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砧木>嫁接品種;油橄欖嫁接成活率最高的組合為:嫁接砧木為佛奧,接穗品種為貝拉,嫁接方法采用插皮接,成活率高達96.67%;在麗江市大具鄉(xiāng)進行油橄欖嫁接時,可采用插皮"/>
李金耀
摘要:在麗江市玉龍縣大具鄉(xiāng)營盤村開展了油橄欖嫁接試驗,結(jié)果表明:嫁接砧木、接穗品種、嫁接方法3個因子對油橄欖嫁接成活率的影響順序依次為:嫁接方法>嫁接砧木>嫁接品種;油橄欖嫁接成活率最高的組合為:嫁接砧木為佛奧,接穗品種為貝拉,嫁接方法采用插皮接,成活率高達96.67%;在麗江市大具鄉(xiāng)進行油橄欖嫁接時,可采用插皮接,佛奧作為嫁接砧木的方法進行推廣。
關(guān)鍵詞:麗江;油橄欖;嫁接;品種;砧木;成活率
中圖分類號:S565.7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7-0166-03
1 引言
油橄欖(olea europaea L.)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樹種,產(chǎn)品用途廣泛,需求空間大,市場供不應(yīng)求。我國引種與發(fā)展油橄欖已有40多年的歷史,已成功度過成活關(guān)、生長關(guān)、開花結(jié)實關(guān)、遺傳關(guān),種植面積發(fā)展到約40多萬畝。但我國油橄欖栽培一直存在低產(chǎn)、不穩(wěn)定、品質(zhì)差、區(qū)域性良種缺乏等問題。在麗江市油橄欖園栽培的品種主要選擇適應(yīng)性較強佛奧,配種有克羅萊卡、皮瓜爾、豆果、鄂植8號等10多個品種。為了豐富麗江市油橄欖品種,先后引種了貝拉、卡拉蒙、科拉蒂、白橄欖等10多個油橄欖品種,其中貝拉、卡拉蒙這2個品種在麗江市引種馴化表現(xiàn)優(yōu)良,因此在玉龍縣大具鄉(xiāng)營盤村三全油橄欖基地,開展了貝拉、卡拉蒙2個油橄欖品種的嫁接技術(shù)試驗。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地概況
麗江市玉龍縣大具鄉(xiāng)營盤村,位于金沙江沿岸,東經(jīng)100°16′34″;北緯:27°18′53″,海拔1720 m,屬亞熱帶干熱河谷、亞高山切割地區(qū),年降雨量600~900 mm,年日照2600~2700 h,年均溫13~21 ℃,最冷月1月均溫6.2 ℃,極端最低氣溫-4 ℃,極端最高氣溫35.7 ℃,大于或等于10 ℃的活動積溫5900~7500 ℃。光熱條件好,土壤pH值7.79~8.04。
2.2 試驗材料
2.2.1 砧木
砧木對接穗影響較大,適地性強的砧木可以提高接穗品種對栽培環(huán)境的適地性。一個優(yōu)良的砧木適地性強,生長健壯,并于接穗親和力強,對接穗生長發(fā)育和產(chǎn)量有良好的作用。
(1)以4年生尖葉木樨欖O.cuspidata Wall實生苗做砧木,砧木直徑在1.5~3cm,選擇根系發(fā)達,生長健壯的袋苗。
(2)以20世紀(jì)70年代在大具鄉(xiāng)上種植的油橄欖佛奧母樹采集枝條,通過當(dāng)?shù)厍げ宸庇耘嗟模?年生油橄欖佛奧扦插苗做砧木,地徑選擇在2~4cm,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健康植株。
2.2.2 接穗
接穗選擇樹冠中上部1~2年生帶隱芽的成熟枝條(已完全木質(zhì)化),發(fā)育充實,芽體飽滿肥大或隱芽凸起,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接穗品種分別如下。
(1)貝拉Berat,原產(chǎn)地阿爾巴尼亞貝拉特地區(qū),貝拉具有油果兼用、單株產(chǎn)量高、果形整齊、全鮮果含油率17%~18%、果實品質(zhì)優(yōu)等特點。2011年11月由四川省涼山州引種,在麗江市玉龍縣大具鄉(xiāng)營盤三全油橄欖基地引種栽培4年多,6年生油橄欖貝拉母樹采接穗。
(2)卡拉蒙Kalamon,原產(chǎn)地希臘,在原產(chǎn)地結(jié)果穩(wěn)定產(chǎn)量高,果型較大,單果重5.5 g,果肉率88.9%,全鮮果含油率27%。2012年11月由甘肅省隴南市田園油橄欖基地引種,在麗江市玉龍縣大具鄉(xiāng)營盤三全油橄欖基地引種栽培3年多,5年生油橄欖卡拉蒙母樹采接穗。
2.3 方法
方法分別采用:插皮接。把接穗插入砧木的皮層與木質(zhì)部之間的枝接方法;劈接。在砧木的截斷面中央,垂直劈開接口,進行嫁接的方法。
2.3.1 截砧方法
根據(jù)砧木的大小,可從距地面8~15 cm高處直接截斷砧木,接頭切口要平整光滑,可用利刀削平斷面。
2.3.2 削穗方法
(1)插皮接,將接穗枝條截成長10~12 cm帶有2個隱芽的接穗,在穗芽的下部0.5~1 cm處削成2~3.5 cm長的馬耳形平滑斜面,深達木質(zhì)部髓心,另一面削成長1.5~2.5 cm的平滑斜面。穗芽在削面兩側(cè),將葉片留3~5 mm長的葉柄處剪除。
(2)劈接,將接穗枝條截成15 cm左右長帶有2個隱芽的接穗。然后在接穗距芽1.5 cm左右處的下端兩側(cè)削成2.5~3 cm長的楔形斜面,接穗削面要平整光滑,枝皮不能翹起。將葉片留3~5 mm長的葉柄處剪除。
