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紐約交響曲。作者特立斯以他犀利的眼光、精準(zhǔn)的筆法向我們展示了紐約風(fēng)貌。全書由《紐約:一位獵奇者的足跡》《大橋》和《走向深處》三部分組成。《紐約:一位獵奇者的足跡》描繪了紐約城中不太為人所知的人物和事件,特立斯捕捉細(xì)節(jié)的功力凸顯無疑。
紐約城
千奇百怪的信息
紐約城里有許多東西不為人知。在這座城市里,野貓睡在停著的汽車下面,兩只石犰狳“爬上”了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成千上萬的螞蟻在帝國大廈頂上爬行。螞蟻也許是被風(fēng)或鳥兒帶到這兒的,不過沒有人敢肯定。在紐約,幾乎沒人知道這些螞蟻的存在,就像人們不知道有位乞丐每天乘出租車到鮑厄里大街乞討,也不知道有位衣冠楚楚的男人每天從第六大道的垃圾桶里撿垃圾,更不知道有位號稱具有“超凡洞察力、超凡聽覺和超凡感覺”的巫師常常出沒于西城七十幾街那一帶。
紐約城里到處是各種奇聞軼事和千奇百怪的信息。
紐約人每分鐘眨眼28次,但緊張時每分鐘可能要眨眼40次;大多數(shù)在揚基體育場邊吃爆米花邊看棒球賽的人,在運動員投球的剎那間,都停止了口中的咀嚼;還有那些在梅西百貨乘坐扶梯時嚼著口香糖的人,在下電梯前那一刻也會停止咀嚼,好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后一步上;工人們清理布朗克斯動物園時,硬幣、廢紙、圓珠筆和小女孩用的錢包隨處可 見。
每天,紐約人要喝下46萬加侖(約合174萬升)啤酒,吃掉350萬磅(約合158萬公斤)肉,消耗21英里(約合33公里)長的牙線。在這座城里,每天有250人死去,460人出生,15萬人戴著玻璃或塑料假眼行走。
公園大道上的一位看門人的腦袋里至今還殘留著“一戰(zhàn)”時的3顆子彈。幾個年輕的吉卜賽女孩,由于受了電視和識字的影響,離家出走了,她們不想長大之后再做算命師,步她們母親的后塵。每個月都有幾百磅的頭發(fā)運到第五大道545號的路易·費德商店。在那里,德國女人的頭發(fā)被加工成金色發(fā)套,法國和意大利女人的頭發(fā)被加工成深棕色發(fā)套。據(jù)費德先生說,美國女人的頭發(fā)不能做假發(fā)套—由于頻繁沖洗和燙發(fā),她們的發(fā)質(zhì)已經(jīng)很差了。
紐約城里消息最靈通的要數(shù)開電梯的人。像看門人一樣,他們極少講話,但卻一直在聆聽。
薩迪餐廳(Sardis,坐落在百老匯旁的一家餐廳,1927年開張,特色是其墻壁上百余幅話劇界知名人士的漫畫,自開業(yè)以來,就因客人多是在百老匯看戲的觀眾而有濃厚的話劇評論氛圍)的看門人總是認(rèn)真聆聽那些看完首場演出從此經(jīng)過的觀眾對該劇的評論。他聽得非常認(rèn)真,于是,在大幕落下十分鐘之后,他就能準(zhǔn)確地告訴你,哪些劇會火爆,哪些劇會失敗。
櫥窗的模特
為人造美女所傾倒的紐約人
每天晚上,百老匯都會駛來一輛又大又黑的1948款勞斯萊斯。一位身材瘦小的女人,一手拿著《圣經(jīng)》,一手拿著一個上面寫著“受神譴的人不能進天堂”的牌子,從里面跳出。她走到街角處,向來百老匯的那些無數(shù)的“罪人”大喊大叫,有時一直喊到凌晨3點。然后,再由司機開著那輛勞斯萊斯,把她送回韋斯特切斯特。
此時,除了一些失眠的夜游者、拉活兒的出租車司機及白天黑夜都立在商店櫥窗里的一群表情世故的人體模特外,第五大道上已空無一人。這些人體模特的臉上都呈現(xiàn)著冰冷、完美的微笑—這些微笑都是由陶制嘴唇、玻璃眼珠和顏料脫落前一直紅彤彤的臉頰構(gòu)成的。像站崗的士兵一樣,她們守衛(wèi)在第五大道的兩側(cè)。這些櫥窗模特注視著寧靜的街道,頭部微偏,手臂伸出;纖細(xì)修長的橡膠手指似乎在索取根本不存在的香煙。凌晨4點,一些商店的櫥窗就變成了由這些婀娜多姿、身形修長的女神構(gòu)成的仙境。所有這些女神仿佛在剎那間被定格一般:有的仿佛匆匆趕去參加聚會,有的似縱身躍入游泳池,有的則身著巨大的藍(lán)色睡袍漫步于天際。
