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9日(農歷大年初二),市民在遼寧沈陽北方圖書城讀書。 攝/龍雷
大學的圖書館因寬敞舒適的環(huán)境、伸手可及的書籍、基本全天開放的便利,是學子們自習的首選之地。但圖書館里“一座難求”,卻成了學子們面臨的大難題。不少人想出了用書本、水杯等物品占座位的法子,只是如此一來,既影響其他學生使用座位,也給圖書館的管理造成了困擾。
從2016年12月17日起,山西大學的圖書館里,小小“神器”——誠信便箋,大大緩解了找座難的問題。這張“誠信離座計時便箋”(以下簡稱“誠信便箋”),當同學有事情需要離開座位時,可以將物品整理好放在桌旁,然后從總服務臺處領取一張離座便箋,上面標明離開和回來的時間。在此時間內,有需要使用座位的同學可以先使用此座位。在圖書館例行收書時間范圍內,有學生物品并放有便箋的座位暫不收書,留便箋者只需要在注明時間內回到座位即可,而使用座位者應自覺離開座位。當留便箋者逾期未歸或內容填寫不真實,視為自動放棄座位。在同學有事情需要離開座位時,可以將物品整理好放在桌旁,便箋有3次離座機會,每次使用的有效時間是2.5個小時。超過2.5個小時以后便箋自動失效,桌上物品會被收走。誠信便箋一推出就反響很好,同學們紛紛表示“很方便”。圖書館學生管理委員會負責人楊曉說:“一個人使用便箋就意味著可以多利用一張桌子,這就是推行使用誠信離座計時便箋的初衷?!?/p>
專家:圖書館是看書、學習的公共場所,有的同學用書本、水杯等私人物品長期占用圖書館座位,這影響了其他讀者對公共資源的利用。這次山西大學的小小“神器”化解了這一危機,讓誠信之風也走入校園。多一個人使用便箋就意味著更多人可以使用這張桌子。圖書館座位的使用率大大提高,學子們也在誠信文明的環(huán)境里安心學習,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網友:學生們想要有個穩(wěn)定座位用來安心學習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長期霸占圖書館座位卻是自私的表現(xiàn),對于那些沒有采取占座行為的同學是不公平的。推行誠信便箋,既可以讓資源利用最大化,方便其他同學學習,也能夠讓自己繼續(xù)使用原來的座位,可謂兩全其美。
本刊:在大學的圖書館里,也許有時會因有課或暫時離開,而把書放在座位上,以便繼續(xù)回到座位上自習?,F(xiàn)在這張“誠信離座計時便箋”的出現(xiàn),不僅讓每一個桌椅發(fā)揮最大價值,還考驗著每一位同學的誠信和自覺。愿“誠信便箋”在更多的高校推廣使用,讓同學們不用苦苦等待,大家共推誠信,共享資源。
專家:食品安全問題應嚴厲打擊,因為將對人體健康造成無法預知的危害,目前國際上都在對食品造假摻假等食品安全問題加大打擊力度。報道中的小作坊、黑工廠在生產過程中,衛(wèi)生操作不規(guī)范、原料品質難以保證,的確很容易給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埋下隱患。所以,我們應該嚴厲譴責這種造假行為,監(jiān)管者也應該對此嚴懲不貸。
網友:食品安全問題屢屢發(fā)生,從早前的三鹿奶粉到蘇丹紅事件再到染色饅頭,經常看到食品造假問題的出現(xiàn),現(xiàn)在感覺食品安全很難保障。畢竟“民以食為天”,我們真的希望政府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加強監(jiān)管力度,讓老百姓吃得放心。
本刊:不起眼的調料,竟然有每年產值以億元計的“造假中心”產業(yè)鏈,令人五味雜陳。監(jiān)管主體應強化對食品的全鏈條監(jiān)管網絡,增加對問題食品的篩查敏感度。發(fā)揮部門間聯(lián)合懲戒的力量,提高失信成本,讓食品藥品造假者寸步難行,從而不能失信、不敢失信,讓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得以保障。