2.3.3 嫁接方法
(1)插皮接,在截好的砧木橫切面光滑處縱向切開砧木樹皮,長約2 cm,深達木質(zhì)部。剝開砧木切口的樹皮,將接穗長削面對著砧木木質(zhì)部,緩緩插入,使接口不致?lián)瘟?,插至接穗切面微露白為止,使接穗緊貼砧木。最后用塑料薄膜將接口包扎嚴(yán)實、牢固。
(2)劈接,砧木截好后,用力從砧木截斷面中心處垂直劈一刀,深度為2.5~3 cm為宜,然后用刀輕輕撬開劈口,將削好的接穗自上而下插入砧木,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對齊并使其緊密的吻合。如接穗較砧木細,可把接穗緊靠一邊,保證接穗和砧木有一面形成層對齊。插接穗時,不把削面全部插進去,要外露2 mm左右,這樣有利于分生組織的形成和愈合。最后用塑料薄膜綁緊,注意避免接穗與砧木形成層錯位。
2.3.4 管理方法
嫁接后要及時加水、除草,保持土壤濕潤,及時除去砧木上的萌芽。嫁接后50~60 d,松綁一次,用刀片將接口綁縛物縱向切一刀,讓其自然松綁,嫁接后100 d左右,可將綁縛物解除。
2.3.5 實驗設(shè)計方法
試驗采用砧木為尖葉木樨欖、佛奧2種(表1);接穗品種為貝拉、卡拉蒙2種;嫁接方法為插皮接、劈接2種。試驗采用3因素2水平設(shè)計8個試驗區(qū),每個試驗區(qū)嫁接30株共嫁接240株。嫁接時間為2016年4月11~15日,嫁接后4個月,調(diào)查嫁接成活率。
2.3.6 計算與統(tǒng)計分析方法
計算方法:成活率=成活株數(shù)÷嫁接株數(shù)×100%。
統(tǒng)計分析方法:對嫁接成活率統(tǒng)計結(jié)果進行極差分析。
3 結(jié)果與分析
嫁接后10~15d芽已膨大,20~30d逐漸抽發(fā)新梢, 100d左右可以確定成活率,2016年8月20日成活率調(diào)查結(jié)果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嫁接成活率最高的為第5試驗區(qū),即嫁接砧木為佛奧、接穗品種為貝拉、嫁接方法采用插皮接的組合,嫁接成活率高達96.67%。嫁接成活率最低的為第4試驗區(qū),即嫁接砧木為尖葉木樨欖、接穗品種為卡拉蒙、嫁接方法采用劈接的組合,嫁接成活率僅為50%。
通過分析表3可以看出:嫁接砧木、接穗品種、嫁接方法3個因子對油橄欖嫁接成活率的影響順序依次為:嫁接方法>嫁接砧木>接穗品種,即C>A>B。各處理較優(yōu)因子依次為:A2、B1、C1,即佛奧、貝拉、插皮接。嫁接砧木對油橄欖嫁接成活率的影響,以嫁接砧木佛奧高于尖葉木樨欖,佛奧的平均成活率為78.33%,尖葉木樨欖的平均成活率為67.5%。接穗品種對油橄欖嫁接成活率的影響,以接穗品種貝拉高于卡拉蒙,貝拉的平均成活率為77.5%,卡拉蒙的平均成活率為68.33%。嫁接方法對油橄欖嫁接成活率的影響,以插皮接高于劈接,插皮接的平均成活率高達84.17%,劈接的平均成活率僅為61.67%。
4 結(jié)論與討論
試驗結(jié)果表明,嫁接砧木、接穗品種、嫁接方法3個因子對油橄欖嫁接成活率的影響順序依次為:嫁接方法>嫁接砧木>接穗品種。油橄欖嫁接成活率最高的組合為:嫁接砧木為佛奧、接穗品種為貝拉、嫁接方法采用插皮接,成活率高達96.67%。油橄欖嫁接成活率最低的組合為:嫁接砧木為尖葉木樨欖、接穗品種為卡拉蒙、嫁接方法采用劈接,成活率僅為50%。
嫁接方法是影響油橄欖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子,試驗中2種不同的嫁接方法,插皮接的成活率明顯高于劈接的成活率。嫁接砧木、接穗品種是影響油橄欖嫁接成活率的次要因子;試驗中2種不同的嫁接砧木,佛奧做砧木的嫁接成活率高于尖葉木樨欖做砧木的嫁接成活率;試驗中2種不同的接穗品種,貝拉的嫁接成活率高于卡拉蒙??梢姡邴惤写缶哙l(xiāng)進行油橄欖嫁接時,可采用插皮接,佛奧做為嫁接砧木的方法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鄧明全,俞 寧.油橄欖引種栽培技術(shù)[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11.
[2]寧德魯,楊衛(wèi)明.油橄欖良種選育與栽培[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
[3]鄧 煜.油橄欖品種圖譜[M].蘭州:甘肅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14.
[4]劉衛(wèi)江.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M].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04.
[5] 趙麗芳.麗江市高枝嫁接引種油橄欖試驗[J]. 林業(yè)調(diào)查規(guī)劃,2015,40(6):116~119.
[6]嚴(yán) 毅,王有兵,陳金龍,等.嫁接時間和砧木規(guī)格對油橄欖嫁接成活的影響[J].中國南方果樹,2015,44(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