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大成:父母需要學點兒急救知識
美國的法律規(guī)定,任何一個公民在18歲之前必須掌握全部基本的急救知識。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就要了解一些急救常識,更不用說成人在社區(qū)、公司中要不斷地接受一些急救培訓。
專家簡介:
賈大成,北京急救中心資深急救專家,從事醫(yī)療急救工作50年。
基本的急救知識和急救辦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在救護車到來之前挽救一個人的生命,防止病情或傷情惡化,降低和避免并發(fā)癥、后遺癥的發(fā)生,為急救醫(yī)生的繼續(xù)救治和醫(yī)院的后續(xù)救治贏得時間、創(chuàng)造條件。
也許再謹慎的父母,也有疏忽的時候。據(jù)統(tǒng)計,兒童意外傷害70%發(fā)生在家庭。因此如果父母能在平時了解一些急救知識,甚至能去參加一些急救培訓,還是能在某些最關鍵的時刻將孩子從死亡線拉回,至少是讓傷害降到最低。
一般的異物進入孩子的氣道,不至于完全將氣道堵死,只有果凍,由于它的柔軟易變形的特點,很快就會將氣道堵得死死的,孩子很容易在短時間內窒息。在迅速處理的同時,撥打急救電話120。
●背部叩擊法與胸部沖擊法交替使用此法一般用于1歲以內的嬰兒,高聲呼救的同時,一手固定頭頸部,面部朝下、頭低臀高;另一手掌連續(xù)叩擊間胛間區(qū)5次,再將嬰兒翻轉成面部朝上、頭低臀高位;或用食、中指連續(xù)按壓其胸骨下半部5次。如此反復交替進行,直至異物排出。
●背部叩擊法此法一般用于1~6歲的幼兒,讓幼兒俯臥在搶救者一條大腿上頭低臀高,連續(xù)用力拍擊幼兒的肩胛間區(qū)。
●口腔負壓法迅速把孩子的頭后仰,拉直氣道。然后用自己的嘴包住孩子的嘴,捏住孩子的鼻子用力吸,讓孩子的口腔內形成負壓,通過負壓將果凍吸出氣道。當果凍被吸到孩子的口腔里面時,再把孩子的頭偏向一側,用手指把果凍摳出來。如果果凍取出來后發(fā)現(xiàn)孩子還是沒有呼吸的話,馬上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
如果果凍已經進入孩子的氣道,千萬別用手直接捅,越捅越深的話,即使到醫(yī)院,也一時很難處理,孩子無法很快擺脫險境。
家里的一些小電器比如接線板,就是一個引起觸電的安全隱患,有孩子的家庭一定要注意,盡量把接線板固定在孩子摸不到或看不到的地方,不要放在有水的地方;定期更換,不要讓它們“超期服役”,不用的時候最好拔下來。
發(fā)現(xiàn)孩子觸電,首先讓孩子迅速脫離電源!最好的方法:拉閘斷電!千萬不要用手直接去拉孩子,再心切也不要失去理智導致更多傷害。
如果沒法拉閘,父母可以用絕緣的物品,比如干燥的木棍、木板、繩索、衣物等來拉開觸電的孩子或者挑開電線。孩子脫離電源后,父母應馬上檢查孩子的狀況,如果孩子什么事都沒有當然最好,但也要細心觀察,如果孩子出現(xiàn)頭暈、心慌等異常反應要立刻去醫(yī)院檢查。如果出現(xiàn)心臟驟停,應立即給孩子進行心肺復蘇(觸電心肺復蘇的順序應為:胸外心臟按壓→口對口吹氣→開放氣道),同時撥打急救電話。
當溺水的孩子被救上岸來之后,應立即檢查有無呼吸、心跳,如果心跳已經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同時,撥打急救電話120。
溺水心肺復蘇的順序應為:開放氣道→口對口吹氣→胸外心臟按壓
●開放氣道采用“壓額提頦法”
將一只手的小魚際部位放在傷者的前額向下壓,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攏,放在傷者頦部的骨性部分,然后向上提,讓其頦部和下頜部抬起來,頭往后仰,這樣氣道就開放了。
●口對口吹氣開放氣道后,用自己的嘴嚴密包繞患者的嘴,同時用食中指緊捏患者雙側鼻翼,向患者肺內連續(xù)吹氣兩次。每次吹氣時見到患者胸部出現(xiàn)起伏即可, 吹氣時間持續(xù) 1秒鐘,切勿過度吹氣,以免胃部膨脹。
●胸外心臟按壓
吹完兩次氣,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按壓部位手掌根部(僅兩橫指寬)放在兩乳頭連線中點(嬰兒放在兩乳頭連線中點正下方),不可偏左或偏右。然后,雙手掌根部重疊,雙手十指交叉相扣,保證手掌跟部(嬰兒用食指和中指)接觸按壓位置。為保證每次按壓后使胸廓充分回彈,在按壓間隙雙手不應離開患者胸壁。
按壓深度使胸廓前后徑下陷 1/3。
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鐘。
每吹兩次氣,按壓30次,即2:30。如此周而復始,直到急救醫(yī)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