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明
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對學生觀察力、判斷力、邏輯分析能力、創(chuàng)造力等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水平的高低影響到學生感知事物的能力,所以對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本文從培養(yǎng)語文思維的重要性出發(fā)、就培養(yǎng)高中生語文思維能力的策略進行探討。
語文思維能力關系到高中生能否掌握所學的龐大的知識體系,將所學的內容總結歸納成自己的東西。高中語文教學對學生語言思維的培養(yǎng),能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運用知識,對于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起著重要作用。
1 語文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語文思維具有很強的交流性、廣泛性、滲透性。思想火花一般都在交流碰撞中產生,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思維變化發(fā)展的前提。交流使大家的想法、認知、學識得到相互交換,豐富彼此的認識,使得思維不斷更新和調整,知識信息的重新整合,獲得新的態(tài)度和觀點,而且使學生思維體系更加系統具體。
語文思維幫助學生跳出傳統的“本本教學”模式,高中語文教育注重書本內容教學、缺乏創(chuàng)造性,學生僅僅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并沒有能力做到活學活用,在生活實踐中,往往無法將學到的知識熟練運用。語文思維能力培養(yǎng)給學生自我展示和運用所學知識創(chuàng)造了機會,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而且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邏輯能力、知識整合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這在學生的長期發(fā)展中極為重要。
2 高中語文教學培養(yǎng)語文思維的策略
2.1 小群體教學模式培養(yǎng)語文思維
小群體教學模式是指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小組之間的相互競爭來刺激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語文思維能力。小群體模式使得成員之間的交流更加方便頻繁,增加思維碰撞頻率,從而提高整個團隊的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小群體模式更加注重學生自己的探討和研究,處于主動位置,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于學生自身思維的形成和發(fā)展。
2.2 構建科學、合理的情景,活躍學生思維
語文情景式教學指教師利用對教材內容的整體把握,創(chuàng)設貼切教學內容的情景,讓學生融入具體情境中,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和作品的文學價值。比如在學習高二《雷雨》時,帶領大家觀賞話劇作品、扮演話劇角色。通過揣摩角色的臺詞、體會角色的情感,從而深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最后由學生發(fā)表感言和體會,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問題并進行討論,教師綜合學生的觀點和態(tài)度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學生在欣賞文學作品時就不會感到無從下手,產生抗拒心理。運用情景化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思維整合能力,所以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該好好利用情境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2.3 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材施教
高中學生由于生活環(huán)境、家庭教育、小學教育的不同,導致他們思維能力處于不同的水平,這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對每個學生的基本狀況有所了解,根據每個學生的能力水平,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與難易程度。另外,高中階段學生面對升學壓力、家庭壓力、學習壓力,心理十分脆弱,在情緒上很容易受到影響,產生抑郁等心理疾病。所以教師要注意學生可能產生的心理變化及時溝通和交流,給學生加油打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發(fā)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對問題進行個性化解讀,形成自己的態(tài)度。
2.4 鼓勵學生多維思考
直線思維和單向思維,嚴重束縛了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高中語文教學不僅是文學知識的教育,更是注重學生自我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掘。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時,既要橫向思考、又要縱向考慮,從而拓寬知識面和知識深度。采取有效策略鼓勵學生樹立人生目標,不僅要掌握時代訊息,了解歷史史實,更要西學東用,充實學生自己的信息儲備量,使得學生在看問題時更加全面、客觀,在分析問題是更加理性、科學,從而使學生認識事物能由表及里,更加深刻。
2.5 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挑戰(zhàn)權威
思考就會有疑問,尤其是語文教學。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教師和學生細致揣摩、多向思考,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分歧,語文思維培養(yǎng)需要教師支持和鼓勵學生保留自己的想法,通過查詢資料去驗證自己的論點,從而增強學生挑戰(zhàn)權威的勇氣和恪守堅持自己立場的原則,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大膽發(fā)揮對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出有自己態(tài)度的作品和體現個人特色的思維方式。
3 結語
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依賴于高中教師的引導,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教學方案。以身作則、幫助學生認識、了解自己,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習慣,保證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提倡和促進學生的自由化發(fā)展,為其后期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淮安市車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