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設計是指一切有關人類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間環(huán)境及各類建筑設施、設備的規(guī)劃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具有不同程度生理傷殘缺陷者和正?;顒幽芰λネ苏撸ㄈ鐨埣踩恕⒗夏耆耍┑氖褂眯枨?,配備能夠應答、滿足這些需求的服務功能與裝置,營造一個充滿愛與關懷、切實保障人類安全、方便、舒適的現(xiàn)代生活環(huán)境[1]。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大多數老年人仍喜歡在單元式住宅中養(yǎng)老。但現(xiàn)今的單元式住宅對老年人養(yǎng)老存在很多問題,如垂直交通的不適老性,住宅的戶型和功能空間組織的不適宜等等。無障礙設計的缺失給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帶來安全隱患。
人步入老年,無論是從外觀到內在的生理代謝、器官功能,還是心理、行為,都會發(fā)生相應變化。
(1)生理方面:老年人的生理代謝和器官功能的衰退,伴有相應病癥的出現(xiàn),極易產生心理疾病。
(2)心理方面:老年人易產生抑郁心理,時常會有空虛、孤獨或懷舊等脆弱情緒。
(3)行為方面:老年人的活動范圍慢慢變小,大多以家庭為中心,局限于親朋好友與鄰里之間,活動出行集中于白天,其特點是時間短、頻率高,有固定的作息時間。
由于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不盡相同,根據老年人生活自主能力的不同,可將其劃分為3類,即:可以自主性生活的自理老人,需要借助扶手、拐杖、輪椅或升降設施來幫助生活的介助老人,以及完全依靠接受家人或保姆的照料而生活的介護老人。同時,針對不同老年人的特征,為其提供有差異性的支持或援助。
為了進一步了解不同健康階段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特點,筆者通過調查記錄老年人活動內容及時長、活動方式及活動場所等情況,對其進行比較和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健康狀況的老年人有不同的生活行為(圖1),且不同健康程度的老年人對無障礙的需求情況也不相同(表1)。
2.1.1 住宅內部
圖1 不同健康狀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行為比例
(1)對于多層住宅,《住宅建筑規(guī)范》(GB 50368—2005)、《住宅設計規(guī)范》(GB 50096—1999)規(guī)定:“七層及七層以上的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16m以上的住宅必須設置電梯。”因此,由于我國多層單元式住宅大多控制在6層及以下,因此,絕大多數只設置樓梯,造成老年人出行不便。另外,樓層平臺尺寸較小,未考慮到輪椅老人使用,不滿足無障礙設計;一些樓梯踢面較高或踏面較窄,也使老人使用不便。
(2)對于高層住宅,雖然均設置了電梯,但電梯的尺寸及細部設計沒有考慮到所有老年人的使用情況。例如,轎廂尺寸過小,輪椅老人無法正常使用;電梯門開啟后凈寬不足0.8m,輪椅老人無法進入;電梯門關門過程太短,老年人反應較慢,容易引發(fā)事故;電梯中樓層按鈕過高,缺少呼叫按鈕等等。
2.1.2 住宅出入口
部分住宅出入口存在坡度較大、寬度不夠、高度過高、地面材質不防滑、無障礙出入口上方沒有設置雨棚、入口出平臺回轉半徑不足等情況,造成了老年人出入的不便。
表1 不同健康狀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行為模式
普通單元式住宅的戶型和面積多種多樣,不完全適合老年人使用;同時,在各種功能空間的組織和聯(lián)系上,也不合適老年人的行為特點和居住習慣。
(1)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獨和寂寞,若房間又缺少相應的扶手等設施,很容易發(fā)生意外,因此,老年人的房間面積不宜過大。
(2)對于單元式住宅中的起居室、臥室、餐廳、廚房和衛(wèi)生間等功能空間,都應依據老年人的行為模式合理組織,且每個功能空間都要考慮到不同健康狀況老年人的安全,使其能方便使用。
根據上述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介助老人的空間使用要求最高。因此,如果住宅空間的設計能滿足介助老人的空間使用要求,那就能同時滿足自理老人和介護老人的日常行為和空間使用要求。
客廳作為待客、聊天等與外界交流的空間,是老年人休閑娛樂的主要活動場所。
3.1.1 客廳的尺度
考慮到老年人的機能明顯衰退,為滿足介助老人日常生活的便捷性,開間尺寸控制在3.3~4.5m為宜(圖2)。
3.1.2 客廳家具布置要點
家具宜采用平行的直線型布置,以便形成更大更連貫的空間,方便輪椅等設施的使用。家具之間的通行間距可適當放大,以防止老人磕碰。