令人有這種想象既是神思所至,也是由于人體模特制造師的精湛技藝。人體模特制造師的信條是,天底下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女人。因此,派克與派克的模特看上去青春靚麗,天真無邪;羅德與泰勒百貨的模特則顯得婀娜多姿,玲瓏剔透;薩克斯的模特端莊優(yōu)雅,不乏成熟女性的魅力;而波道夫的模特則一概顯出一副超越年齡的典雅高貴。由于模特制作師的精湛技藝和執(zhí)著追求,這些模特各個線條分明、栩栩如生。也許正因為如此,才會有那么多的紐約人為這些人造美女所傾倒,做出各種離奇古怪的事情。例如,那些櫥窗布置者經(jīng)常會和人體模特對話,并賦予她們昵稱;此外,櫥窗里的裸體模特因吸引男人而招致婦人憎恨,以致禁止在紐約城里展出;更有甚者,一些人體模特會遭到變態(tài)者的攻擊。曾有人發(fā)現(xiàn),懷特普萊恩斯市一家商店的一個苗條的人體模特被遺棄在地下室,身上的衣服被扒光,臉上化的妝被弄得亂七八糟,身體上明顯有強奸未遂的跡象。于是,一天夜里警察設(shè)了埋伏,抓住了那個襲擊者—這家商店的搬運工,一位身材矮小的羞澀男 子。
當(dāng)街上車流稀少、多數(shù)人都進入夢鄉(xiāng)時,紐約城一些街區(qū)的貓開始活動了。它們敏捷地在大樓陰影里穿行;守夜人、警察、垃圾清運工和其他夜間游蕩者都能看到它們。
夜晚的野貓
它們往往斃命于出生的街區(qū)
紐約街道上那些自由自在地到處游蕩、從沒有人給它們洗澡的野貓,與公寓里的家貓們的生活完全不同。它們的平均壽命只有兩年。每年,在紐約城,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xié)會要殺死十萬只無人認(rèn)領(lǐng)的野貓。
“哥譚”市(Gotham,紐約別稱,源出美國作家、歷史學(xué)家華盛頓·歐文的《見聞札記》)的那些野貓很少能再過上安逸的生活,它們往往斃命于出生的街區(qū)。
在紐約的每個街區(qū),野貓們都由一只最大最強壯的母貓支配。除了這個頭兒之外,野貓群里沒什么組織可言。這些無家可歸的野貓可以分為三類:純種野貓、波希米亞式野貓及在食品店(或餐館)“兼職”的野貓。野貓以偶爾未蓋上蓋兒的垃圾桶或老鼠為生,一般不愿與人交往。即便是對那些給它們提供食物的人,它們也不愿理睬。這些桀驁不馴的野貓一眼就可以認(rèn)出:它們毛發(fā)凌亂,表情漠然,眼睛睜得大大的,目光中充滿野性。然而,波希米亞式野貓卻不那么野性十足,它們遇到人一般不會逃走。常有些喜歡貓的多愁善感的人每日在街上給它們喂食,用“乖孩子”這類字眼稱呼它們。
在食品店或餐館兼職的貓,往往是一只改過自新的波希米亞式野貓,它吃得很好,能夠趕走老鼠,但一般只把商店當(dāng)作旅館,喜歡在夜深人靜時到大街上游逛。盡管工作時間自由,它仍然享有它最接近的同類(那些“全職”、完全家養(yǎng)或店養(yǎng)的貓)的大部分優(yōu)厚待遇—包括到窗臺上睡覺的特權(quán)。布利克街一家熟食店里的一只改過自新的波希米亞式野貓常常藏在門后,并能把所有試圖尋找施舍的其他流浪貓趕跑。在紐約,由于大型超市紛紛而至,小食品店越來越少,食品店里的“全職”貓的數(shù)量急劇下降。由于有了更好的防鼠措施、改進的食品包裝以及更好的衛(wèi)生條件,像A&P(美國大型連鎖企業(yè),旗下多個品牌共有400余間連鎖分店,于2010年破產(chǎn))這樣的連鎖店已很少再養(yǎng)貓防鼠了。
新書速遞
上帝保佑你,死亡醫(yī)生
作者:[美]庫爾特·馮內(nèi)古特
出版社:河南大學(xu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3月
定價:32.00元
馮內(nèi)古特腦洞大開,虛構(gòu)了自己的21次瀕死體驗,在這段想象中的旅程,他采訪了“那個世界”的牛頓爵士、希特勒、威廉·莎士比亞以及基爾戈·特魯特等人,與這些歷史人物展開了有趣的發(fā)人深省的對話。
善變的色彩:顏色小史
作者:[法]米歇爾·帕斯圖魯[法]多米尼克·西蒙內(nèi)
出版社:重慶大學(xu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3月
定價:88.00元
顏色承載著人們?nèi)粘W裱瓍s毫無感知的禁忌、偏見,顏色里存在著的隱含意味,影響著周遭環(huán)境、我們的行為舉止、我們的語言、我們的想象。顏色的動蕩歷史,講述著人類思想的變遷。
奧杜邦的祈禱
作者:[日]伊坂幸太郎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3月
定價:39.00元
伊坂幸太郎的作品風(fēng)格鮮明,既能把暴力兇殺寫得仿如日常生活般輕松,又能從不經(jīng)意的對話中迸發(fā)鼓舞人心的力量。他擅長多線條敘事,故事看似一團亂麻,結(jié)尾卻常常令人高呼過癮,本書是他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