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縣三溝學區(qū)中心校 王永成
摘掉有色鏡戴上透視鏡
○承德縣三溝學區(qū)中心校 王永成
一位年輕的骨干教師到農(nóng)村教學點做了一節(jié)示范課,講的是“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課前,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讓學生背誦學過的乘法口訣。這時,一個不和諧的音符從墻角兒響了起來:“誰愛背誰背,反正我不背!”教師眉頭微皺,笑而不語。坐在我身邊的班主任悄悄告訴我:“這個男孩是我們班最差的,考試啥都不會,就知道出洋相?!蔽覍⑿艑⒁桑^續(xù)聽課??上旅娴膸捉M鏡頭卻讓我陷入了沉思。
鏡頭一:教師先找兩名女生背誦乘法口訣,并大張旗鼓地進行表揚。然后她把目光投向了“愛出洋相”的小男孩:“孩子,你會背乘法口訣嗎?”小男孩倔強地說:“會,我也不背?!苯處熜α耍骸皢?,人家女生都背得滾瓜爛熟,你一個男子漢還害羞,不敢背呀?”聽到老師這么一說,其他學生也跟著起哄:“還男子漢呢,不敢背就是不會背?!边@時候,小男孩急了:“誰不會背了,背就背,誰怕誰呀!”教師趁熱打鐵:“會背就大膽地背出來,老師相信你,你一定能行?!毙∧泻㈤_始背誦:“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三七二十一,四七三十二……”他背得不像女生那么熟練,而且還出現(xiàn)了錯誤。小男孩背誦完畢,教師帶頭鼓掌:“不錯,背得還挺熟練的嘛!不過,老師還要考考你:三七是多少?”“三七二十一?!薄澳撬钠吣??”小男孩猶豫了一下:“四七二十八?!苯處熚⑿χc點頭:“不錯,一定要記住四七二十八?!?/p>
鏡頭二:復習引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先讓學生進行口算,然后出示如下一組題目:( )×5=25,4×( )= 24,( )×3=6,7×( )=28。讓學生填一填,并說出用的是哪句口訣。這時的小男孩不再東張西望,而是高高地舉起了小手。教師示意小男孩來說第一題。小男孩急忙站起來,大聲說:“二五二十五。”“哦,你再想一想:二五是多少?”小男孩急忙改口:“錯了,應該填5,五五二十五?!?/p>
鏡頭三:訓練應用環(huán)節(jié),課件出示:12個桃子,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幾個?小男孩看到題目后,立刻舉手發(fā)言:12-3=9。同學們馬上予以反對。教師則鼓勵道:“沒關系,不要著急。你再讀讀題,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男孩撓撓頭,聚精會神地讀了一遍題:“是不對。應該是每只小猴分3個,用12÷4=3?!苯處熜α耍骸敖鉀Q問題的時候不要著急,一定要仔細讀題,知道了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才能正確解答題目?!毙∧泻⒂昧Φ攸c點頭,坐到了座位上。
課前一個不和諧的音符,讓我們認識了“愛出洋相”的小男孩。可就是這樣一個在班主任眼里最差、考試啥都不會的小男孩,由課前的“拒人于千里之外”,到課堂上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僅僅四十分鐘,前后變化如此之大,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由此,我想到了蘇東坡和佛印的一則故事:一次,蘇東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日移竹影,一片寂然。很久了,佛印對蘇東坡說:“觀君坐姿,酷似佛祖。”蘇東坡心中歡喜,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逶迤在地,就對佛印說:“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糞?!狈鹩『蜕形⑿Χ?。蘇東坡心想這回讓佛印和尚吃了一記悶虧,暗暗得意,禁不住悄悄告訴蘇小妹。想不到蘇小妹卻說:“哥,你又輸了,試想佛印以佛心看你似佛,而你又是以什么樣的心情來看佛印呢?”我們的教育教學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不能因為孩子的頑皮而對他置之不理,甚至妄下定論,更不能戴著一副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我們要知道,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孩子的心靈是敏感的,他們同樣能捕捉到老師言行舉止中的喜與惡,也同樣因你的喜與惡而改變自己的言行。摘掉有色鏡,戴上透視鏡,方能見心又見性。我們要學會寬容,學會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用一顆寬容、善良的心與學生溝通交流,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心靈是多么天真、多么純潔,從而讓我們的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的教育教學才會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