臥室是老年人住宅中最重要的空間,它所承擔的角色不僅僅是老年人的睡眠空間,還可以作為讀書看報、看電視的空間。
3.2.1 臥室的尺寸
適宜老年人起居的空間尺度要適當,較大則易空曠,行走需沿墻面設置扶手;較小則顯擁擠,容易磕絆,行走不便。因此,老人臥室的面寬凈尺寸宜控制在3.3~3.5m,徑深凈尺寸宜控制在4.5~4.7m,這樣既滿足了輪椅老人在家具之間行動自如,又在光線較好的窗戶附近留有可供曬太陽的休憩空間(圖3)。
圖2 老年人客廳設計圖
3.2.2 床的無障礙使用
床的高度在400 ~ 500mm為宜, 若過低, 則老人起坐時需費力彎腰或下蹲, 影響身體健康;若過高, 則會造成老人上下床不便, 易發(fā)生事故??紤]輪椅的座高一般為400mm,床的高度和輪椅座的高度相當為宜,這樣,坐輪椅的老人在上下床時更安全、方便、省力。
3.2.3 臥室家具的布置要點
臥室家具的布局特點是無障礙,應避免磕碰。室內家具盡量靠墻周邊擺放,避免家具擋道;盡量保持空間及過道通暢,以利于坐輪椅的老人活動;另外,注意在床前留出足夠的空間,供輪椅旋轉和護理人員操作。
老年人廚房的設計要求除了同普通廚房一樣,要做到省時、省力、高效,還要保證老人在廚房中能安全、獨立、愉悅地完成相關家務。
3.3.1 合理的廚房尺度
廚房空間不能過小,以免造成流線交叉,使用不便;但也不宜過大,造成流線增長,既不省時更不省力,這對手持力減弱的老年人非常不利。因此 ,自理老人的廚房尺寸應滿足進深≥1.8m、開間≥3.1m ;對于介助老人,廚房應加大進深至2.4m,同時相應減小開間到2.4m(圖4)。
圖3 老年人臥室設計圖
3.3.2 廚房流線布置
一字型的廚房雖然操作流程順暢,但流線較長,不便于體力較差的老年人使用;而布置成L型和U型的廚房,不僅操作方便、流線緊湊,還能圍合出一個供輪椅進行回轉的空間,更適合輪椅老人使用。
3.3.3 廚具的布置要點
在中小型住宅中,廚房的面積受到限制,可利用操作臺下部的空間,即將其留空,一般空檔高度≥650mm、深度≥350mm。一方面,可將其作為回轉空間;另一方面,還便于輪椅老人靠近并操作使用設備。同時,對于輪椅老人而言,考慮到其高度受到制約,操作臺應設置在高于650mm的位置。
餐廳作為聯(lián)系廚房和客廳的空間,其作用不僅僅是供人們備餐和就餐,還可以作為娛樂空間,如打牌、下棋等。
圖4 老年人廚房設計圖
3.4.1 餐廳適宜的尺度
為方便介助老人的就餐,餐廳的開間應≥3.1m,進深≥2.8m。
3.4.2 餐廳與廚房的流線組織
餐廳和廚房應聯(lián)系緊密,為保證操作便捷,除了利用普通的廚房門來聯(lián)系,還可以在與廚房共用的墻上開洞或窗,以減少手持時間,方便遞取物品,便于了解和視線交流(圖5)。
3.4.3 餐廳家具布置要點
餐廳內應選用可以調節(jié)大小的餐桌。老人自用餐桌時可靠墻擺放,以增大交通空間,方便輪椅老人通行;當家中來人時,餐桌可以居中布置,以出入最方便的一側作為輪椅專座。備餐臺應靠近廚房布置。
對老年人而言,衛(wèi)生間是使用頻繁、不可或缺的功能空間,也是住宅中最容易發(fā)生危險的場所。
3.5.1 衛(wèi)生間適宜尺寸
老年人的衛(wèi)生間不宜過小,尤其是對介助老人,會造成使用不便,容易磕碰;空間也不宜過大,動線較長會增大滑倒摔傷的可能。因此,衛(wèi)生間最短邊尺寸不宜<2.1m。
3.5.2 衛(wèi)生間潔具布置與空間要點
(1)衛(wèi)生間要靠近老年人的臥室,且洗浴處和坐便器旁均要安裝扶手,以方便老年人起坐。
(2)潔具的布置應結合空間,干濕分離;潔具之間的間距要合理,不宜過近。
圖5 老年人餐廳設計
(3)地面必須采用防滑材料。
3.6.1 樓梯
樓梯應設有休息平臺,以便于老年人使用。不要設置弧形樓梯或單跑樓梯,而應采用雙跑或三跑樓梯。樓梯的踏面須足夠平整并設置防滑條,踏面應垂直于踢面且不突出于踢面。臺階級數>3級時,應設置扶手,且樓梯扶手符合相應的規(guī)范要求。
3.6.2 電梯
對于單元式老年住宅,解決垂直交通問題最好的辦法是設置無障礙電梯,并要求轎廂尺寸不小于1.4m×1.1m,門洞凈寬≥0.9m,電梯門開啟凈寬≥0.8m;電梯內按鈕高度適宜,應設置在0.9~1.1m高處, 且必須有緊急呼叫按鈕;電梯內應設置鏡面,保證視線通暢。為了方便輪椅老人等候和出入電梯,侯梯廳凈深應≥1.80m。
3.6.3 入口處
為方便輪椅老人出行,一般采用坡道來解決入口處室內外高差的問題,并要求每段坡道起點至終點及坡道間休息平臺的水平長度應≥1.5m;坡面應平整且不光滑;若坡道側面凌空,則需設置不低于0.5m的檔臺以保證使用安全。
對老年人而言,家凝聚了其個人在身體上、社會上、情感上及心理上與環(huán)境建立親密關系所產生的經驗,是一個最能體現(xiàn)個人能力的場所,也是一個可以滿足日常所需的安全庇護所[2]。本文通過對老年人生理、心理和行為特征的分析,就單元式住宅居家養(yǎng)老的無障礙設計提出一些建議,讓老年人能因愛而居。
參考文獻:
[1]劉連新,蔣寧山.城鎮(zhèn)無障礙設計[M].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2014(8).
[2]楊鎮(zhèn)瑞.場所意義:原居安老與老人住宅——臺灣雙連社區(qū)福利園區(qū)空間設計解析[D].時代建筑,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