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唐朝,關于“搗衣”的描述,廣泛出現(xiàn)于文人騷客的詩句中,如李白《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p>
洗衣是最基本的家務勞動之一,也曾經(jīng)是體力消耗最大的家務勞動,經(jīng)過4000年的探索試驗,人類終于找到了輕松的洗衣方式。洗衣機被譽為歷史上100個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它不僅代表著現(xiàn)代工業(yè)革命的智慧成果,更使得千千萬萬的人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脫出來。
早期洗衣是個力氣活兒
出于本能,人類很早就發(fā)現(xiàn)衣服可以通過清水的洗滌變得重新干凈起來。已知的有關洗衣的最古老記錄出現(xiàn)在埃及古墓的壁畫上,時間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其中有一幅刻畫了一群男人彎腰洗衣的情景:兩個人在用力搓洗,兩個人在折疊,而另外兩個人在使勁擰干。這個時代的人們憑借一雙手,利用河水的沖刷動力還有棍棒的擊打力來洗衣物,可以看出這時候洗衣是一件多么費時、費力的體力勞動。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洗衣多使用搗衣杵,又稱搗衣砧,木質(zhì),形狀和棒球棒相似,長約30厘米,靠搗衣杵打衣服時的力量,用水把污垢帶出來。因此我國古代洗衣服被稱為“搗衣”。晉代曹毗的《夜聽搗衣》就有記錄。到了唐朝,關于“搗衣”的描述,廣泛出現(xiàn)于文人騷客的詩句中,如李白《搗衣篇》:“曉吹筼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庇帧蹲右箙歉琛分骸伴L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因為搗衣是縫制寒衣的前奏,那秋夜里清脆的砧聲最能觸動思婦的情懷,所以“搗衣”成了詩人吟詠的母題。這種洗衣方式一直流傳至上世紀,現(xiàn)在影視劇中仍然經(jīng)常出現(xiàn)。據(jù)說搗衣杵是住在水邊的人們?yōu)橄匆路奖惆l(fā)明的,而居住在離水較遠地方的人們發(fā)明了搓衣板。
對于洗衣最美的描述,莫過于“西施浣紗”了。美貌的西施在河邊浣紗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了游水沉到河底,因此西施有“沉魚”的代稱,成為我國歷史上四大美女之一。
草木灰成為最早“洗衣粉”
原始的衣物清潔材料是人們在祭祀或燒烤活動時,偶然發(fā)現(xiàn)沾上一些物質(zhì)的器物更容易清洗,進而尋找原因,發(fā)現(xiàn)了清潔衣物的奧秘。這種神奇的物質(zhì)就是草木灰。據(jù)記載,公元前600年,當時腓尼基人把山羊脂和草木灰混在一起造出了肥皂,腓尼基人發(fā)現(xiàn)了表面活性劑的優(yōu)越性能,即能削弱水的表面張力,使水更好地滲入織物,分解污垢并讓它漂浮到表面,直到最終被洗刷掉。
一般衣服上的臟物質(zhì)以油類為主,大部分油類屬于油脂,在堿性條件下,其水解程度加劇,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而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就是強堿弱酸鹽,其水溶液由于碳酸根離子的水解而顯堿性。
在這一時期,除了草木灰,人們還使用動物油、植物油、皂角,以及堿鹽等混搭的方式清洗衣物。漢代時人們已經(jīng)知道用天然石堿洗滌衣物了。金代時人們在石堿中加入淀粉、香料,制成錠狀出售。明末時,北京有了專門出售人造香堿的鋪子,其中“合香樓”“華漢沖”等一直到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還在銷售盒裝桃形、葫蘆形玫瑰香堿。
皂角也是一種重要的洗滌用品,皂角學名皂莢,十分堅韌,搗碎可以用來洗滌衣物。南宋時都城臨安(今杭州)街市上有一種橘子大小、用皂莢粉做成的圓團,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載了它的名字“肥皂團”。肥皂團放入水中,能發(fā)泡去污。后來,從西方傳入的和它功效相似的洗滌劑,就也叫“肥皂”了。
機械洗衣受“大海洗衣”啟發(fā)
要想將衣服洗干凈需要水、攪動和表面活性劑?;覊m粘在纖維上,用水沖是可以沖洗干凈的,但為了清理掉衣領上的一圈圈黃漬,你需要用表面活性劑去對付它。表面活性劑是一種化合物,構成它的分子有點像極微的磁粒。這種“磁?!狈肿拥囊粯O吸引灰塵,另一極被水吸引。喜吸塵的一極吸住衣物的油液,喜歡水的一極使油從棉織物上松開,并使之懸浮起來,然后使勁一搓,灰塵、油液就被洗掉了。有了水和草木灰等表面活性劑,人們的衣服洗得干凈多了,但無論是用搗衣杵還是用手搓,洗衣服都很辛苦。有沒有省力氣的洗衣方式呢?有。
