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韋秀表+曾柳燕+韋曉紅
【摘要】目的觀察食鹽敷臍聯合熱療法解除外科術后尿潴留的效果,降低再次置管率。
方法將80例手術后發(fā)生尿潴留的病人按發(fā)生尿潴留的先后順序編號,其中編號為單數的設為觀察組,編號為雙數的設為對照組,兩組均為40例。對照組采用誘導排尿法,觀察組采用食鹽敷臍聯合熱療法,對比觀察兩組療效。
結果觀察組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兩組患者未發(fā)現明顯毒副作用。
結論食鹽敷臍聯合熱療法解除外科術后尿潴留療效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誘導排尿法,并且病人易接受、無痛苦、無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食鹽敷臍;熱療法;術后尿潴留
中圖分類號:R694.55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2.008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alt and umbilicus combined with thermotherapy,so as to reduce the rate of re catheterization.
Methods80 cases of 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 were numbered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urinary retention,patients with odd number were set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those with even number were set as control 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induced micturitio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salt and umbilicus combined with thermotherapy.And then,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1).No significant side effect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Salt and umbilicus combined with thermotherapy for 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 has better clinical effect than traditional induced micturition,and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acceptance,no pain,no adverse reactions,and thus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salt navel;thermotherapy;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
尿潴留是外科術后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1],特別是脊椎麻醉術后發(fā)生尿潴留的危險更大[2]。目前,臨床上常采用聽流水聲、用溫水沖洗會陰、熱敷下腹部、按摩膀胱區(qū)等誘導排尿方法解除尿潴留,無效時也通過肌內注射新斯的明等,但成功率均較低,最終仍需導尿。而導尿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經濟負擔,也因侵入性操作而增加尿路感染的機會。鑒于此,我院外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食鹽敷臍聯合熱療法解除外科術后尿潴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整群選取我院外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術后發(fā)生尿潴留的病人80例為觀察對象,并按發(fā)生尿潴留的先后順序編號,其中編號為單數的設為觀察組,編號為雙數的設為對照組,兩組均為4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誘導排尿法, 觀察組采用食鹽敷臍聯合熱療法。觀察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22~63歲,平均(43.2±6.7)歲;乳腺癌根治術3例,疝修補術9例,睪丸鞘膜積液6例,脾切除術3例,脛骨骨折內固定術4例,腰椎弓根固定術3例,股骨骨折內固定術5例,髖關節(jié)置換術3例,腓骨骨折內固定術2例,肛周膿腫切開根治術2例。對照組男17例,女23例,年齡26~65歲,平均(44.6±6.6)歲;乳腺癌根治術2例,疝修補術8例,睪丸鞘膜積液4例,脾切除術3例,脛骨骨折內固定術5例,腰椎弓根固定術4例,股骨骨折內固定術4例,髖關節(jié)置換術3例,腓骨骨折內固定術4例,肛周膿腫切開根治術3例。兩組病人的年齡、性別、病種、病情嚴重程度、手術方式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用物準備
棉簽、75%的酒精、食鹽、熱水袋、熱水袋布套、60℃~70℃熱水、溫度計等。
