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滿攔江
袁世凱的洪憲王朝,不是心血來潮憑空捏造的,是有其講究的。
早在王朝定鼎之初,討論王朝名稱時,就分成了三派:一曰太子派,二曰非太子派,三曰圖讖派。
太子派就是袁克定那一伙,這伙人開會討論說: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年號中都有一個武字,比如說朱元璋創(chuàng)建大明,史稱朱洪武,就有一個武字。所以此派人馬拍板的王朝名稱,叫定武。
非太子派就是袁克文那一伙人,這伙人都是知名的學(xué)士文人,最善于挑毛病。他們反對袁克定的“定武”,因為這個稱呼把袁克定的名字裝進去了,明擺著是要接班,因此王朝不應(yīng)該叫定武,而應(yīng)該叫定文,將來讓袁克文接班當(dāng)皇帝才對。
到底應(yīng)該叫定武還是定文,太子派和非太子派打成了一團。這時候圖讖派人士出來勸架。此派人士絕對專業(yè),分析說:五百年者,有王者出。從朱元璋到現(xiàn)在,恰好是五百年,這個假不了,不信你自己推算。
圖讖派繼續(xù)分析說:凡五百年來,成大事者,名字中少不得一個洪字。比如說朱元璋朱洪武,所以創(chuàng)建了大明。比如說洪承疇,所以定鼎了大清。比如說洪秀全,也沾光弄出來個太平天國。再比如說黎元洪,名字中趕巧有個洪字,結(jié)果就陰差陽錯地成了中國革命大領(lǐng)袖。
可見,新王朝的名字中,別的字有沒有沒關(guān)系,洪字萬萬不可少。
又因為新王朝與歷史上的皇朝不同,新王朝講究的是行憲,連皇帝都要聽?wèi)椃ǖ?,所以王朝的名字中,還必須得有個憲字。
如此一來,王朝的名字已經(jīng)別無選擇,它必然是洪憲。
(摘自《民國就是這么生猛》江蘇文藝出版社 圖/傅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