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
會唱歌的火爐
遲子建
遲子建,女,1964年元宵節(jié)出生于漠河。1984年畢業(yè)于大興安嶺師范學校。1987年進入北京師范大學與魯迅文學院聯(lián)辦的研究生班學習,1990年畢業(yè)后到黑龍江省作家協(xié)會工作至今。1983年開始寫作,已發(fā)表以小說為主的文學作品600余萬字,出版有90余部單行本。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偽滿洲國》《越過云層的晴朗》《額爾古納河右岸》《白雪烏鴉》《群山之巔》,小說集《北極村童話》《白雪的墓園》《向著白夜旅行》《逝川》《清水洗塵》《霧月牛欄》《踏著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散文隨筆集《傷懷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遲子建長篇小說系列》六卷、《遲子建文集》四卷、《遲子建中篇小說集》五卷、《遲子建短篇小說集》四卷以及三卷本的《遲子建作品精華》。曾獲得第一、二、四屆魯迅文學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等獎項,作品有英、法、日、意、韓、荷蘭文等海外譯本。
冬天的時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氣溫是司空見慣的。在山里待得時間久了,我和弟弟都覺得手腳發(fā)涼。父親就會劃拉一堆枝丫,為我們攏一堆火。潔白的雪地上,跳躍著一簇橘黃色的火焰,那畫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湊上去烤火。因為有了這團火,我和弟弟開始用棉花包裹著幾個土豆藏到懷里,帶到山里來,待父親點起火后,我們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當火熄滅后,土豆也熟了,我們就站在寒風中吃熱騰騰、香噴噴的烤土豆。后來父親發(fā)現(xiàn)了我們帶土豆,他沒有責備我們,反而鼓勵我們多帶幾個,他也跟著一起吃。所以,一到了山里,燒柴還沒扛出一根呢,我就嚷著冷,讓父親給我們點火。父親常常嗔怪我,說我是只又懶又饞的貓。
天越冷,火爐吞吃的柴火越多。我常想火爐的肚子可真大,老也填不飽它。漸漸地,我厭倦去山里了,因為每天即使沒干多少活,可是往返走上十幾里雪路,回來后腿腳也酸痛了。我盼著自己的腳生凍瘡,那樣就可以理直氣壯地留在家里了??晌抑郎鷥霪彽淖涛恫缓檬?,于是只好天天跟著父親去山里。
每當我從山里回來,聽著柴火在火爐中“噼啪噼啪”地燃燒,都會有一股莫名的感動。我覺得柴火燃燒的聲音就是歌聲,火爐它會唱歌。
火爐在漫長的冬季中就是一個有著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聲使我懂得生活的艱辛和樸素,懂得勞動的快樂,懂得溫暖的獲得是有代價的。它那溫柔而富有激情的歌聲在我心中永遠不會消逝!
大咖說
我成年以后回憶少年時代的生活,火爐的影子就會悄然浮現(xiàn)。雖然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脫離了與火爐相伴的生活,但我不會忘記它,不會忘記它的歌聲。
現(xiàn)在想來,我十分感激父親,他讓我在少年時期能與大自然有那么親密的接觸,讓冬日的那種蒼茫和壯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潤著我。小朋友們,你們也要多多走近大自然哦,它會在你的生命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