生的那一刻吧!
由約瑟夫·拉達創(chuàng)作的《好兵帥克歷險記》的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