在大海航行中,水手們洗衣服就很省力氣,他們把臟衣物塞進一個布包中,用繩子一端系在船上,布包則扔進大海中,航行途中讓海水攪動、拍打衣服,衣服就洗好了。受到“大海洗衣”的啟發(fā),1677年有人發(fā)明了一種洗衣裝置,通過一個由輪子和圓筒組成的裝置去擠壓水流,模仿大海洗衣的效果。這個裝置就是現(xiàn)代洗衣機械的雛形。
1858年,一個叫漢密爾頓·史密斯的美國人在匹茲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臺洗衣機。其主件是一只圓桶,桶內(nèi)裝有一根帶有槳狀葉子的直軸,軸通過搖動和它相連的曲柄轉動。同年,史密斯取得了這臺洗衣機的專利權。但這臺洗衣機使用費力,且損傷衣物,因而沒有被廣泛使用,但這卻標志了用機器洗衣的開端。
次年在德國出現(xiàn)了一種用搗衣杵作為攪拌器的洗衣機,當搗衣杵攪動時,裝有彈簧的木釘便連續(xù)敲打衣服。19世紀末期的洗衣機已發(fā)展成一只用手柄轉動的八角形洗衣缸,洗衣時缸內(nèi)放入熱肥皂水,衣服洗凈后還可以給衣服擠水。1874年,美國人比爾·布萊克斯發(fā)明了木制手搖洗衣機。布萊克斯的洗衣機構造極為簡單,是在木筒里裝上6塊葉片,用手柄和齒輪傳動,使衣服在筒內(nèi)翻轉,從而達到洗衣的目的。
電動洗衣機開啟家務勞動自動化
1880年,美國出現(xiàn)了蒸汽洗衣機,蒸汽動力開始取代人力,讓人們的體力勞動大大減輕。1887年,法國出現(xiàn)了體積小巧、便于攜帶、適合家庭婦女使用的蒸汽洗衣桶。蒸汽洗衣機相比手洗在效率上有了質(zhì)的飛躍,在街頭巷尾的各個蒸汽洗衣店里,蒸汽洗衣機被使用得得心應手,洗衣店也蓬勃發(fā)展起來。之后,水力洗衣機、內(nèi)燃機洗衣機也相繼出現(xiàn)。水力洗衣機是“大海洗衣”的升級版,設在船上。洗衣機上設有進、出水孔,外殼上設有動力源,洗衣筒上設有衣物進口孔,其進口上設有密封蓋,洗衣機通過連接件與船相連,只需自然的河流水力就能洗滌衣物,而且比“大海洗衣”干凈得多。
1910年,美國的費希爾在芝加哥試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臺電動洗衣機。電動洗衣機的問世,標志著人類家務勞動自動化的開端。1922年,美國瑪塔依格公司改造了洗衣機的洗滌結構,把拖動式改為攪拌式,使洗衣機的結構固定下來,這也就是第一臺攪拌式洗衣機的誕生。這種洗衣機是在筒中心裝上一個立軸,在立軸下端裝有攪拌翼,電動機帶動立軸,進行周期性的正反擺動,使衣物和水流不斷翻滾,相互摩擦,以此去除污垢。攪拌式洗衣機結構科學合理,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1932年,美國本德克斯航空公司宣布,他們研制成功第一臺前裝式滾筒洗衣機,洗滌、漂洗、脫水在同一個滾筒內(nèi)完成。這意味著電動洗衣機躍上一個新臺階。
洗衣機,被譽為歷史上100個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它的偉大之處,不僅是代表著現(xiàn)代工業(yè)革命的智慧成果,更使得千千萬萬的人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脫出來,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淘金潮,催熱洗衣店
1837年,第一家商業(yè)性質(zhì)的洗衣店在紐約開張,而它真正流行卻是10年后的事。那是1849年加利福尼亞淘金浪潮期間,由于洗衣女工缺乏,迫使一些礦工把他們的臟衣物送到夏威夷華人開的洗衣店去清洗。很快,華人紛紛來此做洗衣生意。到19世紀80年代,美籍華人洗衣店在北加利福尼亞洗衣業(yè)市場份額占到75%。
大千世界,洗衣機重回蒸汽時代
經(jīng)歷了上百年的發(fā)展改進,洗衣機生產(chǎn)領域形成了波輪式、滾筒式、攪拌式三分天下的局面,就在近幾年,蒸汽洗衣機重出江湖。
和1880年的蒸汽洗衣機相比,現(xiàn)代蒸汽洗衣機更加精巧實用,但二者的工作原理是相似的?,F(xiàn)代蒸汽洗衣機的功能包括蒸汽洗滌和蒸汽烘干,采用了智能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可將高濃度洗滌液與高溫蒸汽同時對衣物進行雙重噴淋,貫穿全部洗滌過程,實現(xiàn)了“蒸汽洗”全新洗滌方式。
蒸汽洗滌是以深層清潔衣物為目的,當少量的水進入蒸汽發(fā)生盒并轉化為蒸汽后,通過高溫噴射分解衣物污漬。蒸汽洗滌快速、徹底,只需要少量的水,同時可節(jié)約時間。對于放在衣柜很長時間產(chǎn)生褶皺、異味的冬季衣物,能讓其自然舒展,撫平褶皺?!罢羝娓伞眲t是把恒定的蒸汽噴在衣物上,將衣物舒展開之后,再進行恒溫冷凝式烘干。通過這種方式,厚重衣物不僅干得更快,并且具有舒展和熨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