1.2.2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食鹽敷臍聯合熱療法。具體操作方法:指導并協助病人取仰臥位,注意暴露臍部,用棉簽蘸取75%的酒精清潔臍部及臍周皮膚,將30~40 g食鹽填滿臍孔及其周圍,用內裝60℃~70℃熱水(注意老年人水溫應低于50℃)、外套布套的熱水袋持續(xù)熱敷,同時為患者創(chuàng)造隱蔽安靜的排尿環(huán)境,囑咐其自我放松排尿,熱敷至小便通暢為度。敷臍完畢,及時清潔局部皮膚,注意觀察患者排尿情況,做好記錄。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誘導排尿法, 即指導病人熱敷及按摩下腹部(膀胱區(qū)),同時給病人聽流水聲,操作者選擇病人關元、陰陵泉兩穴位予以按摩。
1.2.3療效判定標準
參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的相關內容擬定評定標準:治療后1小時內能自行排出尿液,且能排盡者判定為顯效;治療后1小時內能自行排出尿液,但膀胱內尿液排不盡者,或治療后1~2小時能自行排出尿液且能排盡膀胱內尿液者判定為有效;治療后2小時仍不能自行排出尿液者判定為無效。膀胱內殘余尿液量可通過床邊B超檢查來協助判定。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等級分組資料的比較采用成組設計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Wilcoxon兩樣本比較法),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觀察組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1。兩組患者未發(fā)現明顯毒副作用。
3討論
臍(即神闕穴),腎間之動氣也,氣通百脈,布五臟六腑,內走臟腑經絡,使百脈和暢,毛竅通達[4]。臍療是以臍(神闕穴)為刺激或用藥部位,以疏通經絡,激發(fā)經氣,并促進氣血運行,調節(jié)人體臟腑與陰陽功能,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4]。食鹽敷臍通過食鹽的刺激,可達到疏通經絡,調整臟腑陰陽,使機體失調的狀態(tài)趨于平衡,從而達到祛除疾病的目的。
尿潴留是因為一系列復雜因素導致膀胱內充滿尿液,又不能自行排出的癥狀[5]。麻醉影響是外科術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術后切口疼痛,以及手術創(chuàng)傷等刺激,使膀胱氣機受到了損傷,導致膀胱氣化不利,三焦氣化功能失常,從而發(fā)生了尿閉。治療上應以通調膀胱氣機為主。食鹽咸,微辛,辛走肺,咸走腎,功能通利大小便,“人卒小便不通,炒鹽鈉臍中”,有利小便之效[6]。用食鹽敷臍可達到溫經通絡、活血化瘀、通調膀胱氣機的目的,從而有利于解除術后尿潴留。
食鹽敷臍,一方面是利用臍部特殊的解剖及生理結構, 即肚臍皮膚極為菲薄且皮下不含脂肪組織,但有大量的微血管,具有滲透性極強、吸收速度快等特點,從而使藥物分子較易透過臍部皮膚的角質層而進入細胞間質,迅速吸收進入血液循環(huán)而通達全身。另外,在食鹽的局部實施熱療,使之產熱,可使食鹽的藥性從臍孔中借助腧穴滲透,達到溫經通絡,調理膀胱氣機的功效。另一方面,熱療時溫熱的刺激借助腧穴的作用,可使膀胱頸部和尿道括約肌消腫,解除尿道痙攣,從而有利于小便自行排出。而對照組解除尿潴留的方法雖然病人也樂意接受,但自行排尿率低,最終需導尿,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不適,以及尿路感染的機會。采用食鹽敷臍治療尿潴留,能有效避免插尿管給患者帶來的不利因素。觀察組有1例無效,分析可能與患者年齡偏大,體質虛弱,敷臍治療還不能在較短時間內使病人氣血調和、血脈通暢、達不到膀胱氣化等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操作者在采用食鹽敷臍前一定要注意評估病人臍部及其臍周皮膚情況,注意觀察是否有潰爛、破損或感染等現象,如有以上現象,則不宜采用食鹽敷臍,防止加重損傷,或引起疼痛、感染等現象,注意孕婦禁用。同時耐心詳細地講解治療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以取得病人配合,操作時注意保護病人的隱私,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并用屏風遮擋,冬天及對年老體弱的病人實施治療時注意保暖,防止受涼。操作過程中注意詢問病人的感受,同時密切觀察病人的面色、體溫,臍部及周圍皮膚的顏色等情況。敷臍治療結束后,注意用溫水毛巾清潔臍部及其周圍皮膚,引導病人自我放松排尿,并配合暗示[2],告知病人如果排不出尿,將采取導尿措施,同時為病人創(chuàng)造舒適且隱蔽的排尿環(huán)境,將有利于尿液自行排出,操作者注意觀察排尿情況,做好記錄。
總之,采用食鹽敷臍治療,取材容易,方法簡便,病人無任何痛苦,且無毒副作用,療效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清陽.脊椎手術患者應用低頻脈沖膀胱治療儀預防術后尿潴留的護理[J].護理學報,2011,18(15):6970.
[2]鮑秋麗,段志宇,宋玲麗等.茯苓貼敷神闕穴治療術后尿潴留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2223.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82.
[4]張俊龍.中醫(yī)特色療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393.
[5]葉夏秋.外科術后尿潴留患者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1819.
[6]楊柳.本草綱目外治療法[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3:71.
(收稿日期:2017-01-09修回日期:2017-04-11)
(編輯:梁明佩)
基金項目: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衛(wèi)生計生委2015年自籌經費科研課題(Z2015035)
作者簡介:周芳,女,副主任護師,醫(yī)學學士,研究方向:護理管理及醫(yī)院感染管理。Email:137686655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